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学习时要理解算理,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分数乘整数”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的第一课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是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为突破教学难点,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求5个10是多少,可以怎么算?  相似文献   

3.
一、分数乘法法则在《九章算术》的第一卷“方田章”中,有关于约分、通分、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的大小比较、求分数的平均数等分数运算法则的记载。“方田”是讲求田亩面积的计算方法,其中关于分数的乘法法则称为“乘分术”,是这样描述的:“乘分术日:母相乘为法,子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这里的“实”是指分子,“法”是指分母,  相似文献   

4.
<正>"分数乘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基本方法已经掌握,所以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及意义。为此,很多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常常会偏离教材的编排意图,只注重计算方法的讲解,而忽略算理的教学,导致学生虽然能学会计算两个分数相乘,却不知道其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5.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1)4/9×2=(2)10米的1/3是多少米?2.能力指向考查学生多元表征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并进行正确计算的能力。学生通过“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模型——计数单位不变,计数单位个数相乘。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应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有三个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一)”主要学习分数与乘数相乘可以表示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同时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分数乘法(二)”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三)”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有三个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一)"主要学习分数与乘数相乘可以表示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同时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分数乘法(二)"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三)"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例2、"练一练"及练习五第1~5题。教学目标:第一,使学生体会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第二,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等能力。第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方法、探究意识和优化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  相似文献   

10.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就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方法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有两种解题方法:(1)用这个数连续乘两个或三个分率;(2)先把各个分率按顺序相乘,  相似文献   

11.
<正>“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这个法则是怎么得出的?为什么“颠倒相乘”后能简化分数除法计算?为什么整数除法中直接除以除数,而到了分数除法中要乘它的倒数?倒数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学生及一线教师。下面我借助除法的意义、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逐层理解和分析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再从群论角度深入分析、探究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内在原理。一、从除法的意义角度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法的意义是理解除法算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例 1、例 2引导学生回忆并计算 ,将例题补充完整 ,例 3是应用已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时启发学生说出算法 ,想一想简便方法 ,放手让学生试算。通过做一做和练习 ,提高计算能力。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关键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 ,再进行计算。例 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 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例 6是分数和小数相乘时 ,可先化简再计算。教材最后说明根据题目的特点 ,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先安排两位数与11相乘,再安排两个"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相乘,让学生在研究这些乘法、发现积的规律的过程中,品尝数学探索的艰辛、严谨的作风和成功的喜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晓渊 《湖南教育》2000,(18):44-45
一、尝试练习,发现分数乘法法则师:(出示三道分数乘法题并板书成一横行:×=、×=、×=)我们会求两个分数的和与差,那么这三道题该如何做?  生:我们没学过。  师:没学过?不错,分数乘以分数是没学过,但我们就不能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吗?  生:哦!化成小数后再相乘,就是(生讲师板书):0.6×0.9=0.541.4×1.5=2.10.2×0.15=0.03×=×=×=  师:现在,你们观察一下,所得的积与两乘数有何关系?  (稍等一会儿后,老师又用态势语作了进一步的启发:先用手指指向积的分子,然后又指向两乘数的分子。)生:积的分子是两乘数的分…  相似文献   

15.
以上教学,教师希望学生能深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但事与愿违。引发我思考的是教师的最后一问:为什么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却不变?听课时我如同学生一样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我也只能作出和学生一样的解释。只能是这样吗?我们是否有另一个视角来拓宽分数乘整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般先出现方格图,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数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发认知冲突“数方格比较麻烦,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引发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还是邻边相乘”,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强化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提高口算能力入手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取得理想效果。一、基本训练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减法,特别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上。中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上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分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计算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主要运算知识。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正确建构知识体系,是数学老师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学习了"分数乘法"的知识后,知道了"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和分数相乘时,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不过,对于一些分数乘法计算题,同学们可以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变得简便。现在一起来看运用乘法分配律巧算的四道例题吧。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通过教学学生能正确地应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书写格式规范化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正确应用先约分然后再乘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具准备教材第37页图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答。(1)用乘法算式表示下面各题。4+4+4,,7的6倍是多少?______,5个12是多少?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