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朔的文本曾被多方位地解读过,他直言自己为"媚俗"作家。他避开了宏大叙事和主流文化,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普通市民生活的多层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不合法的沉沦,有庸俗真实的爱情,有卑微人物的生命之旅。了解王朔对都市市民生活的抒写和关注,对全方位理解王朔和王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喜剧色彩,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所以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是黑色幽默.王朔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一些"文化的边缘人",也是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王朔,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语境下,始终彰显其文化姿态的"文化商人"。20世纪80—90年代,文革的结束以及社会结构的大调整,王朔连同笔下的"干部子弟"一同沦为文化边缘的"末路人"。论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诠释。首先是王朔对于事件偶然性的倾力表现和人物无归宿感的着力渲染,小说的故事的发展偏向于一种宿命性,最终归于虚无。其次是深入考察王朔这个反文化、反传统"写字"作家笔下隐藏着的"才子佳人"原型。最后是王朔对于传统叙事模式中的伦理道德进行价值批判,使小说具有了反叛的意味,然而他笔下的传统爱情成为"文化边缘人"们最后的精神皈依。  相似文献   

4.
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对王朔的部分小说进行解读,阐释了王朔小说包孕的反文化内涵,从中透视出小说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消解神圣、追求感性冲动等较为鲜明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 ,对王朔的部分小说进行解读 ,阐释了王朔小说包孕的反文化内涵 ,从中透视出小说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消解神圣、追求感性冲动等较为鲜明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朔现象"是新时期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从王朔的成名作发表以来,他的每一次出击都会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王朔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这种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有产物.尽管人们对王朔褒贬不一,尽管其消费主义媚俗倾向对文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他已经成为文化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对王朔现象的研究在类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作品内部的探究,即内涵阐释;一类是对王朔现象作文本外的研究,主要是文化思考,即外延拓展.  相似文献   

7.
王朔与王朔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是当下文坛的一个热点 ,它蕴含着颇丰富复杂的思想文化内涵。本文联系时代社会和作家作品的实际 ,依次从三个方面对王朔进行了阐释 :一、他作为新发迹的文化个体户的代表 ;二、在文化上他追求都市潜意识的快意释放 ;三、在文体上他创建京城侃爷式的新京味小说。  相似文献   

8.
王朔可谓当今家喻户晓的一位高产作家,对于王朔的作品,几乎从青少年到老年,可能都会看过他的一两部影视作品,如《我爱我家》、《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等。这些作品可以说是红遍整个中华大地。甚至连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都说:今天的大众文化其实是王朔和王朔的作品召唤来的。为什么这样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却被大多数作家和知识分子冠以"痞子作家"并成为争议最多的作家呢?他又是以怎样的写作风格去征服广大读者的呢?人们喜欢他作品的原因在哪里?他对中国近20年的文坛又作出了哪些影响呢?为什么他惯用的创作手法会也在作家群中掀起一层层波澜呢?甚至连他面对媒体那赤裸裸的狂言也一度成为了流行语的代言人,而文坛上对王朔褒贬不一的评论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出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坛及文化现象的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正>1989年,王朔的长篇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在《钟山》杂志第4、5、6期连载发表。200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王朔文集》,收录该作品及《王朔自选集》《随笔集》等共10种。从他的"2004年版集自序"来看,关心"人之为人"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始终是王朔作品中或隐或显的基要命题。近三十年后重读此作,王朔作品中的"痞气"已被这个日益粗鄙的时代稀释殆尽,而他关于人自身、关于中国文化命运的深沉反思,似乎也被其标志性的"痞气"遮罩了。诚然,  相似文献   

10.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喜剧色彩,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所以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是黑色幽默。王朔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一些“文化的边缘人”,也是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对以王朔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和以张承志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展开对比论述 ,分别阐述了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及其显示出来的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两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朔现象"在文坛被广泛重视,而这又与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流行关系密切.本文就从"王朔现象"入手,分析一下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现状.  相似文献   

13.
王朔在他的“顽主”系列作品里塑造了一群顽主形象,而王小波在他的《时代三部曲》里塑造了相互联系的王二形象,二者对于现有价值的质疑与消解都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王朔与王小波的身份与经历的不同以及写作目的不同,致使两种人物在姿态、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尤其是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读若”作为《说解字》中的一个重要条例,历来《说》专家们对它的作用说法不一,该肯定了现代学陆宗达与王宁先生关于“读若”主要是明音的观点,并通过分析了《说》中的几个“读若”例后,认为“读若”在帮助我们探求本字本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朔作品和王朔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法忽视的内容之一,拟通过对王朔作品和王朔现象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罗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52-53
《"春"义溯源》一文中,王礼贤先生以为"春"的语源义当为"出",而非许慎在《说文》中释的"推"。然而,通过结合文献材料对该字的形、音、义以及同源词进行综合考察后,我们认为许氏对于该字的语源的探究是精辟的、可信的。而王礼贤先生的观点则稍显迂曲。  相似文献   

17.
王朔的小说描述了一群无所事事的"顽主",从侧面展现了当代人虚无的生命状态以及整个时代的精神危机。王朔运用小说这一形式对以往的最高价值体系,传统道德精神和政治理念进行嘲弄和拆解,使之虚无化。文章通过对荒芜非理性的玩世意味、零散化拼贴的情节模式、拆解意义的文学语言等文本建构的因素的分析,考察王朔作品含蕴含的虚无主义色彩,并结合作者所处的现实语境,谈谈这种虚无主义色彩在王朔小说得以畅销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朔的小说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新的小说叙述模式,以迎合大众的“媚俗”性心理在社会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成为当时人们喜闻乐道的小说样式之一,也为当代通俗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书写模式。尽管文学界和评论界对于“王朔现象”的评论褒贬不一,但王朔的创作对于当下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考察王朔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不难发现其小说内部蕴涵着丰富的神话原型,由此可见,一向以反传统的文化姿态出现的王朔不可能割断传统,在王朔的潜意识深处还遗留着男权的思想,残留着女色祸水的观点,因此可以说王朔的小说是在本土化的情境之中向旧传统的皈依。他的陈旧腐朽的意识以及小说所表达出来的创作视野表现出了他的文化精神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20.
快感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大众流行文化发展的内驱力。而王朔小说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非常丰富的快感内容及表征。基于此,文章从大众文化角度来探讨王朔小说的快感编制策略,具体来说,王朔在小说中采用了狂欢化的语言风格、悬疑化的叙事策略以及双向化的人物与符号设置等手段以增加读者阅读小说的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