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我们应该以生活的视野把握语文教学。说到语文,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本,我们应该跳出这个传统意识的束缚,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里说:“语文教学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了。”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是水泥墙的阻隔,在它的上空应该有无数道联系生活的彩虹。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电视无疑是普及率最高的大众媒之一,它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的高中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感情丰富,善于感悟生活中的哲理。他们精力充沛,敏于学习生活中的知识。在我做的公开课“口语训练——采访”一课大获成功之后,我坚信了一点: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有益的电视节目,语文应该与电视结缘。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出现,离不开远祖对生活进行的密切观察。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从雕板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无不展示了汉子的高速发展。作为必要的交流学术,语文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形成了。而在当今,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语文的重视,语文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所以,追溯语文的起源,我们就应该知道,不管是学生想学好语文还是教师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与生活,从起始起便连接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马康 《语文天地》2012,(4):61-62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国语教学科目,应该进行综合性学习,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发展前景应该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联系为目标,此外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堂,想要学生彻底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就必须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生活中。语文是推动学生素养培养以及整体发展的重要科目,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而且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于生活,所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种文惠 《考试周刊》2012,(56):33-33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走"大语文"之路。所谓"大语文",就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开始,到现在我们用QQ、微博、微信记录生活点滴,我们与语文便注定了彼此间剪不断,理更"亲"的关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实践与探索,并对此进行总结得到以下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9.
“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确实,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审美离不开想象,语文教学同样离不开想象。要想让我们的语文始终是生动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生态的语文,就要努力给学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语文的教学,可以让祖国的花朵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特有的文字语言的艺术,如何培养孩子的口才,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扎实的文字功底,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国之语言,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化源远流长,泱泱华夏文明,纵横历史。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言的魅力。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贯穿着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小学语文精选优秀文章内容,会给小学生们带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人情冷暖。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一直陪着我们,并且会伴随我们一生,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与生活同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学生生活中的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三方面促进语文与生活的相互提升。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已离不开信息技术。就阅读教学信息化而言,需我们首先了解的是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需我们着力探究的是怎样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开放而充满生机。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在三、四年级的单元练习中,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处处留心”这一板块,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自己身边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诚然,生活便是语文学习的根,语文学习一定要在生活中吸纳与倾吐,不管是发展语感,还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都离不开“生活”输送的养分。我认为要让语文学习有声有色,我们就要紧紧抓住“生活”——语文学习的“根”,使语文与生活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语文学习离不开对生活的关切,因为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本期特约三位作者撰文,共同关注语文教学与灾难这一话题,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开启思考,让思考助力我们前行。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语文离不开生活,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源泉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大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一直陪着我们,并且会伴随我们一生,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与生活同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学生生活中的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三方面促进语文与生活的相互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小cool龙:生活需要语文,语文调剂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在生活中不仅仅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更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同学们,善用语文,融入生活,你会发现更多生活的乐趣。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语文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