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影片表现的揭秘性主题如果仅从叙事层面看,《飞越疯人院》讲述了发生在一家精神病院里的一出带有悲剧色彩的闹剧。《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飞跃布谷鸟巢》。据说作者为了撰写博士论文,曾在精神病院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员,对疯人院的治疗手法颇有微词。改编成电影后的《飞越疯人院》拥有一个完备、写实的影像体系,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它看做一部揭秘性的影片,它采用了现实主义甚至自然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精神病院里的种种丑陋现象,揭开了美国警方与精神病院暗中勾结,打着人道主义旗号残酷迫害不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格心理及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解读由美国名著《飞越布谷鸟巢》改编并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飞越疯人院》,并对其所反映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社会文化心理变态现象,进行了表象和内涵的解剖。  相似文献   

3.
孙露露 《文教资料》2013,(22):55-56
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动荡为准,从反正统文化角度剖析电影《飞越疯人院》的叙事技巧及风格,以美国20世纪60年代时期的社会大格局为时代背景,从电影角色,台词情节两个方面展开阐述,浅析《飞越疯人院》独特的创作思路和经久不衰的文化积淀。虽然距今已远,但仍给现代人留下了非凡的价值和不朽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飞越疯人院》是肯·凯西的处女作,作为生活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位嬉皮士,肯·凯西在这部小说里倾注了他对当时阴暗、压抑的社会的讽刺与批判。作者借一位印第安人之口道出了精神病院惨无人道的体系,同时也塑造了麦克墨菲这样一位拯救他人、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通过展示小说中的三组二元对立项,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疯人院的残酷无情以及自由、善与爱的追寻主题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作家肯·凯西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麦克墨菲在自由意识和自由思想的支配下,经历了从自觉进入疯人院,到了解疯人院,到最后飞越疯人院的过程,并做出了一系列的自由选择。这一系列的自由选择正是对萨特存在主义中的自由选择思想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飞越疯人院》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经移民导演勒斯?福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辉,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本文将从影片的题材、社会背景、角色寓意、导演与演员几个方面对其予以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肯·克西的代表作<飞越疯人院>是一部反主流文化小说.它以一个印第安病人布罗姆登的视角,再现精神病院的丑陋内幕,揭露美国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1975年,这部小说被捷克导演福尔曼改编成同名电影,并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影片与原著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中心人物布罗姆登进行了边缘化.本文旨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飞越疯人院》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影片开头是精神病院里寻常的一天。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护士轻声细语地广播"是时候吃药了"。精神病人缓缓地走到护士站窗口前排好队,领了药,乖巧地吃下去。直到麦克墨菲的出现,精神病院的平静才被打破。他犯了事为了逃避在劳动农场的劳动,于是装疯  相似文献   

9.
《永不让步》出自著名小说家肯·克西之手,他的小说《飞越疯人院》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永不让步》虽不及《飞越疯人院》那么出名.却是肯·克西本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该书名源自民歌“有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念头.要跳入河中漂流”.故事讲述了俄勒冈州某小镇两个独立谋生的伐木工人的故事,他们信奉“永不让步”的人生准则。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唐彬杰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12-113,116
<禁闭岛>是继<飞越疯人院>后又一部由精神病院里发生的一切而引发人们哲学思考的电影.令人悬疑的寻找过程、惊悚的梦中场景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都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但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电影本身的逻辑之外,从另一个视角出发,也会看到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反主流化电影《飞越疯人院》揭露了现代社会在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对立中以理性的观念和秩序至上,隔离、囚禁癫狂,并以绝对的权威与强制手段压制、束缚非理性。由此联系到福柯有关癫狂史的研究与对现代秩序、规训、“纪律”等的探讨,揭示了现代明的病态与专制,从而显现出福柯的人关怀的巨大魅力与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何彬彬 《宜春师专学报》2014,(1):102-104,109
《五号屠场》是美国幽默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一部著名的反战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运用列斐伏尔及爱德华W.苏贾的空间批评理论,从主人公的家、报社和书店、狮子俱乐部、精神病院五个空间意象解读《五号屠场》中空间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展现在物理空间背后的深层隐喻,透视后现代民众的生存困境以期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3.
证明自己     
上央  欣悦 《课外阅读》2008,(3):57-57
前不久,意大利一家精神病院因运送病人的司机玩忽职守误收了三名正常人。那三个人被关在精神病院里28天,其中两个还差点变成精神病。美国《探路者》杂志记者格雷贝克特意为此事前往意大利,对那三位被关押者进行了一次专访。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意大利的一家精神病院因运送病人的司机玩忽职守而误收了3名正常人。那3个人被关在了精神病院里28天,其中两个还差点就此变成了精神病。美国《探路者》杂志的记者格雷·贝克特意为此事前往意大利,对那3个刚被解救的不幸儿进行了一次专访。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表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是目标概念域和始源概念域中两个意象相互映射的结果。在小说文本中,个体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体现在思维风格的差异之上。阐述从隐喻角度研究小说《飞越疯人院》方法,重点从概念隐喻表达,分析概念隐喻的变化与其叙述者的思维风格之间关系,从认知的角度解读文本中传达出的深刻隐喻含义。  相似文献   

16.
肯·克西的小说《飞跃疯人院》是研究文学隐喻的绝好范本。贯穿小说始终的"机器"概念隐喻,以一个精神病人"异常"的感知世界的视角揭露和控诉了充斥着"机器"的疯狂世界对人性的禁锢和摧残,而精神病人布隆登最终逃离疯人院和摆脱体制枷锁的故事结局,完成了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凸显和升华,使小说成为在当时"反主流文化"运动这一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7.
郡立疯人院是19世纪英国政府为解决贫困疯人安置问题所创立的社会服务机构,其成功运营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这套管理模式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体系为疯人院的兴起提供了制度保障,院方严密细致的内部人事设置为疯人院的运营提供了内在动力,而病人管理制度的多元化则为疯人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三者的合力作用,确保了郡立疯人院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方面无视国际法上的有关制度 ,滥用飞越自由 ,是造成此次撞机事件的主要原因。美方辩称4月1日的撞机事件发生在国际空域 ,在该空域的美国飞机享有飞越自由。必须指出 ,此次中美飞机相撞发生在距离海南岛东南仅104公里处的中国近海上空 ,这是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的上覆空域。根据现行的国际法制度 ,虽然所有国家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都享有飞越自由 ,但是这项自由绝不是无限制的 ,各国在行使这项飞越自由时要受到国际法有关规则的约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 ,各国只是在该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才享有在他国专…  相似文献   

19.
针对热播的国产动画片《飞越五千年》在主题内容方面、人物形象以及寓教于乐的游戏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以往的动画片比《飞越五千年》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创新性上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20.
霍尔顿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一名16岁的少年,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有多重身份:儿子、兄长、学生、同学、青少年等,但其三种基本的身份:儿子、学生、青少年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却是缺失的,不完整的成长经历导致他最后被送往精神病院。拟从霍尔顿作为儿子、学生、青少年三种身份残缺在文中的体现、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来探讨主人公不幸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