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     
中央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对实行管办分离和划转报刊加强管理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发出《关于对管办分离和划转报刊加强管理的通知》,对管办分离报刊提出人员分离、财务分离、发行分离和主管单位切实履行主管责任等要求;对划转报刊提出做好人员编制和机构、法人变更,撤消原报刊号,确保国有资产监管,资产、债权和债务处理,接受划转报刊的主管单位应履行职责,报刊重新确定市场定位,与原主管单位彻底脱钩等要求。国务院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集团公司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日前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我省报刊开始实施“谁主管,谁负责”、“守土有责”的管理办法。4月10日,在全省报刊管理工作会上,楚天都市报、今古传奇等6家报刊的主管机关负责人率先与省新闻出版局签订了管理  相似文献   

3.
传媒资讯     
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出台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制定出台《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且前,我国每年出版报纸1938种、期刊9468种,如果从市场占有量和读者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期发行量最大的当属教学辅导类报刊。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报刊有140多种,但是期总发行量却超过1.5亿份,占全国报刊期发行总量的3/4。这中间,占教育报刊发行量90%以上的又是教辅类报刊,中国庞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中的巨大实际需求,催生了独特而广阔的教育报刊市场,形成了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报刊风景线。但毋庸讳言,教辅类报刊巨大的发行量、过细的分版以及传统上对行政的依赖,掩盖了自身品牌的创建,以致影响了报刊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教辅报刊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形势,教育报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品牌化、网络化、市场化、集团化和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玮 《新闻实践》2008,(8):29-30
作为面对青少年读者的教育类报刊媒体,如何在日趋严峻的媒体竞争中找准读者定位、稳固市场份额,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笔者就青少年读者新闻消费的需求变化以及教育类报刊的应对措施提出一点看法。青少年新闻消费的趋势性变化就青少年新闻消费的变化原因而言,主观上来看,目前青少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在中华大地的广泛实行,社会各界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急骤的增强,教育已成为全社会除经济以外的第二大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不断高涨,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一天重似一天;对教育类信息越来越关注。这无疑为我们教育类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省市一级的教育报刊已达18家,省市级期刊达36种,有的县市也办起教育报刊。此外不少中央及省市综合报刊也专门开辟了教育专栏或专版。但是,由于存在部门办报刊的种种约束,加之编辑人员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新闻意识、市…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传媒》2004,(10):4-5
政策法规中办国办杜绝报刊摊派发行反弹2005年报刊征订高峰即将到来,为巩固一年多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成果,切实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日前,中办国办转发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三个重点,加大三个力度”,坚决遏制摊派发行现象的反弹。一是纠正少数地方和部门假停办、假划转、假分离的错误做法,狠抓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凡已停办的报刊,在注销其报刊号的同时核销其机构和编制,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注销手续;县(市)报停办后,不允许再以任何名义变相出版;划转的报刊,必须与原主管主办单位彻底脱钩;…  相似文献   

9.
省级教育报刊改革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级教育报刊,是指各省、市、自治区教委(教育厅、局,下同)主管、主办的教育、教学类报纸和期刊。长期以来,省级教育报刊社作为省市(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拨款,也就是说不管其自身经营状况如何照样“有奶吃”。但是,随着省级国家机构改革临近,所属事业单位三年内将要逐步停止全额拨款。教育报刊“断奶”之后将何去何存?成为摆在各主管主办单位及教育报刊决策者面前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七月下旬联合举办了一次"中国教育报刊高级论坛",其中除领导同志和专家的精彩演讲外,几家报刊社的改革业绩作为典型案例,在与会者心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湖南教育报刊社关于资产和资本经营的改革远远超出了选题策划与报刊营销的层面,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分配,二级单位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非公有制公司的组建等方面的实践,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转制内容,是超前的,也是令听者解"馋"的.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确保转制工作规范有序进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制定出台了《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作为转制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朱胜龙 《传媒》2003,(3):12-13
我国进入WTO后,面对国外雄厚资本虎视眈眈的挑战;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报刊竞争日趋“白热化”,开始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按行政区域和行政部门、单位均衡分布,向着资源优化配置的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压缩行业报刊,制止报刊摊派发行,审批报刊向报业集团、出版社倾斜、对面向市场的报刊扶优扶强政策的“催化”下,报刊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日渐明  相似文献   

13.
媒体管家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享受中央政策保障近日,针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措施。中央要求,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前由财政部门安排的正常事业经费,转制后在一定期限内继续拨付。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通过安排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等渠道,对  相似文献   

14.
张世海 《编辑之友》2011,(12):16-19
2011年4月11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中央报刊主管单位工作会议,会议宣布,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将推动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重点是文化艺术类、生活类、科普类报刊。[1]早在两年前的2009年4月,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地制定经营性报刊转制方案,推动  相似文献   

15.
在经过几次报刊整顿之后,国内报刊初步形成了新的格局。就总体情况看,党报党刊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大幅度上扬综合类报刊日益壮大,市场化特征更趋明显;专业类报刊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特点鲜明、定位准确、内容对口的专业报刊发行量上涨,反之,则渐渐衰微。笔长期从事教育报刊的编采工作,本试图对  相似文献   

16.
月度大事     
《传媒》2011,(9)
管理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出台8月9日,新华社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制定出台《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报业发展趋势与竞争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统一报业市场正在形成。形成的有两股基本力量:政府在拆除壁垒,报纸要扩张市场。属于前的主要有:一是允许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开辟安全有效的投融资渠道,拆除分割市场的政策壁垒。二是要求“管办分离”,以及2003年的报刊整顿,让权力退出报刊经营,拆除分割市场的行政壁垒。三是化体制改革.划分公益性化事业与经营性化产业,属于后的一大批报刊要转制为企业.拆除分割市场的体制壁垒。  相似文献   

18.
李南 《今传媒》2013,(2):121-122
本文通过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对其转制之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以期能够对转制后的报刊企业解决遗留问题,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每年从7月开始至11月这个时候,报刊征订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除有关部门为宣传推广报刊、配合报刊征订发行工作,不惜花精力、投人力、用财力,为报刊提供公共宣传推广平台,组织诸如“报刊征订宣传推广月”、“报刊征订宣传活动周”、“报刊征订宣传咨询日”等名目繁多的报刊集中宣传征订活动外,报刊出版单位更是各显神通:召开各种各样的发行员“联谊会”、“研讨会”;某些行业报刊跑主管部门,陈述行业宣传的重要,争取主管部门发“作好某某行业报刊征订工作的通知”,并以此为据要求下级主管部门协助推介、征订;年末不少报刊还会刊出“某某地区平均  相似文献   

20.
叶百安 《新闻世界》2012,(11):59-60
随着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出台及教育媒体单位面临转企改制等压力,教育报刊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报刊的生存发展,认为提高报刊质量始终是其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