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对反腐败性质的精辟论断。首先,反对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消除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外,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蜕变,其结果必然导致政权丧失。因此,反对腐败是一场严重政治斗争。面向新世纪,我们必须明确认识,以便痛下决心,严惩腐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反对腐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在自身建设方面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贪污与反贪污,腐败与反腐败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有效地铲除贪污腐败,根治其顽症,这是摆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严峻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如何反贪惩腐,我们有历史的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着力于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并举,从根本上解决“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问题,是彻底根除腐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同时也是面临反腐败斗争的关键和困难时期。能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加速经济的发展,又保持党的先进性,反腐倡廉当属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抓好这一工作,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下面就此谈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就产生了腐败现象,随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反腐败斗争。当今世界,腐败与反腐败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蔓延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警觉和重视。早在1980年,陈云就发出了振聋发馈的警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陈云文选》第3卷,第273页)。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都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反腐败斗争的性质及重要性做了深刻的阐述:“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  相似文献   

7.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腐败现象武汉大学李斌雄打倒“官倒”,反对“腐败”曾经是引发高校学生参与89年政治动乱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党和国家目前开展反腐败斗争中,正确引导学生从深层次,全面认识权力腐败现象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力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初在视察南方时多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告诫全党:“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谈到反腐败的对策时又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是反腐败工作从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迈进的重要标志,表明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使反腐败斗争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反对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即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狠抓腐败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的查处,严厉打击腐败行为。惩办腐败分子,有力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另一方面要切实认真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建设和民主监督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和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和扩展。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精神,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于12月19日组织委厅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前往昆明市海埂会堂参观学习云南省“以案说法·反腐倡廉”大型巡回展。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自我革命的自警和自觉反对腐败,建成了廉洁政治新局面,开启了党对腐败治理理论的初步探索,基本形成了以党严惩自身腐败为先导、清廉政府建设为基础、反腐败法规制度为依据、思想教育和严厉惩治干部腐败为手段、民主监督为保障的整体化推进状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应当充分重视这些历史经验,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和政治自觉;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强化政治监督,构建全面有效的监督体制机制;坚持惩罚和教育相结合,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2.
提倡廉政,反对腐败,是历代政治家所十分关心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有系统而完整的思想,唐太宗是超过前人的。唐太宗由东征西讨的将军而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很快转变观念,抛开战争年代的经验,千方百计地寻求治国之道,力图把从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国家推向太平盛世,提倡廉政,反对腐败,就是他全部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腐败可导致丧身亡国 唐太宗很善于从历史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从很多事例中得出结论,政治上的腐败,轻则身败名裂,重则亡国丧身。他举北齐后主的例子说:“齐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他认为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反对腐败和怎样反对腐败,是加强党风政建设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强化党内监督机制,是深入持久地反腐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坚决反对和遏制权力腐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为实现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反对人治,反对腐败,反对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也反对“以党治国”的思想观念,强调依法建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笔者认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一、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  相似文献   

17.
遏制“权钱交易”的对策思考何明(赣南师院纪委书记)十五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权钱交易”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人们深恶痛绝。能否根治这一社会毒瘤,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现...  相似文献   

18.
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权力腐败有政治、经济、主观生理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遏制权力腐败 ,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党组织内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反对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本文力图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考察我国目前存在的腐败现象,揭示其产生的根源,为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廉政思想科学地揭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必须反对腐败”和“怎样反对腐败”的问题。它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为了把反腐倡廉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还需建立健全邓小平廉政思想的贯彻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