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告自古有之,但广告理论却起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西方广告理论追随着西方商品涌进中国,渐成滥觞之势。广告理论起源于西方,学广告便是学西方的“西方中心论”观念一度笼罩了中国广告界,成了中国广告理论超越发展挥之不去的负重。中国广告理论何去何从?无疑,从中国现存的经济体制出发,构筑与中国市场、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广告理论是中  相似文献   

2.
国内对于广告的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广告这一重要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告经济学具体内容涉及到需求、供给、价格、市场结构、竞争、规模经济与垄断、进入遏制、国民收入、经济周期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英广告中的体现.通过对中国本土广告和西方本土广告的分析,强调了移情在西方本土广告中的巨大作用,并总结了广告中蕴涵的中国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于房地产这样高卷入度的产品而言,广告所依托的美学理念是什么?这是广告从业者和美学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目前大多数的楼盘广告是在克隆国外.在房地产广告中,依托中国传统美学基础,融入更多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这是一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房地产广告的必由之路.房地产广告适时地运用意境之美、含蓄之美,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人们脑海中的自然美浅象和原有的文化遗传,于是便使广告受众有了想了解该房地产的冲动.中国的房地产广告不必东施效颦地模仿西方,完全可以借助传统中国美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  相似文献   

5.
姚燕 《考试周刊》2009,(13):40-41
本文从广告历史着手,着重介绍了近代中国广告业始终在学习中创新、发展的历程,阐述了西方广告业空前繁荣,创作出一批优秀广告作品,成为其商品打开全球市场、灌输西方理念、改变人们生活的排头兵,指出了中国广告业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付一茹 《考试周刊》2011,(28):54-56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消费品广告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比较分析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变化和异同: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刻板化.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上的女性真实形象依然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女性解放运动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国相较西方偏差更为严重。要消除这种偏差还需要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向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戏说广告     
想必广告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我国古代酒楼前那迎风招展的幌子便是当时的一种广告。今天,无论是在家里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翻开报纸杂志,还是走上街头,坐在火车、汽车上,目力所及的便是广告。  相似文献   

8.
广告     
如果我告诉你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广告的海洋中,你相信吗?如果我又告诉你人们在生活中最讨厌的也是广告,你也相信吗?穿越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漂亮的、但又屡禁不止的烟酒广告,可以看见水泥墙上的涂鸦之作,而您蹬着名牌运动鞋招摇过市时,又无疑为运动鞋公司做了广告小姐或先生。在电视里、报纸上,每天都能接触到五花八门的广告。那么什么是广告呢?广告,便是“广而告之’的意思,是引导消费者购物的重要信息,是进行文化交流及物资、信息流通的一种手段,这对于忙忙碌碌的都市人来说,可算是一位消费参考的好助手。然而现今的广告却越…  相似文献   

9.
李霞 《教育》2011,(20)
教学方自娱自乐,用人方恨铁不成钢,产、学、研严重脱节……这是刊登于《现代广告》的《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中的描述,将广告教育的矛盾呈现在教育者面前,向广告教育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0.
张薇薇 《考试周刊》2012,(79):19-21,41
互文性是指文本间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关系,它涉及当代西方主要文化理论,如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后现代等理论。广告具有很强的互文性,本文主要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介绍从具体细节、体裁、文化等方面分析广告中的互文现象,以期为广告创作提供了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广告在当今社会几乎是无所不在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向受众传递最有效的信息,广告制作者们便更加注重运用各种语言技巧来促进销售,而双关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受众对带有双关语的广告的理解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双关语促成广告顺利交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在分析现代广告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研究,通过实例的剖析,探讨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告专业的双语教学又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中国的广告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国外先进的广告理论对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必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对外交往的加深,做好广告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极为重要。但由于师资、教材与学生三个方面的问题,广告专业双语教学过程当中依然存在诸多误区与不足。所以一方面,必须在广告专业中实施双语教育;另一方面,也必须通过诸如引进师资、选择教材、提井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之类的对策来推行广告专业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性暗示广告的生存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结合广告业在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着重探讨了性暗示广告在中国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就生存现状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性暗示广告已形成和反映出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表现方式;"美女帅哥"仍为最直白的表现形式;中国广告人吸纳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扬了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了一些好的性暗示广告作品。同时还揭示了不良的性暗示广告的出现及其影响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费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不但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主体理论,也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诺德在认同费米尔的目的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连贯和忠实法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三法则:目的、连贯、忠实来具体分析广告翻译中的一些实例,指出要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目的,译者就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语境,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一个广告文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广告音乐作为广告本身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领域中越来越不可忽视。虽然中西方影视广告音乐丰富可观,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情况等原因,在广告音乐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相当大差异。文章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风俗文化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对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广告音乐差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广告。女性在现代广告中占了很大比重。女性广告也由此蓬勃发展。预设起源于哲学界,而后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注意。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其中后者被广泛运用在广告中。基于现代广告与女性的密切性和预设在广告中的重要性,本文将选取一部分经典的,广为流传的女性广告,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审美的观念、文字语言的接受及感官接受等方面,可以较析出我国和西方的广告受众对广告文案接受的不同性,以及其特征与规律。以中国当代广告的视点去观照,中西接受广告文案的差异,体现出的是中西文化历史、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大陆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艾滋病公益广告中,女性形象多用真人女性扮演,不少广告内容大胆、火爆而奇异.中国大陆艾滋病公益广告里,女性形象模糊而抽象,多用符号替代.中西方的艾滋病广告从主题到广告表现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与艾滋病的国情差异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经济背景、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和美国二、三十年代的广告理论,具体分析了罗瑟·瑞夫斯的USP广告理论,着重对其产生的外界环境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也指出了USP广告理论的贡献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