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野     
《视听界》2003,(1)
十六大政治报告的新话《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11月18日刊登伍义林、王君琦的文章,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想做了简要的梳理,现状文中部分观点摘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组立意高远、气势恢宏、特色鲜明的系列报道,获得全国上下、东西南北中广大读者的交口赞誉。1994年1月24日至30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来自东西南北中的报告》,它被新闻界称之为人民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打出的‘优势牌’。”这5篇报道是《登泰山更知天下阔——从山东看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力挽春风度玉关——从甘肃看西部如何发展》、《改到深处是产权——从广东看改革的新视点》、《北国春光正露头——从东北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振兴》、《逐鹿中原势纵横——从河南看脚踏实地抓机遇》。这组报道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报道一省或一个大区的改革态势和经验,让人们深刻地了解到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的改革正在以怎样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进行着,主题重大,涵盖面广;事例典型,说服力强,这是一组充分利用新闻五要素中地理因素积极表达新闻主题的成功之作。分析这组系列报道的特色,对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将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世纪宣言——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是中央电视台在党的十六大前夕推出的一系列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之一。作为湖南电视台首次投拍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以深邃的历史眼光,结合中国实际对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这个跨越两个世纪历经150多年的重大理论问题做了一次形象化的解读,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氛围。  相似文献   

4.
从9月15日迎接十六大报道启动以来,截至10月30日,新华社共采写播发了《建设小康谱新篇》、《事非经过不知难》、《挺立潮头担重任》等多篇迎接十六大特稿,并通过“与时俱进看神州”、“今朝党旗更鲜艳”、“从数字看巨变”、“神州捷报”、“中国成就”、“祖国统一”等栏目和十六大特供稿对内对外播发各类文字稿件1280多篇;图片图表439底(幅);新华网累计发稿  相似文献   

5.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看了《情报资料工作》1999年第4期刊载的范并思同志的文章《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的新视野》,我很欣赏《上海报告》的创新精神,也赞成文献资源共享理论应当包括文献资源体系、书目信息存取体系……  相似文献   

6.
贾保生 《今传媒》2003,(4):27-28
今年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领导科学》杂志关注现实,与时俱进,站在理论前沿上,在深入探讨十六大给领导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课题时,始终把十六大报告系统总结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坚持”的基本经验,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重点进行研讨,使其在研究新课题时有了“尺度”和标准。综合分析设置的主要栏目,冠以“领导”二字的就有“领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新形势新实践新机遇新挑战,使我们深感新闻媒体责任之重大。媒体的理论宣传,尤其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重住。 在多年的办报实践中,理论宣传一向是《文汇报》的重点,同时也是它的难点。之所以说是“重点”,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8.
在十六大报道中,一些经过信息归纳、信息提炼的报道,构思巧妙,解读性强,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例如,11月10日,新华社播发新闻《90多个“新”字和16次掌声——代表评说江泽民同志大会报告》。记者敏锐地抓住了代表所作的统计,使新闻主题更突出,可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02,(11):9-12
迎接十六大报道启动一个多月来,新华社采写播发了《建设小康谱新篇》、《事非经过不知难》、《挺立潮头担重任》等多篇迎接十六大的特稿,并通过“与时俱进看神州”、“今朝党旗更鲜艳”、“从数字看巨变”、“神州捷报”等栏目和十六大特供稿播发各类稿件500多篇(幅),其中不少稿件受到媒体用户和读者的欢迎与好评。一些媒体的编辑在来电来函中说,迎接十六大的新闻报道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新华社的报道主题重大、立意高远、把握得当,而且文风清新、形式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赞誉是广大媒体用户和读者对国家通讯社的信任与肯定,更是一种鼓励与鞭策。我们把用户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对文化产业以全国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加以阐述。新的目标带来新的挑战。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如何划分?广播影视产业化如何发展壮大?电视产业供应链有哪些运作模式?对我国电视产业化经营有哪些启发?“管理天地”栏目中李丁.张莉撰写的《试析广播影视的产业划分与产业发展》及杨金月等合写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回答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栏目另两篇文章对制片人及广告经营管理也做了闸述。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对文化产业以全国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加以阐述。新的目标带来新的挑战。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如何划分?广播影视产业化如何发展壮大?电视产业供应链有哪些运作模式?对我国电视产业化经营有哪些启发?“管理天地”栏目中李丁.张莉撰写的《试析广播影视的产业划分与产业发展》及杨金月等合写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回答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栏目另两篇文章对制片人及广告经营管理也做了闸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的事业在新世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迎接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自9月16日开始,解放军报在前一阶段全面宣传的基础上,展开了集中宣传,相继开辟了《十六大代表风采录》、《在喜迎十六大的日子里》、《军队党的建设巡礼》等一批新栏目,推出迎接十六大的专版、特刊72个版,累计刊发稿件600余篇、图片230余幅,以多种报道形式和新闻手段,逐步将迎接十六大宣传推向高潮。这些报道从选题策划到开设专栏,从专题集纳到版面设计,都注重突出主旋律,坚持高格调,着力营造宣传的整体效应,是军…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党的十六大.中央电视台二套从10月初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中国实录——省部长访谈》。我看了20多集.总体感觉这个系列报道有新意、有深度、有特点.全面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描绘了21世纪中国经济全新的形象.让人兴奋.受到鼓舞,振奋精神。系列报道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2,(6)
《陕西日报》作为党报和全省主流媒体的排头兵,以极大的政治责任感向3600多万人民充分报道了党的十六大新闻。从十六大预备会议、大会开幕到胜利闭幕,以及随之刊登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公报、十六大报告全文、部分修改后的党章和中纪委报告,全省人民学习和贯彻大会精神等,截止笔者发稿时为止,报道所用版面已达50多块,其中一版头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07,(4)
主题推出背景播出长度播出时间《时空新飞越,空中看江苏》向党的十六大献礼18集2002年10月25日起《黄金江岸率先路》呼应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9集2003年6月21日起《扬子江与莱茵河的对话》江苏沿江开发7集2003年12月22日起《科学发展在江苏》江苏实践科学发展观10集2004年6月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人民日报社所属的《讽刺与幽默》报上,刊登了漫画家苏朗、寅峰创作的新闻漫画《更加辉煌》、《老支书的礼物》,作品赞颂了党的建设、讴歌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新闻漫画范畴看,这是典型的歌颂性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17.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2,(19):4
正李长春对《辩证看务实办》作出重要批示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中宣部组织编写的《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一书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编写出版的成功实践,对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出明  相似文献   

18.
类目的外延,具体地在各下位类里体现。在对类目的分析、认识过程中,必须结合下位类去进行。不然,归类就会超出类目实际确定的外延。例如,《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家庭教育顾问》等书,统编卡均将之分入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单从所入的类目看,看不出归类有什么不妥之处。《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等书,谈对学前小孩的教育,这与G61类目概念本身内涵十分接近。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是G6各级教育划分出。G6各级教育所划分出的其它诸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等类,均是论述学校教育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它的下位分类分别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法,各科教学法、教材,玩具、教具、保育员、教养员等等。联系其上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14日新华社播发的何平、刘思扬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以下简称《诞生记》),将新华社十六大深度报道推向高潮,反映了新华社十六大报道的水平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秦新民(以下简称秦):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等五家,联合拍摄了十集大型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这部片子播出后,被誉为是一部热情讴歌“三个代表”和迎接“十六大”的精品之作。《走进新时代》的政治性理论性很强,但电视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大众传媒,片子既要思想深刻、史实准确,又要生动感人,百姓爱看,才能达到它的宣传效果,所以拍好这部片子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