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类型化电台,又称格式化电台、专业台、专业频率。与它相对的是栏目化电台,一般称其为综合性频率。通俗而言,听众对类型化电台的频率内容定位和品牌有明确的认知,收听无须节目表,可在需要时随时开机收听所需内容。而栏目化的综合性频率,则需要依照节目表收听,其播出的内容并非为特定听众所需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电台都已经开通了手机短信接收平台,听众可以一边收听广播,一边通过短信与电台主持人沟通,实时发表意见以及评论,投票或表达自己的收听需求。电台的主持人则可以在短信平台上看到听众发送的短信,即时选择或调整合适内容在节目中播出。它的优势体现在与广播的结合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的速度更快,节目内容更丰富。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相比,短信在效率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点对点,随时随地,没有空间、时间、数量的限制,是对操作人力的最大解放。听众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成为广播节目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在广播…  相似文献   

3.
听众参与新闻节目的有效途径──南通电台开辟“听众说新闻”栏目的探索与思考陆云涛新闻节目要不要引导听众参与?如何引导听众参与?这是广播界长期以来一个有争议和值得探讨的话题。随着1987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改革经验的传播,主持人大板块直播和热线电话在全国广...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一批经济电台在各省蓬勃兴起.她那大板块构架、全时段直播、开通热线、听众参与的传播方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很快赢得广泛听众.经济电台作为广播界的一支新军,已在广播传播方式改革上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史利 《新闻与写作》2004,(11):42-43
国际广播自诞生以来近一个世纪,作为国家重要外交辅助手段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集中表现在对听众的争夺上。因为听众是一个电台的综合实力和指标的反映。因此,各国际广播电台,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对外媒体,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听众,昼夜不停地在太空中展开了一场争夺人心的“电波战”。  相似文献   

6.
广皤播音是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直接进行传播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广播传播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电台与听众联系纽带的广播播音,便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侯迎忠 《视听界》2008,(4):74-76
数字化使得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和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变化。带给广播媒介全新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通过对长沙地区听众的实证调查发现,受众接触广播及与电台交流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与数字化的新特点。广播媒体听众比例下降,目标听众定位存在偏差。节目内容与服务方式改变缓慢。为此。广播媒体必须由单向传播向双向甚至多向传播转变。节目内容制作上从专业化向类型化转变。积极培育听众在数字化背景下收听广播的新习惯与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听众信箱》的听众,冒昧地闯进电台的工作室,想见见节目主持人蔚兰。电台的一位负责同志随手给我两叠听众来信说,要采访蔚兰,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最早的广播谈话节目出现在1921年,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电台播出的,谈话内容是为农村听众讲农场的经营。那时的广播谈话主要采取一人宣讲的方式,比较枯燥乏味,再配上一本正经的内容和数量极其有限的听众,其传播效果可想而知。但在当时,能够从一个神秘的“话匣子”里听到遥远处传来的声音,这本身就是一项快乐体验,听到的是什么倒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侯蔚 《记者摇篮》2007,(9):33-34
随着社会和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个大众化的传播渠道,比如一个综合性的电视频道、一家包罗万象的报刊、一个播出各种内容的电台频率,已经很难取悦所有的受众。  相似文献   

11.
电台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电台了解到第一手的社会资讯,这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很多新媒体开始不断走进大众视野,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台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台的改革和发展,就需要电台的编辑记者提升创新能力,最终提升电台的影响力。本文将就电台编辑记者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13.
如果将一个城市视为一个人的躯体,那么,电台便是一个城市的喉舌。它发出的声音,无疑便是这个城市外在与内在运动节奏的显示。与时代的步履节奏相吻合首先表现在城市电台必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信息,最迅速最及时地传播给听众。第二表现在城市电台必须在时代大潮中扮演一个前锋的角色,抓住正在变化和发展的时代的动向和趋势,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时代的热潮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把握经济发展的动态和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时代的节奏。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借2005年“超级女生”引发的飙歌热潮,我省一家省级电台在2005年末推出了一档以热线飙歌为内容的互动娱乐节目。该节目形式十分简单,听众只需拨打热线电话,在节目中跟着伴奏带唱歌即可。这档简单的广播娱乐节目一经推出,就在全省中学生听众中引起较大反响,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远远超出节目制作者的预期。本文以该节目作为案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探讨受众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广播节目创新提供一个来自受众角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什么,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音响和传播速度快,但在实践中,广播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一,新闻节目中音响少。在大部分电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带响的录音报道所占的比例很少,甚至有的电台在连续几天的新闻中一个带响的报道也没有,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缺乏活跃的因素,试想这样的新闻怎么会吸引听众?。其二,新闻不快。电台在与报纸和电视竞争中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传播快,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张跃 《声屏世界》2003,(11):34-34
主持人直播形式在一些地方电台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广播的活力,消除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感,广播在听众心中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在听众欣喜地拨打热线参与节目时,广播剧却不知不觉地在许多电台销声匿迹了。笔者以为,作为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该被一些地方台淡化。回顾广播文艺史,可以看到广播剧在传播真理、弘扬正义、普及科技、娱乐听众等诸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早期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广播剧创作高峰期,中央台录制的《四渡赤水》《便衣警察》《普通…  相似文献   

17.
王涛 《中国广播》2013,(4):9-12
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具有特殊意义,也是考验媒体策划能力的关键考题。作为国家电台专业财经频率,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立足平台优势,策划了特别访谈节目《企业家说》。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中的知名企业家,以直播对话的方式,与全国听众沟通交流,探索中国经济转型之路。在策划的内容上突出了时空、人物、落点"三要素",在策划形式上则将国家电台的宣传特点,与当下的热点问题、重要趋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城市电台来说,要吸引听众.就必须在做好“三贴近”这篇文章上下功夫。城市电台作为基层的新闻媒体.在与听众的贴近性上具有时空上的天然优势.而要真正发挥这种优势.笔者认为应根据听众的需要,着力在为听众服务上下功夫,要用扎扎实实的服务来体现贴近性。  相似文献   

19.
王琳琳 《视听界》2011,(1):108-108
目前,针对老年听众的专业频率极度稀缺。老年节目散见于各地电台的综合性板块中,老年听众混杂在经济、新闻、音乐、健康、戏剧、戏曲等频率。由于数量有限,容量不足,老年广播节目还处在大而全的初级阶段,无法精耕细作,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武彬 《视听纵横》2000,(6):33-34
对于广播电台来说,宣传带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通过宣传带,听众可以了解到一个电台的形象、定位、风格是怎样的,甚至由于宣传带制作精良、听众会喜欢上一家电台。随着电台与电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台自身形象宣传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