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纲要》)指出:“中小学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的任务及奋斗目标,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纲要》还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加强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发展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是这样表述的:“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认真落实发展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正确认识“办出各自的特色”的内涵《纲要》颁布十年来,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日渐成为广…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5.
关于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可见,《纲要》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转轨”和“特色”上.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组织学的角度,对此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要求广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发展教育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明确地提出:“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基础教育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整体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实现...  相似文献   

14.
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河南省新蔡县许泽林《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董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  相似文献   

16.
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邢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李红兵 《现代语文》2008,(12):159-16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实行量化管理提高学生素质林州市七中杨伏生,武平诲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  相似文献   

19.
试谈素质教育与整体改革马云鹏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宋涛  任昭峰 《现代语文》2008,(9):159-160
在2008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曾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二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