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应急救助需求的模型化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地震发生后对灾区的支援和救助是减轻灾民痛苦的重要措施,但人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了解灾区的真实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度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下属的《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子网提供的大量地震资料的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可以定量化快速确定地震区可能的久远需求的一系列关系式。通过在闽难防震减灾示范去的实际应用,正式这种根据地震初期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快速得出的 灾区救援需求框架,可以有效地提示救灾人员进行科学调度,缩短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的集中时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海英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227-233
提出一种动态的救济需求的管理模式,采用数据融合、模糊聚类和TOPSIS技术,以解决在大型自然灾害关键救援时期由于灾区救济需求信息混乱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救援物资救灾队伍分配问题。该模型可以更新受灾地区内随时间推移被困人员的数量以通过数据融合数据近似估算出随时间推移的救济需求。  相似文献   

3.
2015年"4·25"尼泊尔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以国内最快速度到达灾区展开医疗救援,共诊疗地震伤员2500例,收入住院224例,共进行手术23台,取得地震伤员"零"死亡的良好效果,在救援工作中体现出了反应迅速性、高原适应性、语言互通性、救援配置科学性、救援序贯阶段性、援藏救灾的持续性等优势,为未来高海拔地区灾害医疗救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莉芳  刘牧洋 《学会》2008,(5):9-12
<正>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各类NGO组织、广大志愿者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灾区救援。从抗灾前线到救灾大后方,本报记者数路采访战斗在灾区第一线的NGO和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后,很多行业都加强了地震救援队伍的建设,队伍规模、装备都得到扩充。在配备的救援装备中,快速选择合适的救援装备对提高救援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总结多年装备管理、地震现场救援以及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的经验,结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扩编工作,对地震救援队装备的分类编码进行研究。制定救援装备分类编码方法,进行模块化,使用标签标识救援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救援装备的集成效率,加快地震救援队出动速度,同时在现场可以实现救援装备的快速查找,提高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6.
陈磊 《今日科苑》2013,(12):48-50
在这次四川芦山地震的救援现场,活跃着能"上天入地"的群体——他们有的长着"千里眼",能随时起落,定点追踪,俯瞰大地;有的能迅速变形,进入危险地区,排查险情;有的拥有灵活双臂,运转自如,清理现场……这些在地震灾区"初显身手"的,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救援救灾机器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9-440
由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联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取得阶段性成果.5月12日40kg级旋翼飞行机器人赴北京参加了废墟搜救实战演习。此次演习在国家地震救援紧急训练基地内进行。旋翼飞行机器人在指挥部下达快速响应与废墟搜索使命后,成功完成自主起飞、空中悬停、航迹点跟踪飞行、超低空信息获取、自主降落等科目,实现了对地震废墟区域的快速信息获取与实时影像回传。该项目旨在为我国地震救灾提供智能化高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震的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点,应用GIS定位系统对灾区物资需求点和配送中心进行定位。以时间最快为目标,建立最短路模型解决应急物流的运输与指派问题。应用WinQSB软件操作,得出应急物流配送中心运输与配送救援方案,通过举例对此模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华夏星火》2008,(5):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乘专机再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和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重返四川地震灾区期间,总理的句句话语无不感动和震撼着每一位在场人员。  相似文献   

10.
应急地震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孕震过程很难进行直接观测,人类对孕震过程及地震破裂起始过程了解尚少,地震的短临预报在短期难以取得突破。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采取的对策是,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深化地震快速应急研究。应急地震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确定地震的位置及强度,利用现代通信的快速性,在破坏性地震波(主要是地震面波)达到之前几到几十秒的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一些人员财产损失,形成地震预警系统。应急地震学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地震灾害的快速估计,即利用国家及全球的地震波形信息,结合地震灾区的强地面震动记录,快速确定地震的起始、终止时间、地点及能量释放的具体过程,结合当地地质结构信息,从而估计各地区可能的受灾程度,为合理分配救灾资源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进一步加密我国地震台网的基础上,在东部平原大都市地区我国应可实现强震(6.5级以上)发生后20秒内快速确定震中及震级,实现地震极早期预警。同时可在几小时内确定地震能量释放过程,形成地面震动理论评估图(shakemap),按照灾情程度合理分配救灾资源,提高救灾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选取了1630年一来的101个中国大陆地区造成人员死亡的地震震例,选取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震中烈度、震中人口密度和地震所在地区作为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建立输入层神经元,地震死亡人数作为输出层神经元,利用BP神经网络为平台,建立了地震死亡人数快速评估模型,结果标明:(1)神经网络模型快速评估的地震死亡人数更接近真实情况,评估结果更精确;(2)地震前的准确预报措施可以显著的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事实证明神经网络地震死亡人数快速评估模型可以应用到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为政府决策和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3,(6):44-45
在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的四川芦山地震现场,活跃着多支救灾队伍。除了公众熟知的子弟兵、医疗、志愿者等队伍外,还有数支特殊的队伍———科技救灾队伍,比如,"小龙虾"、"蛇眼"、医疗方舱、旋翼飞行机器人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科技力量的加盟,让传统救灾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芦山地震发生后不久,江苏八达重工加急准备,将双动力智能型双臂手救援工程机器人运送灾区。这个长着"长手臂、大钳子"的家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龙虾"。小龙虾看上去笨重却有着一颗聪明的"头脑",原本配备在小型机器人上的电业指令控地震现场的高科技仪器  相似文献   

13.
灾后心理救援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使受波及省市的人们陷入焦虑恐慌的巨大心理压力之中。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救灾过程中,心理救援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便旨在讨论如何理性的实施心理救援,使心理救援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救灾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发展领域,其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中的一个分支,具备了危险作业机器人的所有特点。其往往具备多功能作用,可以在救灾现场自由行驶、传递信号,并能自动向幸存者提供食品物资,减少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伤亡,为救灾工作做出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救灾机器人被越来越广泛地投入到救灾活动中。基于此,本文将全面介绍救灾机器人,并总结出其在救灾活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极端自然灾害易导致交通基础设施中断,因此及时、有效地修复受损路网对灾区救援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实际救援需求,研究道路修复、应急物资选址与配送的集成优化问题。首先,以最小化总匮乏成本和总救援成本为目标,构建考虑道路修复、应急物资选址与配送的双目标优化模型。然后,设计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进行求解,并设计初始解生成策略、基于聚类轮廓系数的不动点策略以及变邻域局部搜索策略对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利用汶川地震案例和随机算例,验证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矿用应急救援装备车的功能和系统组成,包括车载紧急救援移动站、车载紧急救援提升系统、辅助设施等。矿用应急救援装备车通过井下避难硐室的专用钻孔与硐室对接,可以实现对避难硐室的压风、电力、水或流食的供给和通过地面逃生钻孔快速提升被困人员,显著提高了应急救援效率,对及时开展救援行动,快速提升避难硐室内遇险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丽娟 《科教文汇》2014,(4):193-193,195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0,(11):32-32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日前开发出一种能够在战区和灾区进行生命救援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无人驾驶飞机规划与核对任务,对军队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人员亲自在战区或者恐怖活动地区执行监视任务的需求变得更少。该系统还可以用于搜救服务,以及在工业灾难之后追踪有毒云体。  相似文献   

20.
正为延长北斗救生终端在越野探险、抗震救灾等紧急救援场合下的单次使用时间,提出了从终端的电源管理、处理器工作模式,接口电路设计等软硬件方面降低功耗的方法。工程实践验证,一节1200毫安时的干电池可供终端连续工作84小时,超过黄金救援时间要求,不需要用户更换电池维护,可待机3年以上。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提供120个汉字的通信服务,利用北斗系统构建的搜救营救体系已在地震救灾、海上渔业、船舶运输、铁路运输等特定区域环境中得到应用。北斗救生终端作为遇险人员携带的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