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整整二十年前,我以此書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我至今記得由唐弢先生、楊占升先生、嚴家炎先生、樊駿先生、劉再復先生、何西來先生等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向我提問時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柳田先生《古尊宿语录》在中国已由国家书局正式出书,这是继民国二十年圆瑛所出影印本后、六十馀年来第一次出版发行的国家级图书,是武汉大学教授萧父先生和吕有祥君点校的。六十馀年来世界多变,我们国家还经历过一场抗日战争,民国板早已不存。我曾向上海圆明讲堂询问,也在宁波阿育王寺寻觅过,均未见。《古尊宿语录》我在抗战时期就想找此书,找了半个世纪,直至此次点校本出,始得通读全书。我曾与萧父先生通信讨论这部语录的刊刻问题,有一信刊于中华书局《书品》上。后来萧先生将先生的《古尊宿语录考》日文本寄给我,拜读以后,方…  相似文献   

3.
枣庄先生是我订交二十多年的畏友,也是学苏、治苏的学术同道。他嘱我为其新《苏轼研究史》作序,我实愧不敢当;但就这部新的书内之丰富学术含蕴和书外的令人扼腕惊服的特殊意义而言,我又不能也不敢拒命。  相似文献   

4.
古镇州城     
张旗 《大理文化》2014,(10):72-75
钟鼓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宾川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帧照片是他站在州城南门街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照片左下角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  相似文献   

5.
我为什么写《当代新道家》董光壁三月二十日,张岂之先生将其主编的《华夏文化》第一期寄赠给我,并告之我的那本小册子《当代新道家》已在该刊的前身《中华文化》上作了介绍,嘱我写一篇外国科学家对道家的看法之类的短文,介绍《当代新道家》基本内容,以为下期刊用。我...  相似文献   

6.
学习袁珂先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国政协常委、原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今天社会科学界的同志们隆重聚会,庆贺袁珂先生80寿辰及从事神话研究50周年。我谨向袁先生表示诚挚的祝贺,祝袁先生健康长寿!并向社会科学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出席会议的...  相似文献   

7.
张晖 《东方文化》2002,(2):82-88
程千帆先生临终前老泪纵横,拍着病床的栏杆喃喃道:“我对不起老师!”程先生所谓的“对不起老师”,是指他始终未能将其老师黄侃先生的日记设法出版。此事诚让天下读书人唏嘘不已。令人喜慰的是,在程先生去世一年之后,在书稿编成长达十五载,两易出版社之后,《黄侃日记》(列为《黄侃存》之一)终于出版问世了。  相似文献   

8.
张国刚 《中国文化》2014,(2):226-230
二十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在院系结构和人事调整的时候,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郑天挺先生奉调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主持系务。在郑天挺先生的率领下,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王作分为四段:王玉哲先生讲授先秦史,杨翼骧先生讲授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杨志玖先生讲授隋唐宋元史,郑天挺先生讲授明清史。  相似文献   

9.
李济先生百年诞辰志语李光谟这一期《中国文化》发表了二十至三十年代殷墟出土珍品之照片八帧(原件藏台北中研院史器所),以妃念富年主持爱掘之著名考古学家李清(沙之)先生百威冥诞。滩荒主编命我撰文介把先父酒之先生生平,兹不揣烧陋宫下线段,尚析方家不吝赐正。李...  相似文献   

10.
在伦敦的维多利亚火车站,穿过标明“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的入口,一辆锃光闪亮的加快列车停在轨道上,从这里我将开始我的第一段旅程。我曾不止一次在记忆中,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在伊恩·弗莱明的《从俄国来的爱》和格雷厄姆·格林的《斯坦布尔列车》里乘坐过这列车。“您的座席在凤凰车厢,先生。”列车副经理一边指引我登上一节装饰华丽、二十年代设计的车厢,一边说。他穿着一身二十年代式样的棕色制服,是位举止庄重的先生。我的座椅垫得又软又厚,前面是一张铺着亚麻布的桌子,上面摆着玻璃器皿、银餐具和免费赠送的香槟酒。其他乘客陆续  相似文献   

11.
鉴于近年来英国学者伍德女士发表专著,否认马可·波罗(1254-1324)曾来过中国,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作为蒙元文化发祥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学者们,有责任从历史和考古学方向提出明确论据,以证实《马可·波罗行记》亦称《东方见闻录》这部名著的真实性。最近,内蒙面文物考古学者王大方先生向笔者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运用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前辈李逸反先生、盖以林先生在呼和浩特丰州古城白塔和明山南北地区发现的文物古迹及元代题记,综合论述了马可·波罗行程中所见所闻的真实性。从而明确指出: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诚如他…  相似文献   

12.
1996年5月我将《一代诗哲吴雨僧》寄给《中华文化论坛》时任主编谭洛非同志,没有想到一个多月文章就在2期刊出。洛非给我来信说:文章写得好,他把另一篇文章抽下,先将这篇刊登。又说《论坛》新辟了《中华学人》和《学者谈治学》两个专栏,主要登载四川学者和与四川学术、教育有关的学人。他要我向王利器先生约篇谈治学经验的稿件,并说他认为王先生的东西可以流传。我回信说,《论坛》开辟这两栏很好。我同王利器先生很熟。大概在1996年9月,我去拜访王先生,讲起谭洛非向他问候及约稿的事。王先生说,他同洛非也相识多年。我…  相似文献   

13.
故乡拾梦     
在一番等待之后,我终于又一次回到了故乡,生我养我的故乡。故乡的记忆是儿时美好的往事,虽已离开二十多年,但仍在梦里千百次出现挥之不去的情愫,恨不得快点踏上久违的土地,诉说儿女对母亲的思念。  相似文献   

14.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贝桑松,1885年5月22日死于巴黎,殁于其妻子儿女和情妇朱丽叶·德鲁埃之后,可谓长寿。2000年晚秋。在一次纪念法国民众诗人雅克·普莱维尔的系列文艺活动后,法国驻华大使彼埃尔·毛磊先生提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筹备雨果200周年华诞纪念大会。于是,承担这一使命,我专程赴法国联络有关事宜。在巴黎,我和董纯受到法国外交部负责对外文化交流的伊沃·马班先生的热情款待,他爽快地答应提供全面资助,并嘱咐纪念雨果应强调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即文学艺术与文学的社会性并重,尤其是要联系雨果当年的预见在现今…  相似文献   

15.
迟到的学习     
李威 《世界文化》2008,(4):28-29
在我的一生中,这个梦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把我从沉睡中唤醒,而每次醒来之后,我总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在梦中,我又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四处乱窜,一会儿卧室,一会儿厨房,慌里慌张地准备着去上学。 “快点儿,杰恩,你上学要迟到了。”每当这时,我妈妈就会向我喊道。催促我抓紧时间。 “我正在抓紧,妈妈!我的午餐盒在哪里?我的书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6.
余青欣说:“不是我选择了古琴,而是古琴选择了我。”她用略带沉思的口吻向来访记说起自己最初与古琴相识的一幕。那是很多年前的一天,她的姑姑,一位老歌唱家带着她去古琴大师查阜西先生家谈学琴歌的事情,恰好琴家吴光先生也在场,他正在专心弹奏着《梅花三弄》,悦耳的琴声、优美的意境吸引着年轻的余青欣。从此她喜欢上了古琴。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家们是不会同意以“假设”来研究历史的。但是,当许多法国建筑师用大量的图片、数字、模型,向我展现了——如果没有奥斯曼先生150多年前大刀阔斧地改造——巴黎,这个被认为全世界最美的一个城市,本来应该更美丽的时候,我还是震惊了!  相似文献   

18.
严晓星 《中国文化》2013,(2):182-191
李光谟先生致编辑部函十年前,我曾自作主张根据台湾转过来的一个录音带,把李济老和赵如兰在一起聊古琴问题的一次谈话草草地发表在《李济文集》上(后又有其他书刊据此转载)。其中,原录音带有多处内容因录音效果出现的障碍未能得到认真甄别,从而造成不少地方被误读或删节。现在,江苏的古琴爱好者严晓星先生极认真地对录音带作了音响方面的技术处理,得以对原带内容有较多恢复,并对我文有重大修正,比较完整。弟拜读之后极为佩服。据悉该文将在贵刊发表,请一定给予严兄研读之成果发表的机会,并顺带赐我一点机会以此信向读过我的"原作"文字的读者致以深深的歉意。谢谢!祝节日愉快!弟李光谟拜上二○一三年中秋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诞辰100周年。作为一名后学,我多年亲聆先生教诲,受益匪浅。今值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特撰此小文以表示我对先生的缅怀之情。先生是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创始人,以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兼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我于19...  相似文献   

20.
李威 《世界文化》2002,(2):17-17
那天,在快要进入爱坡索市中心区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老乞丐坐在街道的拐角处,当我从他旁边走过时,他竟突然开口向我发问。他问我是不是偷着从家跑出来的。我想他这么问我一定是看我太年轻,觉得我太嫩的缘故。“才不是呢,先生,”我对他说,“是我爸爸开车把我送到高速公路上的,他还为我祈祷,求神保祜。并鼓励我说:‘孩子,学会追寻你的梦想和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