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藏书票。通过藏书票的创作,萌发学生创意、激发学生创想、导引学生创行。可以引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手绘",可以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木刻",可以引导学生有虚有实地"设计"。通过藏书票的创作,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美的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美的材料,以美启善,以美示真,以美激爱,引导学生爱美、赏美、求美。例如,借助《绿)}、《荷塘月色})等课文,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捕捉那种清新、洁净、飘逸、灵动的自然之美,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语文课本中的很多选文最充分地展示了人性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善于捕捉、点拨,就可以教会学生鉴赏蕴含于其中的精神美、心灵美,借以荡涤其心灵,升华其灵魂。例如,透过屈原的《涉江})和艾青的《我爱这上地)},可以让学生领略…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肩负着美育的使命。语文教学要成功地实施美育,可以在教学形式上,给学生课堂艺术美;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捕捉美、挖掘美、感受美;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等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等数学教材进行研究,挖掘蕴含在高等数学中的数学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数学美,逐步培养学生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等数学教材中重要极限概念的研究,挖掘高等数学的严谨美、简洁美、统一美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这些美,引导学生认识、欣赏数学美,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赵珊珊 《四川教育》2022,(Z2):44-46
语文之美,美在丰富的景语、悠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于亘古不变的情感中感悟人生,于静默清静的文字中洗涤心灵,于教学相长的智慧中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地丰富语文内涵;也可以珠联璧合、锦上添花地拓展教学形式;还可以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地追求语文艺术,与学生一起共享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利用简单美,培养探索精神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简单性、数学理论的精炼性、数学方法的简捷性、数学问题的简洁性都是简单性的体现,可以说简单性是数学美的本质之一.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数学的简单美,就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地发展和人们物质文明地进步,要求教育面向现代化,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手段上加以革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并在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乾”,那种蓄势待发、力拔千钧的气概,那种无可阻拦的力量,力和美的结合, 充分展示了体育人的美。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运动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那么,怎样使美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美的因素。殊不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美的,有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昕者受到美的熏陶。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创造美。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高平 《教师》2012,(13):37-37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教学对像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孩子,我们的教材更是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成功的教学,无一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手段三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吴良泉 《文教资料》2011,(10):95-97
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美的,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这种美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语文教师要充分发现教学中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欣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等优势,不仅能扩展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而且可以充分地展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领他们步入美妙的音乐殿堂。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那种蓄势待发、力拔千钧的气概,那种无可阻拦的力量,力和美的结合,充分展示了体育人的美。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运动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那么,怎样使美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通过美育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之下,不仅能够获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启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把美育放在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科学奥秘的探索热情和兴趣,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 一、美育与微生物学教学 在微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从微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许多美育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美育的审美对象主要是自然美,其次是社会美和形象美,还可以从艺术美、语言美、环境美、心灵美等等方面来反映,让学生在微生物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形象思维,享受美的情趣,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美育,把美渗透于动作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的过程中去体会美、欣赏美、形成美、创造美。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亲身体验美的深刻含义.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运用对美的感受力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促使学生体态健康匀称地发展.并形成坚毅乐观的性格。如何让健与美科学地融合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模仿式美术教学不能为教学带来新意和进步,并且已经不适应现在逐渐发展的教育形式,需要多措并举才能更好地实现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学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展示、创设数学美,利用数学的美来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使之自觉地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刘海艳 《成才之路》2013,(15):43-43
中职语文教学在美育培养方面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挖掘其内在的因素,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美、创造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