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玉成 《小学生》2013,(12):118-1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要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火花,促进师生心灵对话、交流沟通,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综合发展,教师则需要注意"快乐至上"的儿童教育观念,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翅膀",让孩子在自由与欢乐的课堂中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一、立足教材,发掘快乐因素,增强教学趣味由当前小学数学教材看,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更充分地考虑了儿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自制力,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导课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既是—堂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新颖、恰当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课的导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数学课的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文华 《成才之路》2011,(27):14-14
数学课的学习相对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习课程,它需要学生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曾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思索的火把,而课堂中精心设计的问题正是这种星星之火.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师可以将知识内容问题化,将教学目标分解设计成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解决问题达到复习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数学这一学科逻辑性强,思维严密,更需要数学课教师运用语言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接地气"是近年来流行语之一,主要是说要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等。这就让我联想到数学课堂,如果教学不"接地气",学生的学习也会"水土不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数学课堂要"接地气",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着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点燃学生对数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导入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更是一节精彩的数学课的前奏.教师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渴望,使学生开启思维,勇于探究,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如果新课导入缺乏火候或者根本就没有新课导入,则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之初的新课导入,真正发挥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既有效地组织起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数学课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一个难题,学生学习数学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也为学生不想学习数学而感到为难,甚至有的学校采取压缩教学课课时数的手段来简化教学课教学.本文就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教学究竟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吕淑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让学生动起来了。可见,一节数学课动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这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失败。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我认为:一、研究学生是动的前提1.多角度认识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而且要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立的思维,并且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意识较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什么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上数学课?很多教师只有在开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技术,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需要或学生学习需要时使用。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数学课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控制是通过学生的自动控制实现的,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进行的。教师需要控制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数学课教学中用问题法调控教学过程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质难问疑,步入适宜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上好课,是教师一生的追求,而学生也是特别希望授课者每次都能上好一节课,以便在课堂中能够把握学习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本文就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把数学课上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课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课是比较容易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行生态课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学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在教学中主动担任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中所提出的兴趣教学理念的深入和推行,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增加把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的知识特点设计让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从而达到使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探索和体验,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武之地。从这个角度来讲,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充分解放的课堂,让学生有广泛的自由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开展趣味教学,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数学趣味教学具有明显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与诗歌整合起来需要教师的个性化及创造性思维,数学课堂有的环节可以用诗歌作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校园文化,倡导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作业设计,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指数而教。  相似文献   

20.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题导入",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