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改革从简单地“反映生活”、“记录生活”走向“剖析”、“干预”生活,作为与广播、电视并存竞争的报纸,有自己的优势,一些着眼于重大社会主题、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触到社会深层次的新闻作品,便不断地在报纸的显赫位置“亮相”,并以挖掘新闻事实的深层价值、具有纵深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1998年,人民日报有两件评论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件是《当前头等大事》系列抗洪评论,一件是《评改革开放20年》。这两件作品评说的对象不同,风格式样也不尽相同,但均属重大主题,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很大影响。笔者就两件获奖言论作品,对重大主题报道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重大事件就是战机评论的影响力常常在于评论对象本身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评论员必须及时作出反应,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是天职。对党中央机关报来说,必须有自己的声音或最先发出声音,这是不言而喻的。对重大新闻事件视而不见或者见而…  相似文献   

3.
增强新闻作品影响力初探林上军追求新闻作品的影响力,是讲求新闻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的重要内容。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就是新闻作品公开传播后的反响度及其社会效果,它取决于新闻作品本身的吸引力、感染力、辐射力等。所谓的“一石激起千重浪”,就是对那些引起强烈社会...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而将其随意“粗制”,许多新闻稿件也因为是“粗制品”而成为“易碎品”。而事实上,作为记录历史的新闻作品,不能以其受众关注度的易移而抹去对“精品”的追求。新闻精品所产生的新闻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能穿透历史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甚至社会的走向,成为历史的标记和刻痕。军事新闻呼唤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受众的期盼,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军事记者阎吾,以擅长“情景新闻”而饮誉新闻界。他写的《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和《战后谅山》就是两篇最著名的“情景新闻”。所谓“情景新闻”,就是指那种能够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报道,它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对达到这种境界的新闻特写、新闻速描或曰现场报道、目击式新闻、视觉新闻等作品的赞誉。阎吾同志每逢大战,便有这样的传世作品产生,因此,又常常被人们称誉为“情景记者”。这里刊载的阎吾同志的这两篇作品,我曾阅读过多次。可以说,每次阅读都受到深刻的教益。这教益有作品本身的,也有作品之外的。作品本身,它让我理解、掌握一篇现场情景新闻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作品  相似文献   

6.
金志毅 《新闻爱好者》2008,(11):142-143
全省新闻界年度作品最高奖——第二十五届(2007年度)河南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包括文字作品、新闻摄影、新闻专栏、新闻漫画、报纸副刊、报纸版面、网络新闻等在内的304篇(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2篇,一等奖64篇(件),二等奖95篇(件),三等奖133篇(件),新闻专栏10件。综观全部获奖作品,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集中展现了我省2007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积极贯彻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了“三个重大”——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体现了“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达到了“三个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增强、感召力增强、影响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去年8月开展以来.迄今已持续了将近10个月。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这一活动作为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作为推动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举措.产生的辐射效应和深远影响已超越了新闻宣传。不但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加强舆论引导、强化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重大创举.而且成为党的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宝贵财富。如何使“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精彩的新闻细节,虽然取材细微,但它注重抓住事物的特点,描绘细致、脉络清晰、形象生动,能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一件新闻作品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新闻细节在新闻作品中除了能起到“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以外,还能起到深化主题、突出重点、增强新闻可读性和可信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可信性方面,新闻细节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哪怕一丁点的细节问题,都会令读者对一篇新闻作品所描述的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会令整篇报道成为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9.
朱友好 《新闻实践》2012,(11):41-43
新闻工作者具备新闻发现力、表现力和影响力(简称“三力”),是出新闻好作品、好版面。提升报纸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县市报要提升新闻影响,增强其区域竞争力,必须把新闻人“三力”的培养作为报社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瑞安日报新闻“三力”的探索和实践,来阐述县市报如何做好新闻“三力”培养的理念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与江永红同志同代、同辈、同行、同步、同道,五同。这使我比其他同志更有可能经常接触永红同志的新闻作品。“同步”,我们差不多同一时期走进新闻界。“同道”,是说我对永红新闻作品风格特色的认同与欣赏。就我的感受而言,永红新闻作品最显的风格特色是激情奔涌与大气勃发。翻阅他的新闻作品集,总觉得作在不停地奔走呼号,在向你大声传告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这种风格特色,具体表现为“三力”。  相似文献   

11.
刘意婷 《报刊之友》2013,(9):117-118
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在全国新闻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产生了一大批锐意出新的好记者和“接地气”的好新闻。作为最基层的县区媒体,虽然身处基层,却受客观条件制约,往往又脱离基层,更需要贯彻“走转改”的精神实质,制作出贴近民生的好新闻。本文从县区新闻媒体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基层新闻单位“走转改”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产生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和段献民同志合作采写的通讯《延天扩地工程——武穴市农业高效模式访谈》受到一些同志的称赞,我思考再三,觉得还是写“追求科技新闻的感染力”为好。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十分重要。每位记者的每件作品出手,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读者去读、喜欢读。要达到这一点,除了作品所涉及的题材、事件具有重要性外,就要看作品对读者是不是有很强的感染力。感染力强,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以致产生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就能很好地起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科技新闻所涉及的题材,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类作品如果过多地或单纯地使用专业化语言表述,作品就会显得生硬、呆板,以致“圈内人”嫌“不过瘾”而不愿读,更多的“圈外人”则似懂非懂而感到乏味也不愿看。因此,科技新闻更要追求很强的感染力,这是作品有没有生命力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尹莉莉 《青年记者》2017,(30):63-64
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这句话虽然形象,但不足以表述新闻人“文以贯道”的职责使命,也不足以展现新闻工作贵在“拨云见日”的真实性原则,还不足以描绘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的方向路径,更没有道出新闻对外传播“自塑能力”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往往注重推敲其作为“成品”的情节细节、篇章结构、遣词造句。其实,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在其成为有形文字之前,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观察与捕捉、对报道切入点的斟酌与确定,已经决定了这篇作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因此可以说,记者的功力,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全国好新闻评选已进行了九届。从这次评选活动来看,不论是获奖作品或落选作品,都有个强化好新闻意识的问题。那么,如阿才能采写出好新闻作品呢?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有三条: 一要抓题材。抓不到重大题材,就写不出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好新闻作品。有人曾经反对这种看法,说这是“题材决定论。”对文学创作来说,也许“题材决定论”是错的;但对新闻来说,则必须坚持这一条,因为新闻是客观事实新近变动的反映,没有重大题材,则写不出有份量的报道。这一条虽已被大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优秀记者的标志,不仅在于能生产有影响力的作品,还体现在有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能让人“见文如见人”。在河北新闻圈,这样的大记者可谓寥若晨星、凤毛麟角,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老站长、高级记者刘秀礼称之大记者,应实至名归、当之无愧。身居邢台小城一隅,他深耕新闻行业三十多年,获8篇全国好新闻、88篇省级好新闻,16篇新闻作品收入全国重点大学新闻学院(系)教材之中,40多篇作品被专家、学者在各类报刊杂志上评析,特别是他的作品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乡土新闻学”,值得基层通讯员和地方媒体记者认真钻研、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名合格的科技记者,最基本的“功课”应该是把深奥难懂、题材重大的科技原理和科技事件,通俗地、浅显易懂地传达给读者,而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重大的科技新闻,则是其较强的新闻采写能力的体现。笔者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跑科技线,先后采写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科技新闻。其中,《红嘴鸥可能“断子绝孙”》获2000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受到省、市新闻界同行好评。我在科技新闻的采写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一条好新闻的发现,一篇好作品的产生,最需要的是记者的细致观察和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新闻采写中尤其如此。细心观察:从“正常”中发现疑问生活中处…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一代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去世的日子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他留下的一篇篇黄钟大吕般的新闻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因他的报道所唱响的一个个“典型”还不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评价的那样:“(穆青)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以自己的作品对国家、民族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①这位被公认为中国新闻界的“旗舰”、实现“三贴近”的典型的职业记者,用他的如椽巨笔记录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个时代。对于穆青的新闻作品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社会功能,人们可以从不同…  相似文献   

19.
青年作家、河南省商城县人武部政工科长余英茂,初涉新闻工作时,他把新闻看成“小兄弟”,以为凭自己文学上的功夫,搞新闻是小菜一碟。然而,真刀实论地干起来,他才发现“新闻别有洞天”,三十六行,各有各的门道,并非一通百通,吃“老本”是不行的。因此,他报名参加了新闻函授学习,苦心钻研新闻写作知识。果然事半功倍,在新闻写作上也取得了成绩,发表了大量的新闻作品,还有不少篇目获奖。也许会有读者产生疑问,搞文学的从事新闻写作以后,文学这个本行会不会丢了?新闻写作对文学创作究竟有哪些促进作用?二者能否协调统一,相得…  相似文献   

20.
县广播台(站)记者处于我国新闻传媒格局的最基层,有人常常抱怨“生不逢地”,眼不明,耳不灵,腿不长,难于推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怎样才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