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关于"和"对于"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的介词。本文基于前人相关研究,对"关于"和"对于"进行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语义上,两者都可以引进受事,"对于"引进的是对象,"关于"引进的是范围;在语法上,两者的介引成分都可为体词性成分,但两者的介引成分是谓词性成分时用法不同,句法结构与功能以及句法位置也不同;在语用上,两者都具有话语标记和篇章衔接的功能,但"对于"侧重管界,"关于"侧重提示。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总算""终于"和时间副词"到底"在语义上具有共同特征,都能表示经过较长过程后出现了某种结果,但是三者在具体用法上存在着一定差别。语义方面,"总算"后的命题一般是说话人预期的结果,"终于"和"到底"后的命题既可表说话人希望发生的结果,也可表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结果;"总算"和"终于"侧重于强调事件的时间性,"到底"既强调事件的时间性,也能强调事件过程的曲折性。句法方面,探讨了三者在句子中的位置分布,阐述了它们述谓性、主观性的特点。语用方面,分析了各自的评价功能和凸显焦点功能。  相似文献   

3.
"的确""实在"是近义语气副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存在差异。句法环境上,"的确"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可以灵活位移,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而"实在"不可;二者都可以出现在转折复句中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语义背景上,二者出现的语义背景并不完全相同。语气上,"的确"侧重于[确认],"实在"侧重于[强调],此外"的确"还可以表示委婉语气,"实在"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  相似文献   

4.
"何苦"与"何必"两个语气副词同是由反诘类语气副词"何"演化而来,由于"何"类反诘语气副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何苦"与"何必"作为两个单独的个体逐步完成了词汇化的过程。受两词历史同源性的影响,它们在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语义上,"何必"强调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某事不值得做,劝说意味较强;而"何苦"侧重于说话人对做某事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惋惜。句法功能上,"何必"与"何苦"属于反诘类语气副词,具有"唯状性",常作状语修饰谓语,而在极少数情况下作宾语。句法位置上,两者位于句首、句中的情况较多,而位于句末的情况多出现于口语和剧本中。在时体上,"何苦"多强调对已然性事件的惋惜,而"何必"多是对未然性事件的劝阻。"何必"与"何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但由于语义与时体的限制,两者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一般不能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5.
专用动量词"通"和"气"计量动作的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性表现在两者句法选择存在相似性,句法功能具有一致性,以及两者语义特征﹑感情色彩存有相近性。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句法分布﹑语义以及色彩上。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来看,"一通"和"一气"在现代汉语的使用过程中都出现了词汇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一定范围内穷尽性地抽取了包含"正好"和"恰好"的语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正好"和"恰好"两个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认为: "正好"与"恰好"都可以体现出一种时间义, "正好"倾向于表示时间点上的契合, "恰好"更侧重表时间段的契合.  相似文献   

7.
"希望"和"盼望"都可以表示期待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但有时"盼望"不能替代"希望"。为了探求其中的规律,本文从"辨析相异语素、分析语境适用和分析语体适用"三个角度比较分析"希望"和"盼望"的异同。"希望"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盼望"只可以作动词;"希望"相对于"盼望"主观性比较弱,有时可用于否定式并可被量词修饰;两者大多用于书面语。在文学作品中"希望"比"盼望"使用得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你看吧"的句法形式、句中的位置以及几种独特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不同的语义以及和"你看"的互换情况。从"你看"未虚化前的语义和"吧"的语义功能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你看吧"可以用于未然事件,"你看"在这方面有限制。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混淆,比如"偶然"和"偶尔"这一组词语。本文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语料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偶然"和"偶尔"进行描写对比分析。在共时方面,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偶然"和"偶尔"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同;二者在表示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概率低时可以互换,其余义项中则不可以;二者的句类分布基本相同,连接功能则有区别。在历时方面,对"偶然"和"偶尔"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偶然"出现时间早,"偶尔"最早的意义与"偶然"相同,二者在句中承担的成分基本相同。由于其句法相似且有共同义项,导致这两个词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0.
从来源、句法功能、语义、语用特点等方面,分析"秒V"构式,探究动词进入"秒V"构式的规律,并对"秒V"的同义构式及构式成分进行了分析。"秒V"在句法上,既可以与其他词构成新词或短语,也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秒V"的语义也不相同。"秒V"构式在语用上具有经济、能产、夸张、可类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翻天""上天"与其他语素构成新兴程度表达式"X翻天/上天"时,两者在句法功能特点和词语搭配选择上存在异同。从句法功能来看,它们均具有唯补性,"翻天"对前置词的黏附性要高于"上天","上天"的语法化程度更低。从搭配选择来看,两者都偏爱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翻天"倾向于消极义词,"上天"则倾向于积极义词。不过,这只是一种习用性差异,随着语用的泛化,它们在词语音节数量和语义特征选择上的限制有所弱化,搭配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2.
"要紧"和"紧要"作为一组同素异序词并行于普通话中。两者的并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的文献中。"紧要"先于"要紧"出现,它的产生是由两个近义语素"紧"和"要"并列组合而成,没有经过句法上的短语到词的演变阶段。"要紧"是在"紧要"的基础上运用同素异序构成。两者先后出现,后长期并存。随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的词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其词义演变与联想作用、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以及"紧"的虚化义的产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倒好"作为句中语气词,附着在名词性成分之后起一定的语法作用。句法上,"倒好"一般用于名词性成分之后,在句中可以去掉或用其他语气词替换,同时可以与"可""了"等词在句中共现;"倒好"在不同的语境中主要表达三种语气,即出乎意料、不满和讽刺;从语用角度分析,"倒好"起着凸显焦点和主观性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诚"与"信"在儒家经典中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诚"侧重于内心的真诚不欺,"信"侧重于外在的践行承诺。儒家提倡"诚"与"信"的统一,即"内诚外信",但更重视的是"诚",因此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为了"诚"甚至可以牺牲"信"。这种观念迄今对国人的诚信观仍是有影响的,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既要重视道德诚信,也不能忽视契约诚信。  相似文献   

15.
"立即"和"马上"都是短时义时间副词,意义和用法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联系前后语境进行比较,则二者的差别较为明显。"立即"只可表示两事件的紧接关系,不能表示某事"眼前即将发生"。"马上"可以陈述某件事情"眼前就要发生",有"即将"义,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句法、语用上的差别。另外,在句子的施动者方面、所表述的事件关系方面以及二者在句中的位置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语气副词“幸亏”“幸好”基本语义和语法大致相同,现代汉语很多词典都将两者进行互释。通过对两者进行三个平面理论分析,可看出“幸亏”和“幸好”存在明显差异。句法上“幸亏”后可直接跟体词成分和“了”;“幸好”可居句首单独使用,修饰整个句子。语义上“幸亏”所表达的语气强于“幸好”;“幸好”之后可跟所发生之事本身即为一种好结果。语用上,“幸亏”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幸好”多用于口语;在表达言外之意时,“幸亏”比“幸好”语气更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形容词加助词"A着呢"进行句法,语义分析后,得出"A着呢"可以表示夸张,也可表示持续,进而我们对"A+着+呢"和"A+着呢"两种结构进行区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分两者的标记。  相似文献   

18.
“不X不Y”和“没X没Y”格式的句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不X不Y"和"没X没Y"格式的句法功能进行比较分析。"不X不Y"和"没X没Y"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句法成分。但是两者又有一些差异:"不X不Y"格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其次是作定语和状语,作主语的情况很少。  相似文献   

19.
张冬秀 《现代语文》2016,(4):135-137
作为流行语,"醉了"具有3种语义:一是借酒醉后精神恍惚的状态,宣泄不满情绪;二是对超出常规的思想或行为,表达无奈的态度;三是对相关人、事传达一种轻蔑与鄙视。从语言学理论分析,在结构功能上,流行语"醉了"是"醉"与"了"词汇化的结果,其结构形式凝固化,句法功能相对明确。在语义上,"醉了"有虚化倾向,侧重于传达某种心情、感觉或态度、语气。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之后"、"以后"是一组近义词,有时可以替换使用。然而仔细考察,两者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文章从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两方面对单用的"之后"、"以后"进行辨析,以便我们对其功能及语义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