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楠  李云峰 《学语文》2006,(2):14-14
19世纪未俄罗斯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民众反抗沙皇残酷统治的斗争时有发生。作为深受民粹主义影响,有着深刻入世情结的俄国文学家高举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对现实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革命者进行热烈的歌颂,一时间俄罗斯文坛群星闪耀。屠格涅夫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对进步贵族知识分子、没落贵族、“多余人”、民主主义者、革命者等各种社会角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相似文献   

2.
朱蕾 《文教资料》2010,(24):94-97
俄国贵族在彼得大帝时期处于被奴役的状态。在彼得逝世之后,俄国的君主如走马灯一般轮流登场,他们在贵族的支持下登上皇位,并依靠贵族和近卫军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而俄国贵族也趁机不断获取各种权益。最后,随着《贵族自由宣言》的颁布,俄国贵族终于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海燕》是一首精美的散文诗,是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颂歌。它产生于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1901年),当时俄国工人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专制统治的根基。《海燕》以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激越的战斗旋律,塑造了象征革命者勇于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暴风雨的强烈渴望,预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统治必将崩溃,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登     
《小麻雀》的主题《小麻雀》主要是描绘小麻雀遭受多次摧残的悲惨形象,是一篇写物的散文,因此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一个涉及有关人生的重大主题,这种见解显然失之偏颇。《小麻雀》尽管满篇写的是“物”,但作者却将这一“物”人格化了,作者正是透过小麻雀的不幸际遇,塑造了一个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弱者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它描写了老麻雀面对猎狗这庞然大物,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讴歌了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教学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阅读想像,推测心理,感悟情感。  相似文献   

6.
象征是一种创造性的创作方 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创 造。文学家常用象征或修辞法,状难写之物于目前。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战斗诗篇──《海燕》,是作者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 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海燕”在俄文中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 者”的意思,作者用她来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革 命的先驱者,整篇散文诗通过对海燕的赞颂,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作品通篇运用象征手法,如用海鸥、海鸭…  相似文献   

7.
《麻雀》(小语第六册第7课)《鹌鹑》(小语第十册第24课)这两篇课文都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麻雀》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课文讲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以深沉的笔触、衬托的手法,满怀深情地描写了一个饱受摧残与虐待的小学徒凡卡。作者以凡卡向他唯一的亲人爷爷写信这一事件的发展为顺序,用环境描写、回忆插叙等形式,衬托凡卡的孤苦心境和痛苦生活,巧妙而自然地展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控诉了资本主义魔爪攫取贫苦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俄国是沙皇统治下黑暗的农奴制时代。1825年,一批俄罗斯的贵族知识分子,放弃了在豪华宫廷、舒适别墅、绿荫庄园的生活,在渎书沙龙和青年舞会上,开始议论民主、人权、自由、尊严,他们把同情的目光投向饥饿乡村和像骡马一样的农奴。于是,掀起了俄国民主解放运动,发动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相似文献   

12.
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被公认为"自然派"的奠基石,"俄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作品"。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官员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的经历和过程,刻画了俄国地主的五种性格、五个形象以及乞乞科夫的形象,从而深刻揭露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相似文献   

13.
统编教材第六册中的《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怎样让八、九岁的孩子读懂这个故事,从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呢?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4.
王维 《学周刊C版》2011,(4):198-198
《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艺术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是“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俄国哲学家、革命家赫尔岑语)。在这部作品中,果戈理以喜剧的形式为镜,映照出当时俄国社会达官显贵阶层的丑恶原形,从而无情地挞伐了俄国农奴制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这部伟大的作品因其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巧妙性,成为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运用朴朴实实的词句,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真情实感。作者的思想感情之一是揭露黑暗的俄国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桑娜一家的穷困生活的认识不免有些胡涂,甚至误解其词句,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违背。我在教这一课时,发现学生对“菜,只有鱼”的理解片面了,不但没有从中体会到生活的困苦,而且以为生活好——吃鱼。  相似文献   

16.
《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文章通过描写一个由农村到城市做学徒的九岁儿童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残暴,表达了作者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由两条线索交错展开,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要注意“理清线索、品味细节、指导朗读”。  相似文献   

17.
抓住三“看”三“叹”教学《凡卡》六安市顺河小学梁先琼统编小语第十册《凡卡》一课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作品。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描写了一个生后在旧俄时代的穷苦孩子凡卡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资本主义的罪恶,写作上具有诸多特...  相似文献   

18.
平安时代的文学主流是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思想的贵族文学,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从作者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从妇女问题切入,对整个贵族社会进行审视。她不仅亲身感受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为女人带来的无限灾难,而且作为朝廷女官,又亲眼目睹了贵族社会的极度黑暗,敏锐地意识到了平安王朝在"尊崇"女人的面纱下的冷酷无情。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入:跳水本是一项十分吸引人的体育项目,本文作者却以“跳水”为题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惊险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一些启迪。2.揭题板书。(二)介绍作者1.投影出示文字:[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1851年在高加索从军。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的创作标志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还是世界著名的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20.
一些文章,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很难知道作者创作的经过,但通过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仍然能够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语文创新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可先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宾的这幅油画正是十月革命前,俄国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的呼声,历来就是现实主义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