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典诗歌的鉴赏评价是近年高考考查热点,考生往往因为缺少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而茫然不知所措。笔者根据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认为考生应具备以下诗歌鉴赏知识,方可事半功倍。一、意象、意境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是诗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这种能诱发读者想像和思考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情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李白没有直说“我想家了”,而是借着月这个客观之象来表达他思乡的主观…  相似文献   

2.
如何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读诗应在审美情趣上下功夫,去感受它的音律美,体会其浓郁的感情,去捕捉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所谓意境,指作品中的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意境美可以从意象组合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意义等方面去探寻思路。  相似文献   

3.
命题趋势一、形象2006年高考中有8套试卷明确考查了“鉴赏形象”这个考点,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意象和意境的鉴赏上。1.意象。对意象的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出范围寻找相应意象,如2006年广东卷“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一是探究意象蕴涵的思想感情,如2006年湖北卷对“水”的寓意的考查。2.意境。对意境的考查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描绘意境,如2006年天津卷要求描绘“无数铃声遥过碛”一句所表现的边塞景象;二是鉴赏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如四川卷考查“竹窗斜漏补衣灯”的画面所蕴涵的感情。二、语言2006年高考中有9套试卷考…  相似文献   

4.
【知识储备】《秋天》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接触到的第三首新诗。和前两首相比,这一首,更加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渲染。1.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即为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这首诗中没有社会性意象,选取的多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意象:露珠、幽谷、稻香、冷雾、芦篷、笛声等,又配以动态的伐木、挥镰、撒网等,营造了一个典型的秋的意境。2.诗贵有“意境”之美。意境,是文艺…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鉴赏,重点是要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感情.诗歌鉴赏中,要以意象的分析为核心,以领悟诗心的幽情壮志为主线,以意境和风格的鉴赏为旨归.这可以分四个步骤,逐步深入,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是作者主观感情的载体,也是主体心灵的创造性产物。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连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便是意象的组合,所以它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特指古代诗词)。因为诗歌鉴赏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审美情趣的需要。正确理解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准确分析艺术手法,才能更好地深入诗的意境;深入品味诗歌语言,才能饶有兴味地去欣赏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鉴赏,重点是要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感情。诗歌鉴赏中,要以意象的分析为核心,以领悟诗心的幽情壮志为主线,以意境和风格的鉴赏为旨归。这可以分四个步骤,逐步深入,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陆建平 《现代语文》2005,(11):42-43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反复揣摩、体味,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分析意象之间的关系,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意境的关键。一、把握意象的“小”和“大”分析诗歌切忌空泛,要抓住其中“小”的典型细节,体会整体的形象和感情,即“大”的意义。例如:杜甫《北征》诗中,描写“小儿女”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运用这个细节来表现杜甫家人艰难的生活,就很有力。破衣服补上这块颠三倒四的绸子补丁,说明其家人穷得连一块合适的补丁也没有,在“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  相似文献   

10.
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欣赏诗人创造的意境,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透过意象的外在而去寻找作者所寄寓其中的内质,这样也许就能较好地深入诗歌与作者之中,较高水平地鉴赏到诗歌的真魂.  相似文献   

11.
正各省市中考诗歌鉴赏题一般占4~6分,下面针对几种常见题型,总结归纳一般的答题技巧,以帮助考生轻松而高效地复习,备战中考。一、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一)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整首诗的感情【解题指津】1.从标题入手。如杜甫《春夜喜雨》由标题可知全诗的感情基调——喜悦。2.从意象入手。诗歌中情感的表达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创造。所谓意象,就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事物。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1.掌握并理解意象的概念。2.利用意象来鉴赏古典诗词。【教学重难点】1.意象的内涵。2.意象与情感语言的联系。3.意象、意境、感情的联系。【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音画素材: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之一——意象的解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多,同时鉴赏诗的方法也多,但为什么选择意象来学习呢?因为在中国众多的诗歌类型中,写景抒情诗占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词鉴赏应该包括鉴赏和评论两个方面。要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和基本概念。一、明确诗歌的“诗眼“”意象”“意境”古人作诗词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即为“诗眼”。如:“悠然见南山”的“  相似文献   

14.
【鉴赏指导】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争奇斗艳的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总之,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二、意境的常见类型举例  相似文献   

15.
让意境再现     
诗歌与小说、散文不同,小说、散文是通过客观描写来表现主题,而诗歌却把饱满的感情作为自己的生命,并以它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小学课文选编的古诗,绝大多数是山水诗。山水诗不是山水照相,山水画也不是植物标本和自然地理的图解,它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对客观景物作主观的、能动的表现。因此,一首山水诗反映的是作者的意趣、情志,甚至是思想的倾向性,而诗的感情又往往凭借景物抒发出来。所以,教古诗“明中心”的基本任务,就是再现诗的意境。“意境”“,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鉴赏要培养欣赏的情趣,把握住意象反映的情感,体会意境的主旨和获得审美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诗题,了解诗人风格,感知意象等等方式,帮助他们真正地去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余萍 《学语文》2004,(1):27-28
2002年秋考全国卷中,古代诗歌鉴赏由以前的客观性选择题变为主观性试题,2003年春考、秋考继续沿用这种题型,本文拟就古典诗歌鉴赏,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作为新一届考生备考的参考。一、古代诗歌形象和思想内容的鉴赏形象即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思想内容是作者在诗作中所抒发的思想情感,而意象与思想情感相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诗歌的意境。因此,要准确把握一首诗,要“披文以入情”、“披文以入境”,即要在疏通诗句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描写了什么意象,抒发什么情感,意象和情感又是怎样合为一体的。如马致远的《…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边塞诗作中 ,诗人们常常使用“月”与“乐”这两种具有声色因素的意象 ,并借以表现征人的生活和感情。这两种意象直接诉之于读者的视听感觉 ,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又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进而使边塞诗呈现出有别于阳刚的一种婉曲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鉴赏固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比较注重赏析思路的培养,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时,首先要找到赏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只有读懂了意象的含义、意境的氛围,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而古典诗歌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意象和意境,只有打开意象和意境的大门,才能披文入情,开始鉴赏。所以笔者认为初步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理解意象和意境。一、明确意象和意境的概念一首诗歌的含义都是借助一个个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的。只有驾驭了意象,才能把握诗…  相似文献   

20.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