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境是伴随着交际活动展开而出现的言语交际环境。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语境的影响,而是可以自觉地利用语境,以此来提高自己口头的和书面的表达技能,这就是语境意识。读写结合中的语境意识,就是在读写结合中自觉地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读写结合训练,使学生意识到读写结合是一种真实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而不是机械的、附加的任务,使学生在语境中确立一种需要意识、对象意识、处境意识和角色意识等。于永正老师教学的《再见了,亲人》就是在读写结合中充满语境意识的典范。为便于学习,现实录如下片段,并略加评点,以见其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继而结合实践,提出了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要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基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要关注"表达形式";读写结合点要精选;要构建"语境"等.并对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三种时机把握进行了阐述,最后以三年级为例谈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在素质教育中特别强调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语文教学是对我国优秀文化和传统历史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加强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方式和关键方法。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将课文的语境阅读和作文积极结合,通过二者之间的优点和联系提高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素质语文教学的目标;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步骤,只有通过对于文章或者诗歌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在语境中分析整个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才能还原整个文章的真实面貌,从而增强对整个文章的把握能力;"写"字代表语文教学中的习作部分,作文需要真实情感做基础,通过读写结合,把握语境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情感抒发于文章中,因此加强整个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方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善用文本资源,以随文练笔的形式紧抓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之路. 一、关注语言表达,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读写结合的自觉意识,深入研究文本;备课时有意识地根据文本和年级训练重点,寻找读写结合训练点;讲课时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月亮湾》描绘了"我"的家乡——月亮湾秀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浓浓的爱乡之情.语言生动、优美、形象.而课后练习中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家乡最美的地方.针对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次写话训练.  相似文献   

5.
2017年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主题语境的精准确立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高三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日常的学习状态和质量也很容易受到外部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主题语境作为语言活动的最外层内容,所产生的影响是贯穿英语教育教学课堂始终的,任何读写结合的复习课程,都需要以最初确立的主题语境为出发点来发散和拓展。因此在主题语境构建的背景下,深入且细致地探究读写融合复习教学问题是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发展趋向的。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意识”来开展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具备课程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和效能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意识来开展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具备课程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和效能意识。一、课程意识——文本只是个固化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省中语会的支持下,我校开展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的实验研究。这项实验就是运用“读写结合点”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列训练,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探索读写结合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的特点有三:第一个特点,运用“读写知识结合点”进行读写训练。“读写知识结合点”是指读与写在知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写听浇的语言能力,而其核心是学生心理语感的能力。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语感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理对客观具体的语境的敏锐感知、领悟、把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反映”的质量、速度和方向要受到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语言修养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语境,语感“反映”的角度、广度和深度不同。而语感训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境的解读,增强语感意识,提高心理感知和思维品质的水平即心理反映的质量。从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明确地指出了学语文就是会用语文!一、以读写结合为主线,贯穿作文教学过程实践告诉我们,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那么应该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全球化为逻辑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全球化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和表现形式,指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的过程,也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超越的过程。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意识来认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与互补,才能融入全球体育文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教师应该打破阅读和写作的界限,自觉地将“读写迁移”融入教学。文章聚焦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单元的设计,阐述教材中蕴含的“读写迁移”思路,分析当下教学实践中影响学生“读写迁移”的因素,并指明实现游记教学“读写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读写结合指的是通过阅读范文来提升理解语言的能力,通过写作来练习怎样表达思想情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阅读是吸收而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巧妙结合才能真正全方位地提升读写能力。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注重背诵理解诗歌,但是却很少围绕诗歌展开创作活动,这促使学生很难深入地体会到诗歌的意味,提升对诗歌意境的认识。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读者熟稽经典武使小说及心理悬疑小说.并能自觉地运用于作文之中.是厚积薄发的读写意识的表现。作者除了有意识地模仿这些小说的语言及叙述风格之外.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创新地发现了校园生活中作业被老师“狂批”这件小事上蕴藏的武侠元素。借鉴与发现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三个版本的校园风景。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72):78-79
读写结合一般是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模仿文本来重构文章,重点在于训练阅读策略的运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读写技能。这种新型教学形式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深入地揭示了阅读和习作的内在联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支持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的大教育观和大语文观要求教师从课堂中走出来,要具备语文课程意识。课程意识除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还需更多地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也就是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教学中的人、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一、基于语用的读写结合教学能有效体现课程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相似文献   

17.
卢风龙 《考试周刊》2024,(12):115-118
语篇分析是一种研究语言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和功能的教学策略,它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以及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对于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分析了语篇分析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关系,论述了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针对性地提出了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肖川博士曾指出:语文课堂教学,核心要素是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几年,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有意识地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课堂上,有了一定的感触和所获。一、树立"读写结合"意识,明确"读写"训练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正确确立"读写"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上到全国名师,下到普通教师,都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遣词造句方面的模仿练笔。应该说,这种努力把“写”挤进课堂的读写结合意识是好的,但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语境。迁移练笔——对脱离语境的假练笔说“不”大家都知道,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练笔。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还没有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本,充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让学生着急下笔。  相似文献   

20.
"图解法"练笔可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促想象,从文章构思、内容概括等方面将写作过程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本插图、摄影图片、文学语言的描写等方式再现情境,依语境进行读写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