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的冲击下,社会及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传播革命和信息革命之中。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在《传播革命》一书中指出的,"在即将到来的时代里,我们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去创造一个传播系统,它具有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平等、人性化、可持续性和创造力,公正和自治是该时代的秩序”。  相似文献   

2.
俞秋萍 《新闻窗》2009,(1):36-37
米尔佐夫在其《视觉文化导论》一书中提出:“是视觉而非文本正在日益成为我们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方式,由戴安娜王妃之死引发的国际性媒体事件,它标志了一个全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面对信息时会不自觉地选取视觉化符号。基于这样的时代环境,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媒介视觉化理论,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面对我国正式加入WTO的新形势,未来报业的竞争领域,将从媒体出版,向广告策划、展览会议、在线服务、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延伸。报纸作为一种产品,正在显示出它的市场规律。正如《计算机世界报》总裁石怀成预言,媒体热潮正在使传统媒体演变成为信息服务集团。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与立法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早在80年代初,著名的传播学者韦伯·施拉姆就曾经惊人地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取代。他指出:“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将是更多注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和个人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现在,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的建设和普及,当年施拉姆的预言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人类正在实现由大众传播时代向网络传播时代的飞跃。过去那种“大媒介小个人”的时代正近乎终结,传播媒介终于不再是那么无法参与和神秘莫测了,传播权也不再被高度垄断而是…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个世纪末,尼葛洛庞帝就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审视我们今天被信息包围的生活,毫无疑问,尼葛洛庞帝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正如他的那句“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①现在,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媒介技术高度繁荣的时代,媒介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信息或数据则成为我们呼吸的空气,须臾难以缺失。一系列数字时代的表征,都在向我们暗示,新时期编辑素养的内涵需要重新丰富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当今伴随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必将产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西方学者曾预言:一次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人类正由工业化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世界各国正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各种决策,以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社会中,知识将成为社会的核心,因此科技信息的积累与传播,将成为改变社会面貌的直接力量。也就是说,科技信息在即将到来的新技术革命中,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应当看到,面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其中按知识点进行检索和阅读,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超越"一字一句""一本一篇"的阅读方式的局限,习惯于通过计算机网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2003年的《EDUCAUSE Reviw》中发表了“知识共享的革命”(A Revolu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一文。文中指出,许多正在形成的以知识为核心的行为方式和趋势可能会创造新的价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这些行为方式和趋势有:  相似文献   

9.
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人说是信息革命时代,近来又有人称网络化时代,还有人叫做数字化时代。其目的是说:我们面临的时代正在发生变革,给科学、技术、经济、教育以至于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这场变革的带头羊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它们把我们引入了“网络化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杨杰 《新闻世界》2014,(12):29-30
我们的时代正在朝着浅阅读的方向发展,如何重新包装新闻产品,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变化。提供快乐的阅读体验应是都市报未来发展的方向。浅阅读与传统的内容为王、深度报道并不矛盾,它只是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呈现方式在平面媒体上重新包装我们的内容,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并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更具引爆点。  相似文献   

11.
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它不但正在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头,还以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速度,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观点.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将这股新生的力量命名为“微博力”.我们要正视这般力量,正如谢尔·以色列在他的著作《微博力》中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相似文献   

12.
一股“新信息媒介热”正在日本列岛上掀起。这种热潮是从一九八三年国际通信年(WCY)开始出现的,已持续了两年多。各地举办介绍新信息媒介的展览会、讨论会,报刊也几乎天天都刊登有关信息革命的动向。许多企业家担心赶不上时代的潮流,竞相成立各种研究组织,准备迎接这场革命的到来。所谓“新信息媒介”究竟指何而言呢?笔者去年应邀出席《中日新闻》社举办的新信息媒介讨论会,也参加过若干次有关内容的展览会,曾向不少专家请教,人们的回答并不完全一致。“新信息媒介”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一个“和制外来语”,原文是“NEW MEDIA”,  相似文献   

13.
进入信息社会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信息的选择、接收越来越“快餐化”;我们的新闻媒体也正在回归它本质的面目,即一种大众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新闻事业的繁荣,报纸进入多报、厚报时代,这也使“读题时代”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新闻标题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读报兴奋点  相似文献   

14.
刊林漫步     
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最新的信息观念《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最新的信息观念。他说:“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一革命的显著特点是,信息成为新的生产力、新的资源和新的财富。人类  相似文献   

15.
张建中  杨青 《传媒》2015,(14):53-55
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指出,“技术正在将大规模市场转化为无数的利基市场”,我们正从一个热销商品世界迈向一个利基商品世界.技术创新消除了企业只能对少数商品进行配送的瓶颈,技术创新也让受众能够轻松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一刀切的单一市场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多级市场.利基产品市场一直存在,正如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所说,“不存在大众,只存在把人们看作大众的方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产品的利基市场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一种新闻生产的长尾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照生产力的发展划分,人类先后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正进入信息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技术特征的信息时代,在人类传播史上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送和存储空前便利。然而,人们在享用海量信息的同时,却面临着另一个难题: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泛滥、信息污染。这意味着,信息传播必须从信息“告知”时代转向信息“解读”时代。正如尼葛洛庞帝所预言:  相似文献   

17.
《让历史告诉未来》十二集连续节目在观众中引起交口赞誉,认为是一部“振国威、扬军魂、长民气”的优秀作品。这个节目反映了近六十年来在我国革命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确实“是一首连接昨天、今天和明天的长歌”。它以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内涵、丰富的资料、新颖的手法、凝炼的语言和哲理的思辨,把一部建军史、一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讲深了,写活了,给人们留下的是思绪万千。它的诞生,说明我们的电视编导正在走向成熟,我们的电视节目已跨上了一个新高度。它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一文结尾中这样写道:“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不是“历史的终结”的乌托邦,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抗拒,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在批判和反思中探索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这种反思和批判面对着巨大的困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前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明智和敏锐。我的问题是:全球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本文不是回答张颐武教授的问题,而是试图根据他介绍的“解构主义”“新美学”观点分析“博客文化”特征。在展开论述之前,先定义几个各词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所谓的新是和旧相比较而言的,“旧媒体”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指互联网。“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流动的画面作为它的传播的一种载体方式,“互联嘲”作为一种多媒体,兼并了传统的三种媒体即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它是一个多媒体的形态。“博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的一种网络发表——Weblog(中译名之一“博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加以考察,它是“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美学”指把传统美学从神坛上请了下采,把大众生活中的美学理论化、高雅化  相似文献   

19.
魏勇 《现代出版》2000,(1):18-19
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在迅速到来。知识经济是基于新科技成果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的悄然兴起,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从出版业的发展史来看,出版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工更加细致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可以预言,在未来的出版业中,对出版业的发展最有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必定是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版业或是成功地把新技术融入自己的生产活动,或是通过采用新媒介并依靠新媒介而获得更大的效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对处于知识经济大潮中的中国出版业来…  相似文献   

20.
封面链接     
《连线》2010-4(1993年在美国创刊,数字时代的预言家。)后PC时代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之争2010年1月27日,人们蜂拥而至旧金山的亚巴布纳艺术中心,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将要在那里展示一种能上网、阅读、发邮件、看电影、玩游戏的平板电脑——iPad。公司工业设计掌门人乔纳森·埃维认为iPad代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上,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确已过时:比如我们仍在使用的GUI就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