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数学真有用     
<正>慢慢对数字很熟悉,大人们都说他“数感”好。听说数感就是对数字的感觉,那么这样的感觉是怎么好起来的呢?你要是问慢慢,他肯定不会告诉你。不过,慢慢的爸爸想想是数学童话作家,他觉得应该想一想慢慢的数感是怎样变好的。想了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啊,可能是因为慢慢小时候被‘花样罚站’过。”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爸爸     
上午,王叔叔来到我家,问:“你家有电吗?”爸爸说:“没有。”我问王叔叔:“你家呢?”王叔叔说:“有。”然后他就走了。我感到奇怪,问爸爸:“为什么他家有电咱家没电呢?”爸爸说:“他家也没有电。”我接着问:“你怎么知道?”爸爸笑着说:“如果他家有电,他会来咱家问吗?”我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下班回来,上一年级的儿子远远地跑来迎接,得意地对我说:“爸爸,我们家下雪了!”“下雪了?奇怪,我们家在南方,怎么会下雪呢?”我车还没有放好,儿子就拉着我上楼去看“雪”了。哇———客厅里一片雪白,地板、沙发、茶几……到处都是白白的泡沫颗粒,真有点像北国的冬天。我有点生气地说:“叫你在家看书,怎么搞得满地垃圾!”儿子说:“我看书了,‘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白了。’我想看雪嘛!”我一时被儿子的“杰作”征服了,马上鼓励他说:“好样的,爸爸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看到…  相似文献   

4.
一、先看看,“我”与伯父鲁迅先生的对话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饭,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相似文献   

5.
树枝与树叶     
<正>慢慢家旁边有一个小公园。慢慢最喜欢爸爸妈妈带着他和姐姐悠悠一起去公园里玩。在公园里,慢慢和悠悠经常在爸爸妈妈的建议下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今天,他们全家四人又来到了公园里。让姐弟俩(liǎ)玩什么呢?爸爸建议说:“来个简单一些的吧:采集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形,看谁快。”  相似文献   

6.
陈珍 《山东教育》2005,(30):47-47
前段时间,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电视新闻常常听到:“某某全国人大代表……”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京京就好奇地问:‘什么是全国人大代表啊?”她爸爸就说:“人大代表就是全国人民的代表。”“那他们都到北京干什么呢?”“去北京把大家的一些意见提出来。”京京听了。还是不停地问:“那么提出来的意见能够得到解决吗?”哈哈,女儿把平时我要求她自己解决一些事情的词都应用上了。他爸爸说:“那当然了,只要提出的意见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家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我,怎么会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呢?国庆节放假,爸爸教我学《论语》。这样,爸爸就是我的老师。学完《论语》,爸爸又叫妈妈来教我学珠算,所以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了。学完珠算后,爸爸叫我教妈妈学《论语》。我拿出《论语》书,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您来学《论语》,好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好哇!”我就像模像样地教起来:“学而时习之……”妈妈在给我缝衣服,手里忙着,口里念着:“学而时习之……”念着,念着,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吗?”我听了,拿出另一本…  相似文献   

8.
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阳光爱心卡”,我除了喜欢那上面的“小鸟爱心”图之外,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爸爸下班回家后,一看就惊喜地说:“哟,你也发爱心卡了?”原来,他同事的孩子也发了这种卡。“这有什么用?”我说。爸爸一听,对我说:“你过年时不是得了800多元吗?为什么不存上呢?”我说:“我已经存到存折上了。”这时,爸爸从包里拿出一张宣传单,递给我说:“仔细看看吧。”我接过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只见上面印着“刷卡有奖”之类内容,便笑着说:“你就关心抽奖,快钻进钱眼儿里了。”爸爸不动声色,向我发难道:“你知道它…  相似文献   

9.
两个世界     
当教师的似乎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我们还是学生时,总觉得老师不理解自己;现在做了教师,又觉得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想,主要是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离学生的世界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正忙于写论文的教授,为了摆脱淘气女儿的纠缠,随手撕碎一张世界地图,对女儿说只要能拼起来,就答应陪她玩。教授本以为,才上幼儿园的女儿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自己这下可以安心工作了。可不一会儿,女儿就拿着拼好的地图来找爸爸。教授满脸疑惑:怎么会这么快?原来,那张地图的背面是一幅人像画…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今日教育》2011,(1):93-93
如此凑巧 父亲每天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四岁的小铃很迷惑地问:“爸爸,好奇怪,为什么每天发生的新闻都刚好填满一张报纸呢?”  相似文献   

11.
《红蜻蜓》2023,(14):30-31
<正>很多人都要经常乘坐电梯,如果被困在电梯里该怎么办呢?马小虎和爸爸去图书馆看书,可是电梯刚上了几层就晃晃悠悠地停在了半路,这可把马小虎吓坏了。他紧张地说:“爸爸,电梯坏了,我们被困在这里了,这可怎么办啊?”马小虎爸爸镇定地说:“小虎,别慌,有爸爸呢!”说着,马小虎爸爸摁下了电梯里的警铃。  相似文献   

12.
刮痧     
<正>今天中午,爸爸拖完地,倒在沙发上说:“早上有点儿拉肚子,脑袋昏昏沉沉的,干活儿也出不了汗。”妈妈关切地问:“是不是中暑了?要不要刮痧啊?”爸爸说:“那就试试吧。”刮痧是什么呀?我还没见过呢!只见爸爸脱了上衣趴在沙发上,妈妈拿来一个碗、一瓶油。我看见爸爸的眼神中露出一丝胆怯。  相似文献   

13.
最早接触日记,是妈妈给我朗读爸爸写的《让日记在为一种需要》,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日记?”爸爸笑吟吟地摸着我的头说:“把自己一天中见到,听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写下来,就是日记。”“为什么要写下来呢?”“日积月累,那可是一个人成长的印记啊!”于是,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日记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导适时诱     
一个双休日下午,全家人正看电视,3岁的外孙女步子重重地走了进来,只见她一只小手拎着一面镜子,一只手捏着唇膏,嘴巴抹得鲜红鲜红,连下巴上都有一些。她对妈妈说:“我抹口红,好看吗?”坐在沙发上的爸爸赶忙说:“是有点好看。”舅奶奶赶上前抱起外孙女问道:“九九,你怎么知道抹口红的呀?”她挺得意地说:“我们班宋小小也抹了,好看极了。”爸爸把她接过去,对她说:“我们用这红色画画好吗?”“好。”父女俩就在一张小方凳上画起了画儿......当时家里没有一人责备、呵斥孩子,这是对的。爸爸抓住时机说了句“有点好看”…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们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特别的作业,作业就是做一盘西红柿。回到家我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没作业,我先去做凉拌西红柿,只要切成片片,再放上点糖就行了!”做好之后,我就去看电视去了。“砰!砰!砰!”响起了敲门声。我问:“谁呀?”“是我呀,我是你爸爸。”“门没关。”我说。爸爸进门就问:“作业呢?”我说:“在这里。”爸爸看了看,满脸奇怪地说:“这就是作业?”“老师要我们做一盘西红柿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再打分。”“老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走,跟我到老师那里去。”爸爸一脸的不相信。到了学校,正好陈老师在洗…  相似文献   

16.
小汤姆问爸爸:“爸爸,你会在黑暗中写字吗?” 爸爸说:“我会啊,你想让我写什么呢?” 小汤姆答道:“在这张成绩单上签字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插嘴大王     
“呀!他又惹老师生气了!”“就是,他怎么这样爱插嘴呢!”“就是,就是!”说谁呢?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说我们班的“插嘴大王”张天牧啊!我一听,心中暗暗赞同这种说法。他真是个“插嘴大王”,不!应该是“贫嘴张大民”!这可是我们班主任封的。对了,你还不知道他的故事吧!我就拣两件事来说说吧!有个星期三,上自然课,老师给我们讲的是信息的传递。王老师说:“现在传递信息用得最多的是手机……”王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张天牧便猛地站了起来:“要说手机呀,现在用得最多的是三星牌的手机,不过我家不用三星的……”他叽哩呱啦地…  相似文献   

18.
打欠条     
聪明伶俐的苏明,反应机敏,同学们送一绰号:小诸葛。可他马虎,哪次考试,都差一丁点。爸爸妈妈怕他上初中后,再不改掉这毛病,真成了“马大哈”了,别说上大学,就是步入重点高中也难啊!小诸葛爸爸灵机一动,想了这么一个招儿。他爸爸是家专营店老板,他佯手头紧,便向妹妹借三千元钱。事先,他爸爸与姑姑做好了扣,叫小诸葛跑一趟,他满口应承,骑着自行车去了,进门就说:“老姑,我爸爸让我来取钱。”他老姑把三十张百元票,递给了小诸葛。他急急忙忙的,数也没数,往兜里一揣,转身就走。老姑叫住了他,叫他数数再走。他数了一遍,…  相似文献   

19.
丁丁是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和妈妈总是娇惯他,以致于到了中班还要老师帮他穿衣服、叠被子。为了增强丁丁的自理能力,老师不知建议过多少次,希望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可是家长却不愿孩子吃苦受累。经过观察,我发现丁丁很热衷玩“娃娃家”,而且经常当“爸爸”。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次“娃娃家”的游戏中,我问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做一次娃娃家里的孩子,谁愿意当爸爸?”“我”。丁丁立刻跳了起来。“丁丁,你为什么要当爸爸呢?”“因为当爸爸很舒服,什么都不用干,孩子还要听我的。”听了他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中午,爸爸拖完地,倒在沙发上:“哎呀,早上有点儿拉肚子,脑袋昏昏沉沉的,干活儿也出不了汗。”妈妈关切地说:“是不是中暑了?要不要刮痧啊?”爸爸犹豫了一下说:“那试试吧。”刮痧?那是什么?我还没见过呢!只见爸爸脱了上衣趴下,妈妈拿了一个碗、一瓶油走过来。我看见爸爸的眼神中露出一丝胆怯。妈妈先把油倒在餐巾纸上,往脊椎两边抹,再操起碗,用碗的边缘开始使劲儿刮。哦,刮痧原来就是刮肉哇,这个治病方法还真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