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红  董蓓 《广西教育》2014,(11):13-14
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对1230名高职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表明:高职贫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高职贫困生SCL-90除恐惧因子外各项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高职贫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用355名被试,考验了新自我监控量表的辨别效度。根据自我监控量表三个子量表:他人导向、自我导向和高自我监控,把被试分成四组:他人导向、自我导向、高自我监控和低自我监控组,验证他们在三类效标上是否存在预期的差异,效标分别为:对内外线索敏感、行为控制点、社会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自我监控量表具有较好的辨别效度。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自我认同量表和国内学者编制的疏离感量表,对烟台市一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疏离感量表采用人际疏离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五个经典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不存在性别差异;(2)该研究中大学生的无能为力感、无意义感和自我分离感显著高于前人研究结果;(3)自我认同感与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检验发现:自我认同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参照Zimmerman自主学习理论,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根据我国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完成了《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初步编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可以提取出学习策略、自我督查、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4个因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的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可用于今后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参照Zimmerman自主学习理论,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根据我国高职高专学_生实际情况完成了《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初步编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高职高专学生自毒学习量表可以提取出学习策略、自我督查、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4个因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的嫱栗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可用于今后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非学业自我描述量表进行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以浙江师范大学492名学生为被试,使用SPSS16.0和Amos5.0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量表包含7个因子,共45个项目,各个项目负荷在0.416~0.810之间,7个二级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54.611%;(2)将7个二级因子按Marsh的多层次自我描述量表依托的理论合并为4个一级因子,提高了内部一致性水平,4个因子及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1~0.821.各因子间相关呈中等偏低相关,结构效度良好;(3)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4个一级因子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标分别为:χ2/df〈5,RMSEA〈0.05,GFI,NFI,TLI,CFI为0.989~0.997;(4)在体能、与双亲关系和一般自我3个因子上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男生比女生评价更积极.鉴于以上结果,非学业自我描述量表的信效度水平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学习投入应激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学习投入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样本高中生整体学习投入水平一般;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及其活力、奉献、专注三个维度显著高于非重点高中学生;应激各维度与学习投入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及其三个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李亚真2005年自编的《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以江苏省内300名师范专业大学生作为被试,测量师范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江苏省师范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不同性别的师范生在职业自我效能各因子上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专业的部分因子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文探讨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量化评价方式。基于相关理论框架和评价实践,编制了一份包括自我定向阶段、应用学习策略阶段、自我监控阶段和自我评价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构建了一个由四个阶段、九个因子构成的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型和量表。数据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量化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敏卫  邓铸 《江苏高教》2012,(5):99-100
通过对1057名大学生有效被试进行研究,编制了教学风格偏好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该量表包括四个因子,分别为:"饱和信息偏好"因子、"空壳信息偏好"因子、"含熵信息偏好"因子和"黑洞信息偏好"因子。(2)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教学风格偏好在学校、年级、专业、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近年来,湖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在逐年扩大,结构在逐年改善;但湖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远比旅游大省小,对少数国家(地区)的依赖性仍过大。拓展湖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依赖于:改善旅游环境,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市场覆盖面。  相似文献   

12.
习家池大约于元中前期迁建于阎家冲山谷西端的白马泉源旁的今址,可能因迁建的习家池规模太小,工程质量太差,民族矛盾的影响而失去记载,至明代正德年间始有重修记载,经明代两修、清代三修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和规模,其格局、内容等方面和汉宋时的习家池有很大的不同,规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问卷,通过对1099名外来工子弟学校初中生的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手段探索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的结构。结果表明:外来工子女的心理弹性结构由情绪的消极性,情绪的积极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目标感,自我认知,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助人和参与的倾向构成,此8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4.38%,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度较好;8个因子可进一步概括为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两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了模型构想的有效性;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876,分半信度系数为0.841。结论: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的两维8因子模型的结构合理,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4.
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招生规模扩张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急剧扩张期———惯性扩张期———适当抑制扩张期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发挥了主导作用;招生规模扩张的本专科学历层次结构变动非常明显,由最初的以本科生为主转变为以专科生为主,专科生成了扩招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占据我国高校规模扩张的绝对主体地位,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交织的两重性特点,中央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政策的宏观调控;高校招生规模扩张以应用学科为主,基础学科招生以本科生为主,应用学科招生以专科生为主,基础学科招生年度百分比逐年下降,应用学科招生年度百分比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支出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教育支出强度、支出结构、生均支出水平三方面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用教育支出总额、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等规模指标对我国教育支出进行规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不断增长,但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使用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矛盾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方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 new psychometrically acceptable measure of the desire to live a very long life was devised using two samples. In Study 1, initial exploratory analyses of the Personal Longevity Scale (PLS) scale revealed a two-factor structure. The Hope factor represents the hopefulness participants have with regards to their expectations about personal longevity. The second factor, Dread, represents the fear and uneasiness associated with self-perceptions of living a very long life. In Study 2, the bidimensional nature of the PLS measure was confirmed, and the scale was further refined to include a final of seven items. Four items represent Hope (α = .85), and three items represent Dread (α = .78). Theoretical rationales for the two-factor structure of personal longevity are discussed. In Study 3, the PLS was compared to three similar measures of attitudes about ag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LS has moderate levels of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Potential uses for the new scal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Four-hundred-and-fifty-one in-service teachers from the Beijing municipality filled in a questionnaire containing a Teacher Efficacy for Inclusive Practices (TEIP) scale. The aim was to examine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TEIP scale among mainland Chinese in-service teacher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for inclusive practices, respondents' background factors and attitude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TEIP scale and its three sub-scales had good reliabilit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gave support to a structure of three self-efficacy factors, efficacy in using inclusive instructions, efficacy in collaboration, and efficacy in managing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ongoing project to develop a formative, inferenti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sessment of causal story comprehension. It has three features to enhance classroom use: equated scale scores for progress monitoring within and across grades, a scale score to distinguish among low‐scoring students based on patterns of mistakes, and a reading efficiency index. Instead of two response types for each multiple‐choice item, correct and incorrect, each item has three response types: correct and two incorrect response types. Prior results on reliability,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predictive utility of mistake subscores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three‐response‐type structure of items required rethinking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modeling. IRT‐modeling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implication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s and instructional us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和半开半闭式问卷调查(n=296),经初测(n=833)和正式测量(n=2979),编制了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分量表构成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通过测量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量表的因素结构,然后考察了量表的重测信度、同质性信度以及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证明量表的结构比较合理,适用于测试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