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     
首先是劳动合同内容要规范.这些将在下面提到。其次是签订合同要规范,《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  相似文献   

2.
强律师:我应聘一家公司工作近两月,而公司根本不提签订劳动合同的事,我想知道是不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受《劳动法》保护我该怎样办才好李敏李小姐: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公司在聘用劳动者后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劳动法》实施时间不长,建立劳动雇佣关系时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观念尚未广泛在企业中建立;二是由于企业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律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职业》2003,(6):40-40
提问:我应聘一家公司工作已近两月,而公司却根本不提签定劳动合同的事,我想知道是不是没有签定劳动合同就不受《劳动法》保护?我该怎样办才好?回答:类似您这种情况在中、小型企业还是比较多见,《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公司在聘用劳动者后不签定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法》实施时间尚不长,建立劳动雇佣关系时应当签定劳动合同的观念尚未广泛在企业中建立;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认为只要不与…  相似文献   

4.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动争议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事实劳动关系争议占了较大的比例。在就业竞争激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便拥有更多的灵活性。而是否签定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地位不平等和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主动权往往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劳动合同。这种规定可能会给人错觉,即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法给予保护,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法不给予保护。再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预示着劳动争议的发生多由用人单位引起,在重视"白纸黑字"为据的传统习惯下,用人单位是否愿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可想而知。鉴于我国现实国情及立法上的局限性,我们应努力对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进一步在立法上完善,以达到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权益均衡。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您好,我要到一家单位实习,但是没有任何书面约定可否去试用? 你好.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6.
论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形式。劳动合同的解除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重大。我国应借鉴国外劳动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的法律性质、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与违约责任问题、用人单位的利益保护及预告期长短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知道,《劳动法》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的法律。该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了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从劳动报酬权、平等择业就业权、休息权、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全面地规定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还规定了国家和用人单位的责任如促进就业、进行职业培训等,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在《劳动法》的规定中,只要是通过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都由劳动法一体调整,劳动关系的主体一律平等适用劳动法。这就打破了所有制界限,消除了歧视,保证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格式劳动合同通用条款与《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类别以及基本程序在实践中已基本完备并推广。在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的劳动争议中,涉及经济补偿金支付的问题比较普遍,其标准已有法可依。法律还规定了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诸多情况,文中加以分析。对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存在的一些误区,尚需正视。  相似文献   

9.
张锋 《教育与职业》2004,(16):20-20
我去年和公司签定了3年的劳动合同,上个月我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想从公司辞职,不知道《劳动法》对于辞职是如何规定的? 读者:李平  李平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的立法,与之前<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规定相比,进一步提高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形成劳动关系和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一、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  )。A .18世纪 B .19世纪上半叶C .19世纪下半叶D .2 0世纪初2 .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C .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D .事件3.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A .12个月 B .10个月C .6个月 D .3个月4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A .在试用期间被证…  相似文献   

12.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__信用B.合法、公平、平等自愿C自愿协商、诚实信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研究生》2002,(2):13-14
劳动合同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当事人的情况也非常复杂,我国《劳动法》只是对劳动合同的原则性、纲领性的指导和规范,不可能对每个劳动合同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况且有些合同条款是无法用《劳动法》加以规定的。劳动合同可以对劳动内容和法律未尽事宜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使双方明了权利和义务,促进双方全面履行合同,防止因违约而导致责任发生;劳动合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也是解决纠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利益的驱动,存在用人单位以简单的口头形式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大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围绕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产生原因和类型,通过案例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5.
<正>《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里的专业技术培训应有别于企业平常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培训。在用工过程中,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使之更好地为单位服务,经常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类职业培训也是《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的一项义务,用人单位不能因向劳动者提供了职业培训便  相似文献   

16.
陶金玲 《山东教育》2007,(12):17-19
一、合同留人.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关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约。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兼顾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合同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作为劳动者,教师必须承担一定岗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已逐渐从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劳动合同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在现实的劳动就业市场中,并非所有劳动关系都能依法建立,因而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普遍存在,因此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事实劳动关系的要件、范围及法律完善问题作一探讨。一事实劳动关系的要件虽然有关劳动立法屡屡出现“事实劳动关系”一词,但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却无定论。笔者认为,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存在从属性劳动的事实状态。其构成要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同内容合法。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进行劳动的事项是合法的。否则,应按无效劳动关系处理。第二,劳动行为已经发生。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将劳动力交由用人单位使用,进行劳动给付是劳动者的主要义务。在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给付行为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标志。由于在这种关系中,不存在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没有进行劳动,仅凭当事人一面之词是很难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而有书面劳动合同调整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需要履行劳...  相似文献   

18.
作为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合同法》,与过去《劳动法》中涉及劳动合同关系部分的内容相比,有若干新规定。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新规定,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通过人才市场求职、面试、考试(核)等过程,进入用人单位就业,而就业以后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什么?用人单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办?实际上,《劳动法》早就明确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确定了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的合法途径。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经劳动部门鉴证。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涉及有以下条款。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遵守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4小时。用人单位应保…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