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的认知活动无不起始于人的某种愿望、假想,起始于人对秩序、规律的热爱,对控制、把握对象的需求。没有充满假想、跃跃欲试、期盼捕获的心智状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认知活动。而只有真实的生活、真正的体验才能滋养这样的心智状态。因此,脱离真正的生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赵建鼎 《中国德育》2004,(1):32-32,22
体验探究活动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情境性与教育性的实践活动,它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全面素质。少先队只有进行体验探究性活动,才能从口号化到人本化,使活动关注内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3.
感悟,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心智活动,是一种情理交融的心灵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真实的体会,才能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心灵相互沟通碰撞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生命体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多元感悟,进行感悟教学,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思绪去触摸文本里的鲜活世界,感受文本中那跳跃的生命,在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获得对文本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坐落在著名的金山岭长城脚下,河北滦平学区建设首批试点校,成立于2007年11月。学校占地2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住宿生460名,教职工58名,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校情,深入落实开展体验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体验教育"文化内涵"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  相似文献   

5.
真心写作     
写作是一项心智活动,需要用心体验,用心感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于笔端,渗透于字里行间,才能写出富有哲思、富有情韵、引人共鸣的文章。对某种生活方式非常熟悉,热爱这种生活状态,自然会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  相似文献   

6.
只有将数学活动设置成具体情境,才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初步认识对象,利用真实体验来获取数学知识、技巧和能力。"生活体验、角色体验、实践体验、辨析体验等体验活动可使课堂彰显活力、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情感与认知融合的个性化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积极展开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培养队员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队员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探究性体验活动以它更强的问题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少先队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小课题少先队探究性体验活动",正是在积极探索这种以队员为主体、小课题研究为形式、过程体验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新世纪少先队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活动课程,活动教学是其重要载体和途径。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主要有主体参与、感知体验和协作探究等三种典型课型,教师只有针对不同课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活动教学策略,才能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将品德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心智化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借鉴相关理论,采用角色扮演、故事隐喻、沙盘游戏、绘画涂鸦等“体验·表达”型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和适切表达,促进心智化发展,提炼指向学生心智化发展的“体验·表达”型辅导活动的内涵、价值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精神舒畅地面对语文,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创设情境,激活体验;置身活动,感受体验;阅读感悟,丰富体验",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去亲历过程,才能更好地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从一般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体验教育”,能够使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就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方面谈谈体验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实践活动是思品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思品课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社会合格的一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在亲自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学生语言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主要是通过实际参与教学活动和自己的积极思维体验获得。本文探讨了如何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个人素质,即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活动性和体验性。  相似文献   

15.
小学心理课重在活动体验,可以从精准化、多元化和深层化三个角度提升课堂体验活动的效度,让学生获得知情意体验,认识和探索真实自我,觉察和改善人际关系,调整和改变认知观念,学习和尝试新的行为,促进心智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不仅要关心人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人是否获得了体验——体验到了什么,什么样的体验,如何感觉体验。教育要把学生的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在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才能产生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体验,是教育中学生情感的生发剂,只有在学生体验参与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产生于各种感情波动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真谛,体验亲情友情,感受各种生命的伟大的跳动,自强与不息,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一、在争辩中激发  相似文献   

17.
王冬岩 《吉林教育》2004,(11):35-35
体验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教育是让少年儿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会、思考,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在各方面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8.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体验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途径之一。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借助各种感官和认识、情感、意志等心智,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用真情实感去体认一个实在的、全面的、有滋有味的情感世界。这就表明,体验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学生学习的每一篇课,都是作情感与思想的载体,由此看来,在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负载着怡情、启智的育人功能。从这一意义上说,朗读是一种综合的智能培养和情感体验活动。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融情于读,体验情感;寓思于读,活跃思维;举一反三,开发潜能。只有如此,朗读教学才能彰照出丰富多彩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活用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