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校发展问题,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培养学生科技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扩大就业,通过创业、就业成功,提高学校信誉,达到扩大招生,促使学校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愈演愈烈,本文以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学生为例根据搜集和了解到的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案例,分析在校创业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在校创业活动所培养的各种具体能力对就业的不同影响,将就业能力分成不同维度,通过调研看校园创业对不同能力的影响差异,据此为创业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6):151-152
针对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本文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人才的需要、学生求职就业的需要和学校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角度,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就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其自身特点,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创业型就业道路时,应当加强对学生创业模式的研究分析。本文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承包经营宠物美容院为例,就高职院校学生承包经营创业模式的利弊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更合理地选择创业模式,有效地提高其创业科学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则是承担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学生选业、就业、创业的责任,对学生创新创业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作用和现状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7)
评判一所高校的好坏,不仅仅是看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如何,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如何,也是评判一所高校的重要参考。所以,高等学校里面就业创业教育就显得不可或缺。就业创业教育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进行过渡的润滑剂,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掘创业潜能的第一步。人不是生来就会读书写字的,都是需要慢慢的学习,逐渐学会吟诗作画。与此相同,学生就业创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学校开设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勇于探索,研究出科学的、完善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伴随高校扩招,对于学历不占优势的高职学生来说就业可谓是难上加难,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引导高职学生以自主创业来带动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和调查的方法,对当前高职生创业带动就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推进高职院校创业带动就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高职学生的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8.
面对金融危机的扑面而来,面对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高校的就业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如何教育学生提高创业能力,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要思考的难题。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从实际工作具体情况出发,浅谈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几点体会。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要做到师生思想重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工作机制,突出服务特色,构建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进而调动学习内驱力、树立目标。职业指导在增强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锻炼学生求职技能、调整求职心态、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职业指导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努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10.
李雪芹 《大众科技》2012,14(4):244-245
文章通过对中职生自主创业环境、意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中职学校要以就业以"活"、创业以"新"的宗旨来办学,并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加强创业教育活动系统化持续化、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与创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打造学校创业"孵化器",引导学生从就业向创业转变。  相似文献   

11.
林海峰 《科教文汇》2011,(27):30-30,52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但毕业生选择创业作为就业的形式却不多。这主要与大学生在校时创业的意识、技能、条件有关。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对在校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基本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为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为毕业后创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思想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形势与思想现状作为切入点,阐述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思想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陈静 《科教文汇》2016,(4):142-143
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过剩,自我定位偏颇,怕吃苦、频跳槽等现象。在分析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明确职业指导在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就业中的作用,职业指导搭建了高职学生联系社会需求的桥梁,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增强就业信心;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提供就业保障;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推进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4.
创业教育是落实“双创”,促进就业的有效措施。但不少高职院校因师资有限、政策扶持不够等原因,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创业教育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导高职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迫在眉睫。文章结合当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并联系个人工作实践,针对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谈几点个人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国际公认的“创业时代”,“创新”、“创业”与“就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加强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探索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研究的途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就业与创业研究,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努力做到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从而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7.
刘静  贺生中  秦豪荣 《内江科技》2010,30(1):180-180
高校扩招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的压力下必然会产生创业。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高职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期望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毕业生与其艰难求职,不如进行创业式就业,积极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创业意义与现实可能、创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高职学生创业式就业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缓解音乐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局面,我们必须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本文浅谈了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的现状和国外社区音乐发展的先进做法,提出了发展社区音乐教育促进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黄韬 《科教文汇》2012,(36):200-201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在校园期间支持与引导学生进行网店创业,可以锻炼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