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学科是中学学科中最基础同时也是包容量最强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课堂不仅是语文教师展示教学技能水平的良好场所,也是语文教师展示知识才艺的广阔舞台。可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难以发挥语文教学的特长,有的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忽略教学效果,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据调查,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堂评价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评价决定着课堂改革的成败。《语言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善语文课程评价,必须从加强最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开始。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进行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社会所关注的第一大事,也是学校关注的头等要务。笔者在小学工作多年,语文、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直萦绕教师的心灵。教学质量的高低应该是直接与课堂质量的好坏挂钩。小学语文教学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十分困难。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最关注的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意见或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庆欣 《小学语文》2013,(11):30-32
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话教学成了主形式,开创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清新画面。但细观课堂,在对话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课堂话霸”现象,对话的权利并没有涉及所有的学习对象,不少学生成了课堂的“摆设”,似乎课堂所进行的一切均与他们无关。这样的课堂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有限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最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堂之外的学习,即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了课堂外的生活中,课堂之外、生活之中成了学习语文的又一个重要舞台。其实,叶圣陶先生在很早就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看法,实际是和现在的观念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教师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以笑脸面对学生,以真情感染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是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亦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高效课堂就是让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通过诵读、品读、仿写中演绎不凡感动,从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需要和小学语文自身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改革小课堂,拓展中课堂,开辟大课堂。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是小学课堂学习在时空上的延伸,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补充与巩固,也是其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阵地。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融和语文”课堂的样态,通过一线教学实例与理论相结合,介绍了“融和语文”课堂的特征;分析了“融和语文”课堂的范式,研究了“融和语文”课堂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呈现“融和语文”课堂的四幅样态图;最后,总结“融和语文”课堂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以“听课制”为格局的传统教研制度局限了广大民间语文教师的话语权。由此一方面使得语文课堂理论的产生缺失原创精神,另一方面也阻滞了理论与日常课堂实践之间的有效流通。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改革,取决于基层教师对理论自觉反思意识与日常课堂生活情结之间的有机融合。因而,语文理论研究者应把视野投向广大的民间课堂,释放民间教师的话语权,并与他们建立起富有成效的会话与沟通,这就需要突破固有的传统教研体制,倡导以“课堂志”、“课堂叙事研究”、“课堂教学案例”为平台,从教师个体、校本、区域三个层面搭建小学语文立体、平民化的教研模式,在为广大基层语文教师提供“说自己日常课堂故事”自由话语舞台的同时,释放隐蔽在民间课堂里的小学语文原创营养,从而构建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日常实践生活,开创语文学术的新繁荣。  相似文献   

12.
陈秋萍 《文教资料》2009,(31):61-62
如何给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活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最现实问题。运用音乐这种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为课堂构建“良好的开端”;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激发情感,有助于把握中心;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唤醒心理体验.为理解文本搭建桥梁;当语文遇上音乐,可以渲染气氛,为课堂创造精彩。  相似文献   

13.
赵李 《现代教学》2007,(12):41-42
不少语文教师抱怨本该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语文阅读课,如今却死气沉沉。究其实质,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读而不懂,读而不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帮助学生跨越阅读障碍,尽力让每个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愉悦的心灵体验。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是所有科目学习的基础,语文所教授的 内容比如说阅读理解是学生完成其他科目学习的必要条件,所 以,教师必须对语文学习加大重视。在小学课堂中,语文的学 习内容是最基础的,当然也是比较枯燥的,也因此,情境教学被 引入了课堂。那么,对教师来说,如何在情境课堂中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就成了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们从各种渠道学习,力求改变自己的课堂,以适应新课改的精神与要求。培训、学习、公开课等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理念总是难以琢磨的,最直观的莫过于课堂,形式上的模仿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寂。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学习语文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益处,那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更加有效率,成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目前最重视的问题。在新课改影响下,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用于语文课堂之中,因此,本文就以信息技术中的"翻转课堂"为例,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为语言的载体,肩负着传递祖国文化的重任,如何让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需要语文教师利用课堂这块阵地,在课堂上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听到中职语文教师们无奈地感慨:现在的中职生太难教了,对最基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会暂且不说,关键是学习语文的态度成问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近日,获悉市、县教研室在视导了我县的高中教研课后,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引我注意的莫过于“课堂讲述过多”的这一问题,颇多感慨和思索。笔者从事语文教学的这十余年,正是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听到语文教师的慨叹:语文教学改革,改来改去,都不知道怎样来教书了?特别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谈到:开始三年教语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教什么?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教语文。但是,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许多已经大大超出了“语文”的范畴,科学的、政治的、思想道德的、文化生活的甚至天文地理等都在语文课堂演绎着,以致语文教学被泛化为人文教育,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还标榜此为“新课程”旗帜下的新探索并乐此不疲,没有“语文”或者不是“语文”的语文课频频占据着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