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文本解读视角下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潜心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向文本的深度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3):52-53
深度学习是21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它的出现为教育变革提供了转机,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化现象。本文从文本解读有厚度、迁移运用有维度、思维发展有高度、移情育人有温度这四个方面,来寻找深度学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路径,以此来实现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3.
将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厚度、有个性是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所以,大家都在深究文本、超越教材上下功夫,欲另辟蹊径,寻求对课文的深度解读。可事实上,如果背离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一味追求所谓的“深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教师一厢情愿地深度解读,将学生引向了认识的盲区。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一种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中去品味和拓宽阅读深度与范围的教学方法。对阅读本身是一种优化,对语文教学是一种教学辅助。在实践教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通过细读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拓宽知识范围,增强对文本的分析与归纳能力。阅读中的文本细读,是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一种技能,同时也是构建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仅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去认真感受文本所赋予的语言魅力。细读能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深度,提高学生自主分析与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以学习和欣赏的心态去对文章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文本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还能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蕴含文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在日常的阅读  相似文献   

6.
文本细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阐述了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将文本读出厚度,读出深度,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玉龙 《学周刊C版》2023,(8):138-140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融入、渗透,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课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做到深度解读、剖析文本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和内涵,用心体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美、人文美、逻辑美、结构美,从中来感知到探索、实践、体验、学习的趣味,促使学生得到综合化、全面化成长。同时,只有在语文课程中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才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本中展示出的人文魅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一个跃升,教学过程中的意义解析可以退居基础性地位,对于已经拥有一定厚度生活阅历和相当深度情感积淀的高中学生,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向纵深探究,沉下身体静下心灵,对文本进行深度犁耕,突破文本浅读,进入文本细读,最终实现由识而思、由思至悟的深度阅读,应该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境。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相当篇幅的文章是写人的。作为教师,面对和学生相隔甚远的人物,该如何解读文本蕴含的深刻含义?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有所领悟呢?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要将文本中蕴含的“文章”“文学”“文化”和“文言”这“一体四面”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地展现出来.而要将“言”与“文”有机地融合在一体,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出入于文本之间,读出文本的厚度,彰显文言文教学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个性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语言以及情感的重要手段。有效个性阅读的基点是文本。目前的语文个性阅读出现随文戏说、放任自流和随意整合等"偏离文本"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基于文本主旨、重点和体验,让个性阅读有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对文本的解读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的,结构、技巧、主旨等;有微观的,文本情润处,即是文本情丰意润、情理交融、蕴含技巧之处。情润处如地下一汪清泉,非苦力深挖,不能见其丽容;非竭力思索,不能尝其甘甜。对文本情润处进行深度思考,挖掘情润处的深层内涵,精妙价值,可以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透彻理解文本主旨;对文本情润处进行深度思考,还可以熟悉文本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精准的取舍,进而形成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文本;对文本情润处进行深度思考,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处处生花,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一、抓文本情润词,探究人物内心世界文本情润词,是文本的气穴处,点一穴则动全脉,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既要强调"言",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关注言语的外在形式;还要凸显"意",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文质并重,言意兼得。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细读中品文本的精妙、想象中品文本的厚重、触摸中感知文本的温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有待于教师引导和激发。教师应注意把文本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沟通,把文本中蕴含的内容揭示出来,把握文本完整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  相似文献   

15.
地震资料中蕴含大量的地层信息,通过对其分析和处理可以预测地层中的各种岩石含量.通过录井图读出相关数据(中心深度、层厚度、层速度等),利用双狐、Matlab软件进行岩性预测.  相似文献   

16.
周薇 《教学月刊》2021,(1):23-27
深度阅读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方式,它能促进学生感悟阅读体验,发展阅读素养.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可采用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多维设置教学目标、层级设计阅读活动、基于文本深化理解、品鉴感悟语言修辞、挖掘剖析文化内涵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将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厚度、有个性是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所以,大家都在深究文本、超越教材上下功夫,欲另辟蹊径,寻求对课文的深度解读。可事实上,如果背离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一味追求所谓的"深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教师一厢情愿地深度解读,将学生引向了认识的盲区。案例一:深度解读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牛郎织女》一课。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让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找出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读课文,常常只是停留在内容的粗略把握上。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就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还原文本背景、辨析文本原型、发散学生思维等,使学生的阅读具有深度、厚度、广度。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周薇 《教学月刊》2021,(1):23-27
深度阅读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方式,它能促进学生感悟阅读体验,发展阅读素养.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可采用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多维设置教学目标、层级设计阅读活动、基于文本深化理解、品鉴感悟语言修辞、挖掘剖析文化内涵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重要前提。以《囚绿记》为例,从细化解读,琢磨文本厚度,拓展解读,挖掘文本深度,借鉴解读,夯实解读硬度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在文本解读时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教师在教学时思路灵动,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