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有阅历的心灵,更容易获得成功。曾有人说:我愿意付高薪给两种人,第一种是掌握关键技术的专才,第二种则是阅历丰富的通才。阅历,是指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由经验得来的知识。说得直白些,所谓阅历,就是要去阅、去看、去经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阅历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培育和人格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8年日本青年研究团体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体验经历越丰富的少年儿童,他们的道德感、正义感越充实;大自然体验经历丰富的少年儿童有较高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版画创作教学浅谈一、培养观察力。少年儿童阅历浅,缺少丰富的生活感受。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主动去体验、熟悉周围的环境。要经常带他们去室外写生,增强其感受力,提高其敏感度,在指导惧创作素材的过程中培养其观察力。二、培养想象力。少年儿童兴趣广...  相似文献   

3.
少先队实施的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基本途径的教育。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是引导少年儿童参与实践的活动。而少年儿童除了长身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除了需要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知识以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去认识和掌握,这就是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4.
班级教育的目的何在,说得直接些,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素质,给孩子幸福、成功的人生。孩子的素质从何而来,幸福的源头在哪里,笔者认为是阅历的拓展。所谓阅历,顾名思义,就是走路、读书、阅人等的体验和经历。阅历对于孩子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育品德和形成人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势造英雄”,“经风雨,见世面”,“百炼成钢”,“自古雄才多磨难”,“温室里长不出栋梁材”等格言、诤言都是说阅历制约甚至决定人才的成长。一、阅历:孩子发展的永远“财富”上世纪70、80年代,许多国家都处在学历社会中,学历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辈子,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体验生活,学会抒写个人的独特体验为目的,以诱发并深化、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全新教学理念。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验式作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给学生幸福、成功的人生。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从何而来,幸福的源头在哪里,笔者认为是阅历的拓展。阅历就是体验和经历。阅历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培育和人格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潘健 《教书育人》2007,(11):37-39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给学生幸福、成功的人生.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从何而来,幸福的源头在哪里,笔者认为是阅历的拓展.阅历就是体验和经历.阅历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培育和人格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做数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感悟,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生成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创新。一、在情境体验中激发求知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内驱力,浓厚的兴趣是诱发学生思…  相似文献   

9.
文选型的语文教材是一种经验性的课程,体验和感悟是学好它的主要路径。丰富的背景知识(图式)、生活阅历和情感积淀是体验和感悟不可或缺的三大因素。而小学生恰恰在这三方面先天不足。背诵成了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图式)、生活阅历和情感积淀的“速成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体验"一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解释为:通过实践认识和理解事物.<现代汉语辞海>对"体验"的解释是"亲身经历以认识和理解事物",强调体验者的"经历".数学体验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牢固掌握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和平 《班主任》2004,(10):43-44
体验,《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少先队活动中的体验是指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活动.它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独特作用.少先队活动如何开展体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性学习”是根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提出的一种学科教学模式。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  相似文献   

13.
人的任何一种经历和实践都是人生的重要积累。如果说生活中的德育强调的是德育的养成功能的话 ,那么学习中的德育强调的是德育的陶冶功能和转化功能。教师是小学生做人的“样子”,每一位教师 ,都承担着培育少年儿童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少年儿童共同去挖掘、共同去思考、共同去体验 ,并分享彼此心灵提升的美好感受 ,让他们在这美好的感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自从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体验教育”思想以来 ,笔者针对本班级现状开展了以下“体验”活动 :一、忍耐体验 ,克服不良习惯所谓“忍耐体验”,就是学生针对自己在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亲自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养成行为。情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不同的情境,教学效果千差万别。与消极教学情境相比,积极教学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健康  相似文献   

15.
张爱民 《江西教育》2003,(20):25-25
体验是指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体会和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教育思想的生成,帮助学生摆脱了“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让学生作文进入了一个“想写、会写、写好”的全新境界。一、开辟写作源泉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要的一点是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创造的源泉。1.家庭生活中体验。可引导学生在“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模拟体验活动中扮演角色,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这…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实质上是一个知识技能的“迁移”问题。所谓应用某一类知识,就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和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广泛应用于新的场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不需通过实际操作,应用同一种知识去解决那些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土壤、养料在于生活。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中进入德育。我们围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情境”礼物赠送给少年儿童。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去反思,在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一定的道德态度、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发生的动态过程中,受到无痕的深刻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而当前体验学习还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甚至出现虚设和浪费时间的现象。本文就有效体验学习提出相应的策略,使数学体验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正>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去获取知识,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性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的一项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特定的活动情境,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熟知的活动情景中建立起与事物的必要联系,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经历、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以获取积极的体验,形成初步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行道树》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十分丰富。课文前的提示说“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人生体验?”显然,这些就是学习课文要掌握的重点。对于刚刚走进中学校门,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还不是很丰富的初一学生而言,能够把握住课文这几方面的要求已经够了,让他们真正体悟出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丰富内涵,恐怕还不太容易。对于这篇自读课文,宜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