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碧水 《学习之友》2009,(9):53-53
那天的统计课讲的是“可能性”。教授说,当我们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有A或B的可能性时,几率比同时有A和B的可能性要大。然后他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题目是,什么样的男子是最完美的?换句话说,你们最想嫁给什么样的男子?来看看在多少男子里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2.
这个测试根据你的想象来看你期待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你平常交往的人会以怎样的印象看待你。假设一个房间里暂时没有人,5分钟后会是什么样? A.全家人来吃饭。 B.新婚夫妇来喝茶。 C.仍然谁也没有。 D.出现一位女子看电视。 E.小偷进来了。选择A:有规有矩、干练利落型。活  相似文献   

3.
1.在一个游戏中,有两人用抓阉的方法决定胜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抓的人获胜的可能性较大B.后抓的人获胜的可能性较大C.先抓的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后抓的人获胜的可能性的2倍D.先抓的人和后抓的人获胜的可能性相同2.下列事件中成功率不是李的是( 2 A.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相似文献   

4.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下面就概率的概念,运算及其性质作简单介绍.一、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观察一个现象,或者作一次试验,其结果有各种可能性,但不能事先知道出现什么结果.我们把这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叫做随机事件,或简称为事件.例如:抛掷一个硬币,可能的结果是“正面”或“反面”;检查一批产品,其结果是“合格”或“不合格”;研究灯泡寿命(点燃时间),其结果是任一正数;观察某一车站早上七时候车人数,其可能的结果是0,1,2,……或“少于 2”、“5至10”.这些都是事件.事件用字母A,B,C,……表示.如令A表示掷硬币出现正面,就记为A={正面}.又如令B表示候车人数是5人,就记为B={5}.从上面例子看到:事件有数量的,如候车人数、灯泡寿命;但是,事件也有不是数量的,如抛掷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产品“合格”或“不合格”,然而,我们可以把不具数量性质的事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有网友爆料,北京南站两男子因倚靠栏杆扶手问题发生争吵.其中,一位北京男子对另一男子放言"你外地人到北京来就是孙子"并扇该男子巴掌.据目击者描述,现场工作人员发现骂人男子打了对方一巴掌后,从中调解,把两个人分开.  相似文献   

6.
在概率的教学实践中,"可能性"的教学问题不断出现,如:究竟什么是"可能性",为什么要学习"可能性",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也常不知所措,实践中就有了以下两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做事情;而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用左手拿筷子、打球、画画……几乎我们用右手来完成的事情,他们都能用左手来做,通常称这类人为"左撇子"。据说在一次调查中,人们发现世界人口中有10%的人是左撇子。你知道左撇子有什么样的优势吗?那些左撇子的同学又有着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做事情;而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用左手拿筷子、打球、画画……几乎我们用右手来完成的事情,他们都能用左手来做,通常称这类人为"左撇子"。据说在一次调查中,人们发现世界人口中有10%的人是左撇子。你知道左撇子有什么样的优势吗?那些左撇子的同学又有着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阶段,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是一个难点.求解这类问题,关键的在于找出两个"量":一是定点,二是动点或不定点所在的定直线;进而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解决.1求和1.1两定点+一定直线例1(牛饮水问题)牧童在A处放牛,他的家在B处,l为河流所在直线,晚上回家前要先带牛到河边饮水,饮水地点选在何处,牧童所走路程最短.题中定点是A,B两点,饮水点记为P,则P为  相似文献   

10.
<正>A.猜字谜画每个神探小子都与景组成了一个字,你能一一猜出来它们是什么字吗?B.脸上有痣的可疑男子奇奇正在旅馆的卫生间洗脸,突然,镜子里出现一张可疑男子的脸。这很可能是一个企图行窃的人。事后,神探小子们没能从众旅客中找到奇奇描  相似文献   

11.
最熟悉的人     
正习作要求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三·我的小笔头":老师和同学是你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最熟悉的人。请你确定一位老师或一位同学,并选择一两件真实而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的性格或品格来。题目自拟。拓展思路同学们,在学校班级生活中,老师和同学是我们最亲密、最熟悉的人。你最熟悉哪一位老师或同学?这个人是你非常熟悉、真正了解的人吗?如果是,请把他介绍给大家。想一想,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想写他的什么性格或品格?要选  相似文献   

12.
<正>"贴近生活用语"是指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语言,常见事例来理解数学知识,如数学中对映射的定义为:设A,B为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文字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对这个定义就很难理解,如果引入一个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把集合A看成一群人,把集合B看成一个酒店,A到B的映射,就等价于  相似文献   

13.
一、理论区分 1.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是概率问题中的基本概率事件之一.给定一个概率空间,并希望知道某一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试验结果,但往往会掌握一些与事件A相关的信息,这对我们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投掷一均匀骰子,并且已知出现的是偶数点,那么对下一个试验结果的判断与这一已知条件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一般地,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前提下,事件B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一定再是P(B).  相似文献   

14.
18.A picture is__on the wall,which show us that aman was__for murder.A.hung;hung B.hanged;hangedC.hung;hanged D.hanged;hung【记忆口诀】规则的绞死(hang,hanged,hanged),不规则的悬挂(hang,hung,hung)。第一空是"悬挂"之意,第二空是"绞死"之意,故选C。句意:墙上挂着一幅画,这幅画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男子因为谋杀罪被绞死了。  相似文献   

15.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几率、可能性.通俗讲,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生活中有关概率的实例很多,人们常说某人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能通过这次考试,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这都是概率的实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概率知识的应用商业化.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彩票中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对一个集合A的元素个数进行计数有困难时.如果我们发现另一个集合B和A可以建立一一映射,那么我们可以转而研究B集合的元素个数.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对应原理来解排列组合题.  相似文献   

17.
回顾我们处理数学问题的过程和经验会发现,我们常常是将待解决的陌生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个比较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因为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和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于问题的解决,也常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等等.它们的科学概括就是数学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化归. “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化归方法是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是将待解决的问题A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问题B,而问题B是相对较易解决或已有固定解决程式的问题,且通过对问…  相似文献   

18.
兼语式和主谓作宾式这两类句式在形式上很相似,往往使人难以辨别.例如:   (1)A.老师叫我们打篮球.B.老师看见我们打篮球.(2)A.他请大家来.B.他希望大家来.   从表面上看,(1)A和(1)B很相似,仅谓语部分的第一个动词不同[(2)A和(2)B也是如此].但(1)A和(1)B是两种不同的句式.   ……  相似文献   

19.
文氏图就是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它直观地表现集合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破解问题.例1某班有50名学生报参加两项比赛,参加A项的学生有30人,参加B项的学生有33人,且A、B项都不参加的学生比A、B项都参加的学生的三分之一多一人,则只参加A项的学生有  相似文献   

20.
比较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句式,在现代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点.比较句在结构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最基本的形式是"A+比+B+形容词",而其最直接的否定方式是"A+不比+B+形容词"表面看来"不比"仅是对"比"字句形式上的否定,实际上"A+不比+B+形容词"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可以以"三个平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A+不比+B+形容词"句式加以分析,概括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