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姚雪垠先生谈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时,认为片名“大帝”二字不妥。他说,康熙固然是清代的一位拥有多方面建树的皇帝,但皇帝就是皇帝,不能随便想一个名字加以替代。康熙是年号,活着无人称其大帝,死后也无大帝的谥名。何来“大帝”之谓?  相似文献   

2.
蟋蟀盆清代以康熙、乾隆时制作者最精,康熙时,有专以制盆名世者,乾隆时,则有御制三希堂盆,是康熙、乾隆宫中当亦尚促织之戏。蒲松龄生康熙世,岂目睹其扰民为害之烈‘加以朝贪吏虐,民贩妇卖儿,更无休止。’乃太息‘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故于《聊斋志异》中写《促织》一篇,以揭露当时社会现实,由于不能明言康熙,乃假诧于宣德间,至于  相似文献   

3.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 ,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探索 ,顺治康熙雍正朝的发展 ,至乾隆、嘉庆朝逐步完备、定型 ,其代表作《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相继修订编成。之后经道光朝两次增删 ,至光绪朝底定 ,《理藩院则例》成为清朝对蒙立法的集大成之作。它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广泛 ,不仅在清代影响甚大 ,其中许多规定 ,至中华民国时期 ,仍在沿用。  相似文献   

4.
影视圈     
《康熙大帝》渴望换换历史剧的老面孔 81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在历时4年之后终于亮相了。导演林鸿说:“电视剧《康熙大帝》要告诉全中国及全世界——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国近代清王朝200余年的历史上,有的不仅仅是国耻,还有一位值得称赞的皇帝,他就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  相似文献   

5.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乾隆《内府舆图》是清代采用西方制图方法绘制的两幅巨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乾隆图因其后出,在绘制中大量参考、继承了康熙图的既有成果。一般认为。乾隆图的价值在于西北部分的增绘,研究与利用也多集中于此;而对两图在其他地区的细微变化则鲜有考察。文章通过比较两图相同区域内的水系、城镇绘制情况,发现乾隆图在内容上更丰富,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自康熙朝至乾隆朝东北地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乾隆《内府舆图》是清代采用西方制图方法绘制的两幅巨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乾隆图因其后出,在绘制中大量参考、继承了康熙图的既有成果。一般认为。乾隆图的价值在于西北部分的增绘,研究与利用也多集中于此;而对两图在其他地区的细微变化则鲜有考察。文章通过比较两图相同区域内的水系、城镇绘制情况,发现乾隆图在内容上更丰富,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自康熙朝至乾隆朝东北地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乾隆《避暑山庄后序》内涵厚重、思想深邃。它的内容及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阐述了康熙皇帝对弘历的特殊关爱以及弘历对皇祖无限景仰的深厚情感。其二,阐明了康熙《避暑山庄记》的思想内容以及乾隆对皇祖康熙建山庄政治用意的理解。其三,阐述乾隆告诫子孙要牢记皇祖"诘戎、绥远、崇朴、爱物(包括爱民)"的教悔,不要把避暑山庄看作是休闲玩乐之所,更不要步汉、唐某些帝王破国亡家的后尘。  相似文献   

8.
从山庄诗文看乾隆对儒道佛的态度段钟嵘在满族执政的清代,差不多每一位皇帝都受到了汉族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乾隆皇帝,他同其祖父康熙一样,更是酷爱汉族传统文化。汉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于儒、道、佛三家。道与佛都是宗教,那么,儒是不是宗教?任继愈先生在《佛...  相似文献   

9.
关于康熙本《三朝实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清朝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从初纂几经修订,直到定本的过程中形成两个以上的本字。其中康熙《三朝实录》国内已不存,日本则有其抄本流传。同乾隆定本《三朝实录》及蒙古原始档案的相比,康熙本较乾隆本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唐时琳是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的最初举荐者,但是其生卒年份及其生平事迹在既有的学术出版物中却不甚明晰。通过对上海唐氏族谱等资料的考察,可知唐时琳生于康熙元年二月十六日(1662年4月4日),卒于乾隆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741年1月15日)。他先后娶严氏和吴氏,共育有二子一女,雍正八年(1730)授江宁县儒学训导,受生员敬重,乾隆五年(1740)从江宁县辞官归上海,著有《学庸集说》《诗经正义》等。  相似文献   

11.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县人,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臣。据《清史稿》《高安县志》载他在康熙时做过陕西学政,浙江巡抚。雍正时,拜文华殿大学士,并兼吏部、兵部尚书等重要职务。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师,乾隆时命协同总理事务。他去世后,赠太傅,赐祭葬谥文端。是清代康、雍、乾之世“思宠极人臣之分”的赫赫人物。朱轼是宗宋儒理学的。《清史稿》载他:“出督陕西学政,修横渠张子(张载)之教,以知礼成性,  相似文献   

12.
<正>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其酷爱王羲(xī)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藏在其第七代孙的弟子辩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要。辩才和尚知道那是稀世珍品,皇帝拿去必是有去无回,便推说不知真迹的下落。  相似文献   

13.
臧琳字玉林,常州武进人(1650—1713),生于顺治七年、殁于康熙52年,其鼎盛年即在康熙中后期。 据同时人杨方达作《武进学生臧先生家传》及乾隆时卢文弨作《臧琳传》(收入常州志》)玉林弱冠时为秀才,居里閈,没有出行及交游的记载。而且”一生恬于荣利,以诠述经为务。  相似文献   

14.
康熙、乾隆时代师范的《荫椿书屋诗话》是现存最早的滇人所著诗话,该诗话主要表现了求真、尚清、求新的诗学观。透过《荫椿书屋诗话》的诗学观,能够展示其诗学思想之大概,诠释其对传统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开拓,并指出该诗话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贵州余庆县田氏和翁安县王氏均自称为清初平南亲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后代。本文通过《田氏族谱》、“尚易田氏”碑刻、田氏族内历代传说与顺治《三韩尚氏族谱》、康熙《尚氏宗谱》、乾隆《尚氏宗谱》比较对照,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贵州田氏和王氏是否是尚之信后代进行考证,以有助于清代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读《颜真卿》,深有感触,不禁对颜真卿这位书法家心生仰慕之情。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的形象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17.
【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王戎笙《清代前朝历史中的几个问题》编制年份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五十九年(1794)全国人口约1920万约10000万约20000万约31000万  材料二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帝说:“条奏官每…  相似文献   

18.
一、“浑沌”原型的追寻庄子《应帝王》有则“浑沌之死”的寓言: 南海之帝为攸,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攸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攸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相似文献   

19.
清代《内起居注》作为清宫秘档,源自明代旧制,发轫于康熙年间,成熟于乾隆初年。《内起居注》记载了清代皇帝的内宫生活轨迹,由懋勤殿太监以奏事处“小折”为据撰成,不仅是《起居注》的史源蓝本,更是当时人所记之当时事、本朝人所修之本朝史,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81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在历时4年之后终于亮相了。 不久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康熙大帝》首映式上,集策划、导演机制片于一身的林鸿十分激动,她说:“我们选定在这里举行一部电视剧的首映式,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我们要告诉全中国及全世界——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国近代清王朝200余年的历史上,有的不仅仅是国耻,还有一位值得称赞的皇帝,他就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