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正>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当务之急就是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明确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本源,科技推广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推广能力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产业开发是科技创新的动力,市场开发是科技创新的生命,辐射带动是科技创新的目的,科技政策是科技创新的持续这一理念,选准创新重点、做好创新规划、明确创新思路、夯实创新基础。力争在农业重大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成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现代金融体系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收益.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特殊资产.  相似文献   

3.
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突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定性,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的重大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必将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全国科技系统要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把握理论要义,指导工作实践,开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财政金融的大力支持。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如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量不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因此,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财政金融资源向农业科技创新配置,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财政金融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在下一步农业工作部署中的重点内容.针对我国当下农业科技创新的状况,通过分析日本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提出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农业科技经济特性出发,可以发现农业科技具有三性——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性质,即农业科技享用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农业科技创新的非竞争性、高风险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科技要由政府来供给.首先,农业科技作为一种公共品,靠市场机制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即存在市场失灵;其次,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档案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是深化档案管理的必然。正在推进中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就是充分地开发现有档案的资源,加速档案应用机制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实践,且建立独具区域特色创新岗位体系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效果是正向的,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杂,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方向不一致。相对于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效率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合力不足、协作一般、推广不力、体制和政策不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农村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农村科技工作领导等有关对策进行研究,借此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具备应用的条件和可能性,我们应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通过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术农业产业大军;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开发重要高新技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作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开发和推广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云南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强化创新意识,推进云南农业科技现代化进程,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波特假说"论证了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的关系,认为环境规制有利于科技的创新且对科技创新的短期效应为负,而长期动态效应为正。运用安徽省的生产数据对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进行了验证,并与"波特假说"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原因。建立了一个滞后变量回归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和传导效果,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这和"波特假说"是一致的;但和波特假说不同的是,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短期效应为正,长期动态效应(滞后1、2、3期)也为正。从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不同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方面对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农业污染条件下,政府需要积极面对环境问题,主动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创新在云南省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热区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业发展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成了制约我省热区农业经济水平提升的瓶颈。当前,在科技创新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我省热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村司等相关司局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将于7月正式开赛,面向全球范围选拔农村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成长性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大赛启动的消息受到众多农业科技创业团队关注,为详细了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有关情况,《农经》记者专题采访了科技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国际地位偏低、关键技术被外国公司控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已多年未见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的重大成果,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多流于对国外相关科研活动的低水平、重复式的跟踪模仿,鲜见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半数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和绝大部分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均需依赖进口.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但三者之间作用机制复杂,各自对自身贡献率最大且短期内贡献率波动较大,而前二者对后者在长期内具有持续提升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效果是正向的,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杂,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方向不一致;相对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期效应,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业技术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西部现实状况和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特殊性,首先,确定政府应成为西部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其次,深入探讨了西部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认为西部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应是由复合动力推动的多元整合创新体系。最后,构建了三种西部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4,(1):15-17
<正>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具有悠久的科研历史,一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公益职能,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科技创新积淀深厚,成果辉煌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前身为四川省内江甘蔗试验场,始建于1936年,至今已有77年历史,1958年扩建为内江地区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2007年撤所建院。  相似文献   

20.
加强江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等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基础,也是江西农业发展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