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力 《湖南教育》2001,(7):33-3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是与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相对应的减法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从教材分析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即算法是“想加法算减法”。当20以内进位加法熟练了,退位减法也就迎刃而解。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最初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  相似文献   

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多位数乘除计算中不可缺少的计算知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好不好,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这一单元知识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防止学生学习数学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娟 《山东教育》2010,(7):75-7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减法表”(其实就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一年级教材在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中一共安排了三次“复习”:第一次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之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第二次是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之后,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三次是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之后,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如何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好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但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间间隔了一个假期。新学期开始学习退位减法时,选取合适的学具,可以盘活课本上的静态知识,直击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调动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发生良性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10.
要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实现,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伟芬 《新疆教育》2012,(23):86-87
退位减法既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计算中的这一难点,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退位的算理,灵通算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节教学内容为20以内退位减法中十几减9(教材第1—5页,例1、2、3、4)的第1课时,新授课。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一样,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切实打好基础。而十几减9又是这部分内容的起始课。对十几减9的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将直接影响“20以内退位减法”的单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傅如龙 《江西教育》2004,(15):73-73
以下是一位教师使用旧教材采用新理念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12—9”时.学生的各种算法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计算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其是否为学生牢固掌握对后续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容易把计算退位和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混淆,错误率比较高。通过沟通新旧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计算的数据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自然也不同。对此次教学补救收获如下:一是教师要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如此才能在教授新知识时做到循序渐进;二是引导学生在对比新旧知识中学习新知,比直接学习更为深刻、有效,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问题二十二:怎样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多位数加减,就是由若干步20以内加减计算组成的,能否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加减,将影响以后的学习.所以《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除了要求正确计算外,还提出了速度的要求:在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每分8~10题.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其他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及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会给出一些非教师预设的回答,对于应该忽略还是面对,教师往往考虑不到位。以"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为例,通过一次次的磨课,寻找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真正思维的方法,因为关注这些"不寻常"的思维就是关注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理解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两位数及多位数减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突出重点,适当开放   1.突出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是相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言的,教材没有表示出“退位”的含义,也没有出现退位的标记,是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即“做减法想加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9.
加减法是今后算术学习的基础,如果学不好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教好20以内的加法减法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堂实录片段 探索计算方法:师:到底36-8等于多少呢?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草稿本,你自己算一算,会算的小朋友你可以直接算,不会算的,可以借助桌上的小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