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传统手工艺具有转型为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势。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门类,厨具设计在演化中体现出了"用"与"美"的统一、人体工学的自觉运用、注重设计对象的成套化等设计特征,对发展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新的机遇。作为文化的传统基因,需要不断地传承和保护,"非遗"类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各地文化创新发展的潮流。立足于皖北美术类"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非遗"类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性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以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创意与产业三个要素,成功结合成"文化资本财"(cultural capital goods)。东势大茅埔客家庄的"东势客家美食生产合作社"之文化创意点子,就是合作社理事长刘桂心女士凝聚了庆东小区的客家妇女与外籍新娘的客家族群认同意识,结合了大埔腔客家文化、旅游与网络营销创意、改良的桂花美食产业等三个元素,将桂花妈妈的"桂花小铺"经营成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资本财"之文化创意产业机构。  相似文献   

4.
以科特勒教授的营销3.0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传播"与"营销"两大概念的联系,并经过论证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载体,做好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营销将是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一条新路。在此基础上,根据妈祖体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从定位、品牌、差异化三个方面对妈祖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产业中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并不尽人意。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培养创意思维,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等方面改革,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强、诚信、乐观的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产业中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并不尽人意。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培养创意思维,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等方面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也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强、诚信、乐观的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由市场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创意产业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领域。政策研究者和企业组织发现全球化和新技术使得文化创意成为一个推动经济发展和制造财富的"好生意",一些文化和媒介研究学者更是借题发挥提出了"去中心化"和"民主化的商业文化"等创意产业不同于传统文化生产的新特质。该文将在梳理创意产业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的基础上,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和文化生产价值链延伸的角度分析创意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明显,受关注的程度日益加深,基于传统文化的各种研究及时开展。闽台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厚,将创意产品品牌这一新兴事物的"新鲜活力"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机结合,满足当前消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闽台地区具有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系统、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形象设计"产业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热门方向,丰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支柱,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意发展的多元性。通过对比中韩两国对"形象设计"产业的不同理解,认识存在的差异,改变理念,在普及"形象设计"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文化创意型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已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课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影响该产业发展的因素、该产业的发展方法与发展模式、策略"等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认清该产业的内涵与属性。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该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方面综合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产业的新生性、垄断性、不稳定性、高增值性等特点,此外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还具有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准确定位、政策引导、跨越发展,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更需要深入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指导。为了直观地展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14年的文献记录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逐步突破了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框架,迅速进入了一个文献爆炸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步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分析转向与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结合。同时,结合这一知识谱系分析,对宁波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当代文化创意产业观念与文化政策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例,可以探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从"社区总体营造"向"城市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向。延此脉络,可进一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齐鲁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应积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实现从单纯依赖物质、地理、名胜、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向偏重精神资源开发、文化创意、高科技的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转变。目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正制约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文化自身的瓶颈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技术加大地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被人们普遍称为"朝阳产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再单纯依靠低附加值工业经济的增长,转向低投入、高回报、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上来。这样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生态产业的必然,中国各级政府应开拓发展思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各项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市场基础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市场基础进行分析,探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政府引导、文化创意企业聚集、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公共休闲空间5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型产业,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乳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通过对比分析鄱阳湖内部各地区和其与周边相邻经济区创意产业竞争力,可以对鄱阳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真正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区。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资源大国并不意味着是文化创意产业大国,而后者往往将前者的传统文化巧妙包装后反销往该国,取得经济上的巨大利润。英美日等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其文化创意产业也各有特色,但其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要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优化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加速科技进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类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真正满足企业,行业需求的创意人才却为数不多.文化创意领域人才奇缺,而该产业的领军人才则更是少之又少.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源大国并不意味着是文化创意产业大围,而后者往往将前者的传统文化巧妙包装后反销往该国,取得经济上的巨大利润。英美日等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都不堪相同,因此其文化创意产业也各有特色,但其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要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优化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加速科技进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和创意产业的理解过于狭隘,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创意类专业忽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漫创作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只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才能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意类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