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中学数学要选择参加现代化建设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并为学生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根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这已是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所重视的问题。怎样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体现“三个面向”,绩溪会议上关于这方面的交流论文和讨论发言都是很多的。下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是中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往往侧重于微观的考虑,局限于具体方法的争论和经验的描绘,因此虽有成绩却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促使我们从宏观上来考虑语文教学和教改的问题。一、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进行改革,自觉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邓小平同志在绘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教育和科技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关于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集中概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战略指导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不仅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也为加强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基础和前提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而加强科技教育无疑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没有中师教育的素质教育,小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没有中师教育的“三个面向”,就不可能有小学教育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6.
进行中学数学教材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需要”与“可能”的结合,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一条重要原则 查阅当今国外的一些中学数学教材,就会看到它们在内容的选取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国内讨论有关教材问题时,也常对某些内容是否编进教材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进行改革?突破口在哪里?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小学语文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基础课。要使小学语文教学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就要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高要求来研究语文教学的适应性。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能办。其中的自学能力又是基础。因为在信息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是“学到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 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析现代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改革学校地理教材,使它适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的需要,这个任务已迫在眉睫。 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引入现代地理新知识、新理论;二是教材内容表现形式的现代化。本文只从确立“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以下简称“三系统”)角度,亦即从学校地理教材内容表现形式的三系统角度,对实现我国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的途径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这一题词发表20周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更好地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对我国教育的总的要求,是教育价值的基本取向,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教育的改革发展要采…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中学数学体系的严谨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需有扎实的基础.然而,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在初一就成为后进生.鉴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防止和转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是指导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有长期性、全面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方针。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与实施,就是贯彻“三个面向”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素质教育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教育。数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10周年。“三个面向”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时代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是要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围绕“三个面向” 实现八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为一名中学校长,在力求使学校教育实现“三个面向”要求时,本身有一项自我提高的任务。不仅要认识到实现“三个面向”的必要性、重要性,了解到它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还需要使自己具备领导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和以下八个转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到:“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考考试大纲也明确要求“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认为这“三个面向”的指示是教育工作迎接新技术革命总的战略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和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下面谈谈学习“三个面向”,坚持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要适度超前发展。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走改革创新之路。”“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个面向”中 ,“面向现代化”是核心的、根本的内容。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它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根本任务 ,揭示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这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教育要迈向现代化 ,就必须实现教育信息化 ,而教育信息化又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要求我们从国家的全局出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使教育务必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个面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小平同志一贯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三个面向”的内涵已有很多阐述,这里,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一、“三个面向”的题词,科学地阐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办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是新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