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近年来,南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东南亚部分国家与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属海域的岛屿主权归属和航海权益上的争议,而是更多地体现为在亚太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域外国家,特别是美国与中国在亚太地区国家利益和战略的碰撞。一直以来,美国主流报刊关于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和舆论传播不但影响国际公众对南海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而且关系到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国际舆论安全形势。自美国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主流  相似文献   

2.
正南海仲裁案使南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在国际舆论场上,如何发出中国声音,强调中国南海立场,说明中国南海主张,捍卫中国南海主权,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应该说,近期我国针对南海仲裁所做的一些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不错成效,在国际社会中发出了响亮声音,为捍卫我国的南海主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代表性的传播活动包括:在国内外多渠道推送《解读中国之中国南海》《中国南海的史与今》两部南海主题系列短片,在欧美开  相似文献   

3.
国家仪式是由国家正式主导或派员参加,出于某种原因周期性或指向性进行的程式化活动。有的学者将其分为:社会仪式、文化仪式、政治仪式、美学仪式等。而国家仪式传播则是以国家为主体,以各类仪式为载体,以大众传媒为中介,以国内外公众为对象的一种传播活动。近年来,国家仪式传播越来越成为我国开展政治传播的重要方式,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海外舆情回顾:南海成"难海"的根源回顾2015年的南海海外舆情,全年热点不断,从岛礁建设、修建灯塔、香格里拉会议、菲律宾海牙国际法庭南海仲裁案、美国军舰巡航南中国海海域、APEC峰会期间的南海趋势讨论等,南海问题事实上已经朝着全面国际化、争端化、军事化、准军事结盟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索提出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在研究南海舆情,尤其是南海海外舆情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它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传播成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在对外传播方面投入大量资源,用以在国际上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传播学者与各方面专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传播战略和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实施的方案,希望在国际空间为中国赢得话语权,向各国民众表达和平发展的意愿,从而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然而,有关国际传播战略和策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8"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北京开幕。其间,来自24个国家的28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以及11位中方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对话。随后,专家学者一行走进浙江,实地考察调研浙江乡村振兴发展经验,亲身感悟体验浙江人文山水底蕴。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共识是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构建前提,是"一带一路"能否顺利实现合作、共赢的先决条件"。①"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是一个建立共识的过程,能否达成共识是衡量其传播效果的标志,也是倡议能否付诸实施的前提。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的国家身份,因为国家身份决定着国家利益追求的原则和目标,决定着处理与其他参与者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创建中国身份合法性、可靠性的媒介环境,通过传播与世界各国达成关于中国身份的共识,从而为"一带一路"合作奠定基础。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与东亚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或儒  相似文献   

8.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又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在逐渐改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政治家和学者都开始关注中国,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中国对有关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另一  相似文献   

9.
民间对外传播,通常是指民间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本国国土以外的地区和国家进行的交流互动和信息传播活动,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用于区别以官方为主导、正式的交流与对外传播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交往活动的频繁,我国民众出境访学交流、商务活动、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各类出境活动已经非常普遍,所到之处,都在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向当地社会民众展示中国的形象和中华文化。同时,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外传播不仅发生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也为对外传播活动打开了另外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东南亚地区的新形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最大外商投资来源地,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东盟各国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争议,但普遍认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总体响应积极。中国与东盟在旅游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而随着一批"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实和开展,中国影响还将持续。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中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国内的一些媒体习惯跟着美国精英设置的议题,或被牵着鼻子走,或主动去迎合,不敢主动地在对外宣传中传播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价值,更多的外宣是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浅层次的"国家形象"宣传和推广,很难见到思想层面的中国理论的交流,让人感觉至少在国际传播上,中国外宣界缺乏理论自  相似文献   

12.
就当今中国的对外传播而言,一些学者认为"内外有别"已经过时,因为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在传播内容方面已无内外差别。在实践中,"内外有别"也存在诸多理解误区。对外传播具有自身的规律,需要高度重视传播环境、语境、业态、规范等方面的差异,注重内外有别,不能套用或照搬内宣的指导理念、管理模式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展示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一文的作者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很多思考言之有理,其中对美国和日本的国家形象分析,颇有新意。例如,在最近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国家形象调查中,由于美国的国家道德权威和国家信誉受到了空前损害,而导致现如今美国的形象欠佳,但日本的得票率却不低。反观中国,作者在思考之余,也发出了我们在国际上还没有一部像《辛德勒名单》那样的作品的感叹。  相似文献   

14.
出访学者在国际传播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怎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中外沟通的桥梁学者在对外传播中因为其具有的独特优势,正在日益发挥架设中外沟通有效桥梁的作用。这种优势主要在于学者一般都通晓中外文化,了解双方国情,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南海问题”更加突出为亚太政治的焦点。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东南亚国家纷纷制造各种议题针对中国,试图在中国南海捞到更多好处。美日等一些局外大国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也以各种形式介入,渴望抓住南海纷争的机遇,对中国形成牵制。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范畴,它也不断地改变着国际政治的格局和生态。国家间政治的交流、碰撞、砥砺和融合,使国际政治传播被普遍提升为国家战略。近些年,作为政治学和传播学聚合领域的国际政治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岁末年初,省察和展望中国的国际政治传播研究,有益于我们进一步保持头脑清醒,聚焦主题,开阔视野,提高研究质量,为中国的政治传播实践提供益智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上,当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济上快速崛起后,出于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压力,寻求地区、海外乃至全球的良好形象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原本均衡的国际关系和区域政治、经济格局因为某一国家的异军突起而产生改变后,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中,产生不安、猜忌和顾虑的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崛起,则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的关注和研究。对外传播对于降低乃至消除他国  相似文献   

18.
正一年前,一篇展示中国新型地面车库的原创视频帖文,在Facebook上阅读量高达2.97亿,视频播放量1.2亿次,也就是说,Facebook全球活跃用户的1/5阅读了此帖文。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当天,英文评论短视频节目"中国三分钟"推出了《不公正不负责南海仲裁闹剧以无效结果告终》,阅读量超过430万,网友互动超过2.6万人次,众多海外网友还留言表示支持中国。类似的例子在中国网还有很多,这说明中国网的国际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传播在当今国际传播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国家文明底蕴的象征,优质的国家文化能够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营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而不同、交流互动的氛围。近年来,新任领导人对于文化传播高度重视。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渐渐走上了以多重主体、多种方式、多元内容传播国家文化,构建中国文化形象,凸显影响力,进而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之路。国家文化在政治舞台上  相似文献   

20.
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团受驻美国洛杉矶总领馆和美国"魅力中国"电视台的邀请,赴美进行演出交流。9天中,从加州州立大学、亨廷顿图书馆到南加州亚太博物馆、道尼剧院、南海岸广场等,中西合璧的演出活动吸引了上万观众观看,并同时通过"魅力中国"电视台进行全球直播,当地媒体全程纪实跟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