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在科学领域内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索真理,而不是只听教师的讲授,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一、启发学生敢于提问题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前人告诉我们,要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不仅要在“可疑”处求疑,还应从不疑中求疑。教师要在这方面狠下功夫。 1.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通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明确地写入了基本理念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在学校教育的方向。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克服高分低能现象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一、课堂讨论探究 ,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新知。“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进程中 ,去主动地发现新知 ,使他们获得探索真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平平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推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让每一节课成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例,使学生既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本身,又能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平平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推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让每一节课成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例,使学生既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本身,又能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质疑能力是指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积极思考的结果。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教师先设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设疑要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 ,许多问题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 ,所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以高三“植物的新陈代谢”为例 ,谈谈我的做法与想法。1 教育目标通过复习 ,使学生掌握植物新陈代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使学生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应用。2 教学过程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问题 1 :…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上许多发明创造都缘于质疑。因此,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说到  相似文献   

9.
张靖 《地理教育》2009,(6):30-31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图像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有疑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做出科学推理和正确判断,最终抓住事物本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与学是围绕着一个“疑”字展开的 ,一堂语文课始终贯穿着师生间无疑———有疑———质疑———释疑的对话过程来进行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判断语文课或语文教师的优劣的标准之一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我认为 ,在教学活动中 ,有疑是使学生与文本真正进入对话状态的主要标志 ,激疑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怎样通过激疑来引导学生学习呢 ?可以把激疑看成是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 ,就是教师在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1.
重视“授人以渔”,教学生“获取知识的知识”,现已成为教坛的共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寄望于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和谐共振”。教授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教师教学的归宿。学习方法虽然不能成为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但它是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达到终极目的船和桥。现就教授学生推导法的几个问题浅述如下。 一、推导法与出疑求知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能“有疑而入,无疑而出”,首先要能“疑”,而推导法是学生能“疑”的方法之一。推导致“疑”在教学中往往体现在教师推导出疑和学生推导质疑的你来我往之中。学习《天山景物记》教师质疑:分段有何特点?答:独立成章,加了标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第一段没标题?有的学生说:那是总起部分。教师问:这  相似文献   

12.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止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善于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设疑、激疑、质疑”正是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设疑”———是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讨论,其作用一方面有助于集中学生对观察某一实验或讨论某一问题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中,我要求学生回答:①该实验中哪些步骤使用了玻璃捧,其作用是什么?②浸草木灰时用水量不宜过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是为了不教” ,就是要求教师要当个好向导 ,善于把学生引进门 ,带上路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 ,独立实践。一、引导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 ,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 ,作为一种能力 ,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首先 ,教师要启发诱导 ,培养学生“敢问”。其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支持学生的这种热情 ,不能泼凉水。对于肯动脑、积极问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 ,教师都应认真对待。既不能因为问题没有什么意义而不屑一顾 ,也…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法是通向能力的桥梁,能力既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科学方法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应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其重要性早就被古今中外教育家所认识。在我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之说,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舍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确保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教育理念上进行彻底变革。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我们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开拓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学生。笔者在教学中使用“四疑教学法”,较好地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四疑教学法”即是:自学生疑,集疑引议,启思释疑,述疑多练。自学生疑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还要求学生先自己寻求答案,并有条理地叙述出来。自学生疑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运用已学知识,发展思维,并不断激发新的学习兴趣。集疑引议就是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答案由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归纳…  相似文献   

18.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因此“问题生成”就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所谓“问题生成”,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而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自问自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唯其如此,“问题生成”就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所谓“问题生成”,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而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自问自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的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却很少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无疑,鼓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乐问”、教会学生“善问”、使学生“学则思疑,疑则有问”是增强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一、营造轻松愉悦、探讨质疑的互动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和谐、宽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