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迁移"悦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什么书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书,偏偏喜欢‘奥特曼'?"孩子也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我们先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听故事"莫属了.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利用"故事迁移"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听老师讲故事,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当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当然,仅靠老师讲、学生听还是远远不够的,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  相似文献   

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这片广阔的田野里学会精耕细作、收获更多呢?这里,我就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此,我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确实很重要。笔者于2013年9月开始选择了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丰富的阅读形式,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采用了"听书会"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用别具一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些感受,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源泉。如果能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而不是一项任务。那么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各种知识和体验。阅读不仅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语文课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脱离"阅读贫困"的尴尬状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得以进行的前提,课外阅读的关键是学生乐于读。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引领学生推开阅读之门。一、通过故事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学生爱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可以从听故事开始。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受到感染。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法。比如,我常把一本书  相似文献   

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就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  相似文献   

10.
石艳 《考试周刊》2015,(2):86-87
语言学家常说"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这句话揭示了语言学习最重要的规律:足够的输入是输出的先决条件。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指导学生精选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速度等方面,阐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读中有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要晓之以理。在每次开展课外阅  相似文献   

12.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真本领。"从语文学科性质来看,读的能力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语文素养。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每周专辟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来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把课堂中文本阅读的经验应用到课外阅读上来,从而培养阅读能力。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对高中生  相似文献   

1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想:他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课本阅读,同时也包括课外阅读。有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将决定一个人获取智慧的能力,有没有课外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课外阅读的兴趣应该从小培养,从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书面阅读能力差,再加上自控能力相对低下,贪玩好动,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他们爱看电视、爱玩电脑、爱打游戏,就是不爱课外阅读,无法达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鉴于此,教师应立足于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用不同的形式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听书,以听促读,亦听亦读,进而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愉快地走进阅读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读物的兴趣,配合课堂阅读教学,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帮助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高尚情操。一、激发读书兴趣一年级学生最爱听故事,我们利用放幻灯,配乐讲故事的办法,让学生看、听、说、记。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看,了解故事内容。第二步听,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还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8.
陈冬英 《黑河教育》2014,(12):29-29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一、让学生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  相似文献   

19.
李冉冉 《海南教育》2013,(10):56-56
<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心理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一、师生同读,做孩子读书的引路人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童谣、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个个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范围广,学生阅读能力弱,需要科学理性指导课外阅读。本文拟从阅读与生活"融合"、课内与课外"联合"、精读与略读"结合"、反馈与评价"应合"等几方面进行探索,充分激发阅读兴趣,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让学生快乐阅读,轻松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