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透社     
簡史 現代世界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本来是1851年有个名叫米利叶斯·路透的人在英国皇家交易所創办的一个商業新聞社。朱利叶斯·路透是法国哈瓦斯通訊社(現在法新社的前身)的工作人员。他是加入了英国籍的德国人。二十年前有一部电影名叫路透傅,曾描述过路透开办和經营路透社的情况。当时,这家通訊社只是一个供給商情的小公司,把股票  相似文献   

2.
美聯社     
历史的回顾美国紐約二十区洛克菲勒廣场五十号,是当代世界性通訊社之一美国联合社(Associated Press简称美联社)总社的社址。这家通訊社的前身,叫港口新聞联合社。 1848年的5月,紐約先驅报、信使詢問报、商务日报、論壇报、太陽报、快报等六家报館,为了联合搜集新聞,成立了一个新聞通訊組織,这就是港口新聞社。当时新聞社的工作人員,只有总編輯瓊斯(Alexander Jonen)和一个助手。新聞社采集的新聞,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現在已經是一个强有力的国內通訊社,它的成長和壯大是新华社建設世界性通訊社的一塊牢固的基石。新华社正在向世界性通訊社的目标前进,它所發布的国际新聞和它所拥有的国外記者網就成为这一事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通訊社,就必須拥有一个強有力的国外記者網,从世界各主要国家收集新聞,然后向全世界传播。新华社从1940年开始在国內發布国际新聞。最初規模很小,業务也簡單,每天选譯几条塔斯社或海通社等外国通訊社的消息,供“今日新聞”刊用。1941年,延安出版了“解放日报”,随后爆發了苏德战  相似文献   

4.
为报紙、广播电台服务,当然指的是为所有报紙、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电台)服务而言,因而决定我們通訊社每天要發布大量的共同性的新闻,讓报紙和电台在这些新聞中自由选擇他們所喜欢的和需要的东西,这是世界各国通訊社都是如此的,我們新华社过去这样做,今后还要这样做,这大概是可以完全加以肯定的了。不过,一个通訊社如果只發共同性的新聞,这也是与社会的現实需要不相符合的,因为各个报纸和电台对新聞的需要是不完全相同的。專業性报紙除需要共性新闻外,自然还有它專業上的需要;即使同是综  相似文献   

5.
二、亞洲阿富汗东方通訊社(Da Agence-Bakhtar)(Ba-khtar)。1939年成立。屬阿富汗政府新聞局。地址:喀布尔。缅甸緬甸新聞辛迪加(Burma Press Syndieate, Ltd.)(BPS)。1947年成立。它是若干家重要报纸的合作企業。地址:仰光。 錫蘭  相似文献   

6.
新聞事業是阶級斗爭的重要武器之一,因此任何一家报紙或通訊社都有着一定的立场,而它在新聞报道中也必然要坚持自己的立場,閘明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根据新闻的一般原則,新闻报道又必須具有客观性。这就是說,在新聞报道中,至少在最通常的报道形式即不署名的新聞中,报纸或通訊社沒有权利加进超乎客观事实之外的評論,否則就难以取得讀者的信赖。  相似文献   

7.
新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社于今年一、二月間举办了新聞講座,囑我讲美国新聞工作經驗,主要目的是供社内記者編輯了解西方新聞学的經驗,同时作批判的吸收。为适合通訊社的需要,講的内容限于新聞和特写,講题共十五个。“新聞業务”编辑室要我将講座内容整理出来分期發表,供我国新聞工作者参考,欢迎討論指正。  相似文献   

8.
报纸上除了新聞以外,还有評論、通訊、杂文、讀者来信等等。評論、通訊、杂文标題的写法,和新聞标题的写法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在于評論、通訊、杂文标题的写作,和新闻标題的写作一样,首先要从政治出发,以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为指导思想来考虑命題,才能写出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風格的标题。其次,評論、通訊、杂文的标题和新聞标題一样,要求从內容出发,并且要求写得明确、精练、生动、通俗,既要有高度的思想性,又要能吸引读者,这样的标題才能受到讀者的欢迎。 評論、通訊、杂文的标題,也有不同于新聞标題的地方,它們的不同表現在: (1)新聞标題要求以事实为根据来命題,  相似文献   

9.
怎么办?新华社面临着目前新聞稿件出路的严重問題时,該怎么办? 办报!我没有意見。不办报,更是理所当然。一个通訊社有它自己特有的任务,不必要以办报作为副業。我想提出的是在“办报”和“不办报”的争论范畴以外的問題——新华社業务的發展規律問題。我認为,新华社总社早就应該設立一个机構。專門研究新聞業务、新聞学理論、通訊社業务的發展规律等問題,以作为督促、啟發、推进新华社业务的核心。我們不能在每次遇到“稿件出路的危机”或“稿件質量的重症”时,才来个“病急乱投医”。这种  相似文献   

10.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聞必須真实,对这一点,我們新聞工作者是誰都承认的。但是在实践中,有时候还做得不是那样令人满意。例如在一部分通訊員和个別記者的来稿中,特別是写人物的通訊、特写中,就仍然可以发現情节上失实和分寸上夸大的現象。而有的同志竟认为这是可以允許的。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新聞真实性的标准是什么?能不能在事实的基础上对細节有某些“合理的想像”?怎样理解在通訊、特写中运用文艺技巧和文学語言?新聞报道中的典型能不能比实际事物写得更高,更理想? 下面就这些問題談談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主义建設,要求新聞記者运用簡短有力的新聞形式,报道各种工作經驗,以便把一些先进生产者、工作者和先进單位的创造,变成全民的財富,推动我们的建設事業前进。我們每天从新华社的电訊中,从各个报紙的版面上,都可以看到記者从各个建設战线上發出的报道先进經驗的新聞通訊。报道先进經驗,这几乎是我国每一个新聞記者必备的本領。但是,学会进行这項报道却并不是容易的。我們曾有很多报道先进經驗的新聞通訊,写得枯燥冗長,堆滿了技术名詞,內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这就容易减少人們接受这些先进經驗的兴趣,降低了推广这些先进經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长江日报在8月19日,邀請部分通訊員座談了建国十年来通訊工作的收获和体会。在座談会上,大家談到了解放前后的政治变化和两个时代两种报紙所代表的不同阶級利益,感触最深。在座谈会上,大家又谈到了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是做好通訊工作的保证。他們认識到,每个通訊員必須坚持政治挂帅,进行两种思想的斗爭,克服个人主义思想,才能真正做一个无产阶級的新聞哨兵。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六年,捷克斯洛伐克新聞科学研究所“奥尔皮斯”出版社出版了阿別·察佩克的新作——美国的报纸,这本書描写了某些典型的英国报紙的出版方式。“美国的报紙”一書的作者阿別·察佩克是一位美国新聞工作者,现在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他很清楚美国资产阶级报刊的內幕,以及它們是怎样愚弄讀者,用各种手段榨取巨额利潤。本文介轺了“美国的报纸”,一書的梗概,它对我們了解美国资产阶級新聞报刊和通訊社的资本主义性质及其本质,提供了一些材料,現譯出發表在这里,供同志們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民通訊社     
1926年12月,党领导下的湖南省农民协会在長沙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大会决議在省农民协会宣傳部的领导下設立一个通讯社,定名为“农民通訊社”。“命令各級农民协会按时將重要农运消息向通讯社投稿,再由通訊社审查發表。”并規定通訊社成立后“各级农协会員不得自由报道农运上的通訊致發生政策上的錯誤”(“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一、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苏联苏联通訊社簡称为塔斯社(TACC)。1925年成立。它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俄罗斯通訊社。总社地址:莫斯科。波蘭  相似文献   

16.
通訊社的消息应该象语言一样为社会普遍服务。通讯社不能象报紙一样是“服务于社会的統治阶級或社会集团进行反对它的敌人的斗爭的武器。” (见吳冷西在中共中央高級党校新聞班讲課的講授提纲)因为通讯社是消息总匯。消息是客观发生的与人类有关系、为社会所注意的新事情。正象语言是人类交际  相似文献   

17.
人民的新聞报道是重视客观和立场问题的。就是說,我們的新聞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同时又是有立场的。这是每个人民的記者必須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則。所有我們党领导的人民的报紙和通訊社,由于它們坚持發布这样的新闻,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阐明它的發展规律,指出它的發展方向,引导人們不息地前进,始終是站在無产阶級和广大人民的立  相似文献   

18.
从五月底开始,合众社从世界所有的报紙上消失了。接着出現了一个新的名称:合众国际社。看来,一个美国通訊社改个名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其实这說明了許多問題。最近,美国新聞界和实业界經常談到美国赫斯特报系的財政困难。有些人甚至預言了这个美国报界无冕之王“帝国”的沒落。大家知道,国际新聞社是赫斯特报系的商业性企业之一,就其作用来說,它在美国“报紙工业”当中仅次于美联社和合众社而居第三位。从某些时候以來,赫斯特报系的訂戶和顧主减少了,而亏損增加了。这对任何人都已經不是秘密了。事实邏輯暗示,国际新聞社应当向一个更加强大的竞爭者投降。不久之后获悉,合众社准备受降,因为它感到这样在它同主要竞爭者——美联社的竞爭中可以大大加强自己的陣地。对合众社如此快乐,而对国际新聞社如此凄凉的一天終于到来。5月24日,發出了关于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新聞?     
最近我给北大新聞專業的同学們講了几次課,下面是經过压縮后的第一講的内容——作者要当一个新聞記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要弄明白什么叫新聞也極不容易。要采写什么样的新聞都能胜任,要能独立完成采訪任务,而且要报道得好,要能辨别什么場合該写新聞,什么地方应加背景材料,什么样的新闻署名,什么时候又該写通訊,这就需要一个作新闻記者的人經常深入鑽研和积累經驗。大夫从来不是一开始行医就診治难症或者动大手术的。一定要打算花上几年功夫来获取一般知識,提高政治水平,培养新聞写作能力和新聞嗅觉。  相似文献   

20.
在紀念新华通訊社誕生二十周年的时候,新华社的同志要我写一篇关于新华通訊社初创时期的历史情况的文章,我自然無法推托,也不应推托,因为我是参加过新华通訊社组建工作的,而且也可以说是主要的一个人(向仲华同志当时是新华社社長——编者)。但事过多年,有許多事情已非記忆所及,加之我的文字修养和業务知識有限,实在难以滿足新华通訊社同志們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