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刚 《现代语文》2006,(10):53-55
○.前言 "随意"和"随便"这两个词都有"不受限制"的意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曾经遇到留学生这样的句子:去还是不去,随意你. 他随意做什么作业都要查辞典. 我们知道这两个句子中的"随意"最好是换成"随便".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给留学生讲解呢?这其中就是一个"随意"和"随便"的用法及区别的问题,即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要辅导孩子造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即把句子造正确、完整、具体、通顺。有哪些方法呢? 1.创设情境法。如用“高兴”造句,先告诉孩子,要带他去游乐场之类的消息,再问他:①听到这消息,你心情怎样?②你是怎样高兴的?然后引导孩子根据刚才的问答造句。  相似文献   

3.
问有这样两个句子:1.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your sister.2.Can you bring some,things to school?在这两个句子中,同样是把某物"拿"到某处,为什么表达方式却不一样呢?答take和bring这两个词都有"带、拿"的意思。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take表示"拿走、带走",通常指从说话人这里拿到别处;而bring表示"拿来、带来",通常指从别处拿到说话人这里。例如: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语。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在你们的心中,太阳是什么样的?每当我们睁开双眼时都能看到美丽的太阳,它温暖着我们的心房。你们见过番茄吗?它长什么样呢?是啊,也是圆圆的红红的,多可爱啊!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番茄太阳"》。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要带上双引号呢?  相似文献   

5.
一、片段呈现1.重点句子,精读指导。师:刚才是同桌之间的交流,现在是全班交流的时间。请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告诉大家。(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出示相应句子)A.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师:这句好像和王勃一点关系都没有,怎能说明他有才气呢?生:别人不敢,而王勃却敢,而且还写得那么好,是他的才气让他那么有勇气。师:(点拨)你的发现真不简单,这是同他人比着夸。你们能读  相似文献   

6.
“他成功的表演和唱腔是和他的勤学苦练分不开的”中的两个“和”一样吗?这句话中有两个“和”字,但这两个“和”的词性不一样,前面一个“和”字是连词,后面一个“和”字是介词。怎么区分呢?一、连词“和”连接的两个部分地位平等.前臂调换次序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两个部分,不能调换次序。如若调换,其表达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如:(1)我和他都是北京人。(2)我和他打电话。例(1)可以说成“他和我都是北京人”,“他”、“我”的位置虽已调换,但句子意思没有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都很喜欢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但对歌词中一些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却不太了解.比如就有同学问"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相同的"等"字呢?"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句中连用了三个"惹"字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人人都有爸爸。或许你认为他是可怕的,或许你认为他是可爱的。如果你问我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告诉你吧,他是个"两面派"!何谓"两面派"呢?他有时会突然给你个惊喜,让你高兴一阵子;有时他会发火,如火山喷发,势不可挡!不管是惊喜,还是发火,我都得接受。唉,没办法,谁让他是我爸爸呢?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句子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句子训练呢 ?我认为可以从理解句子和遣词造句这两方面进行训练。理解是表达的基础。(1)比较对照。句子的理解可以采用换词换句的办法 ,教师分别把课文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出示给学生 ,要求学生说说有什  相似文献   

10.
正"我有吃过""我有跟他讲过""以前我有去过云南""昨天我有打电话给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句子了。这在10年前是不多见的,如今这样说话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年轻人尤甚。那么,这种"有+动词或动词词组"的结构方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以前没有这种说法呢?北京师范大学刁晏斌教授在《台湾话的特点及其与内地的差异》(《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一文中将台湾话的特点作了详尽的总结分析。台湾话主  相似文献   

11.
[HY主持]Mr、Mrs、Miss这三位嘉宾,你们好!很高兴今天能把你们请来,是因为同学们学过的下面三个句子里都有你们存在:1.I think he's Mr Zhang.我认为他是张先生。2.“What's your name,please?”“MrsRead.”“请问,你叫什么名字?”“里德夫人。”3.My teacher is Miss Gao.我的老师是高小姐。你们三者均为称呼语,有些同学常常用错,现在就请各位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 1.词语(略)。 2.如果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认为围绕题目主要应写清楚哪些问题? 二、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后再指名读。思考:斯帕拉捷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呢? 2.交流后出示句子: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  相似文献   

13.
“这个老人的右眼瞎了。”译成英语“The old man’s right eye is blind.”对吗?这个翻译是错误的,为什么呢?英美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句子。他们会反问“How can one be blind except in the eyes?一个人除了眼睛还有别的身体部位瞎吗?”难道他的嘴、腿、鼻子、耳朵也会瞎?这个句子套用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而且前后意思重复,eye表示眼睛,blind也表示眼瞎了,都含有“眼睛”。此句正确的译法是“He is blind.”在翻译“某某左眼或右眼瞎了(失明)”此类句子时,应按照英语地道的表达方式———“人 be动词 blind in t…  相似文献   

14.
老爸的梦境     
"呼噜,呼噜!呼噜……"这是什么声音啊?原来是老爸正在打他的"超级大呼噜"呢.让我们去看看他梦见了什么吧! 我用"透梦机"看见了老爸的梦境: 咦,一只小羊,还戴着老爸的眼镜呢!我想,这不会是老爸变成的小羊吧? 眨眼间,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一群蒙古人在跳舞,蒙古包到处都有,像一个个白蘑菇立在草原上.那里牛羊成群,其中有一只独一无二的牛在吃着鲜嫩的青草,还随着蒙古人的音乐翩翩起舞呢.他是蓝色的,身上的条纹和老爸穿的蓝色睡衣完全一样.我想,这不会又是老爸变成的牛吧?  相似文献   

15.
非凡智力题     
1.一个阿契贝的问题。有这样两句话:她是十二岁。她不是十二岁。假如其中有一句正确,那另一句就一定不正确。可是我还遇到两句话,它们的形式是:是○○○不是○○○这两句话中,彼此相同;○○○也相同。并且两句话都是正确的。这是两句什么话呢?2.一个易卜生的问题:按1、12、1、1、1、2……的规律写,接着该怎样写下去呢?非凡智力题答案:1.例如——该句是六字句(字数共有六个);该句不是六字句。2.这是挂钟的打点声。每逢半点敲一下。接下去应是:1、3、1、4……(山东省威海市实验中学晶晶推荐)非凡智力题$山东省威海市实验中学@晶晶…  相似文献   

16.
思维互联网     
下面这些句子,是在上面的故事里出现过的,你刚刚读过,还记得这些句子分别是谁说的吗?请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括号里。1“.我倒想躺上去玩玩!”()2“.我怎么还在这儿呢?”()3.“小害人精!退回来!退回来!”()4“.阿哥,你包包里有什么?”()作为老师,韩森太太给汤尼买了一双皮鞋;作为学生,汤尼长大后请老师吃了一顿饭。在你看来,这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韩森太太却是在汤尼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关爱,韩森太太为汤尼买的不仅仅是一双鞋,而是为他赢回了做人的尊严。付出不求回报,是老师最高尚的品德。汤尼在韩森太太的教育和帮助下,成为对社会有…  相似文献   

17.
巧填颜色词     
汉语中有“红白喜事”、“黄色影片”等由颜色词组成的成语,其意义已超出了颜色的范畴。无独有偶,英语中表示颜色的词也有一些习惯的用法。下面列举的句子中每句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你能根据首字母和句子的译意填写出正确的颜色词吗?1.Helookslikeabsheep.他看上去像个害群之马。2.Hisbrotherlooksbthesedays.这几天他兄弟的情绪十分低落。3.Sheisaghandandyoushouldhelpher.她是一个新手,你应该帮助她。4.Hisuncle’sfactoryhasgfuture.他叔叔的工厂前景暗淡。5.Doyourememberthebdaysinthetown?你还记得在那座小城里度过的沉闷的日子吗?6.Bfilmsareforbiddeninourcoun-try.我国禁止放映黄色影片。7.Doyouseeanyginhereyes?你以为她幼稚可欺吗?8.Itisagdaytoday.今天是个阴天。9.Thepeoplethereweretooytostandupandfight.那里的人民太懦弱了,不敢起来反抗。10.Allhisfamilyareinthep.他...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造句,不但要让学生将句子造对,还应引导学生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向这方面发展呢? 一、引导学生注意前提.使句子语气通畅。例如用“……终于……”造句,有个学生是这样造的:“我终于做出了这道作业。”当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是对的,但,这个句子造得不好。我问这位学生:“如果这题很容易,你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能不能用‘终于’?”他想了想,说:“《练习册》上的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哥哥的启发下,我终于做出来了。”这个句子就造得很好了。“思考题”,说明难;“想了很久很久”,说明我有决心解决难题;“在哥哥的启发下”,这是解决难题的途径。有了这三个前提,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我终于做  相似文献   

19.
赵晖 《现代语文》2007,(4):47-48
汉语是一种缺乏丰富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在汉语中语序的作用很重要.相同的几个词语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排列,所组成的句子的意义会截然不同.如"我""他""爱"这几个词可以组成"他爱我""我爱他"这样两个句子,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同学们常用到“自己”和“我”这两个词。你是否以为“自己”和“我”是一回事呢?如果你有这种认识,就不对了。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了。1.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代指他)2.邓小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代指邓小平)3.你把自己的课本都忘在学校了。(代指你)4.西湖啊,你真会打扮自己啊!(代指西湖)5.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代指我们)6.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代指所有的人)上面6个句子中的“自己”都不是指“我”,而是分别指“他、邓小平、你、西湖、我们、所有人”。仔细琢(zu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