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部分相干贝塞尔光束经过光阑透镜聚焦后的光强分布。研究表明.部分相干贝塞尔光束在几何焦点附近的光强分布不仅取决于阶数和贝塞尔光束系数,还与相干度有关。据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产生部分相干局域空心光束。产生的局域空心光束运用广泛,如微粒导引,捕获和诱导旋转等等。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局域空心光束来构成激光导管、光学镊子和光学扳手,从而实现微观粒子的精确、无接触操纵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瑞利衍射积分公式,推导出非傍轴离轴高斯光束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解析公式,用所得结果对非傍轴高斯光束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非傍轴公式在傍轴条件下回归到傍轴理论所得结果.远场近似,轴上光强以及傍轴离轴高斯光束的相干合成与非相干合成光束传输公式可做为本文结果的特例给出.数值计算表明,合成光束的光强分布与合成方式(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光束束宽w0(或等效于f参数)、光束束数M、离轴参数α以及传输距离z有关.在远场,对于相干合成光束,M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合成光束的轴上光强是单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轴上光强的M^2倍;对于非相干合成光束,M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合成光束的轴上光强是单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轴上光强的M倍。  相似文献   

3.
部分相干双涡旋光束在湍流介质中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了部分相干双涡旋光束在湍流介质中传输时光强分布变化规律的理论公式;并在实验上用螺旋相位板和随机相位板产生了此类光束,其内外双环可各自携带不同拓扑荷数;分析比较了此光束在传输中的光强分布,讨论了不同参数对其光斑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相干双涡旋光束的双环在湍流大气中是相互独立传输的,其传输特性会受到光束的拓扑荷数、空间相干度、湍流扰动强弱和传输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义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Wigner分布函数(WDF)二阶矩的定义,对常规厄米-高斯(SHG)光束和复宗量厄米-高斯(EHG)光束通过湍流大气的M2因子和相对M2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湍流中在相同条件下的SHG和EHG光束的M2因子存在明显的差异,仅有阶数m=0、m=1时SHG和EHG光束的M2因子的相等,当m≥2时,EHG光束的M2因子比SHG光束显著小,但SHG光束的相对M2因子比EHG光束的显著小,说明SHG光束比EHG光束受湍流大气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义的惠更斯- 菲涅尔原理和W ign er分布函数(WDF)二阶矩的定义, 对常规厄米- 高斯( SHG )光束和复宗量厄米- 高斯( EHG )光束通过 湍流大气的M2 因子和相对M 2 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大气湍流中在相同条件下的SHG 和EHG光束的M2 因子存在明显的差异, 仅有阶数m = 0、m = 1 时SHG和EHG光束的M 2 因子的相等, 当m?? 2时, EHG 光束的M 2 因子比SHG光束显著小, 但SHG光束的相对M 2 因子比EHG光束的显著 小, 说明SHG 光束比EHG光束受湍流大气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出了He-Ne激光器基模高斯光束的二维光强分布,对基模高斯光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研究比较在不同缝宽下基模高斯光束的相对光强分布,得到缝宽越宽,光强越强.根据实验数据的测量,还利用MATLAB计算出基模高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相似文献   

7.
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出发,推导出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所描述的部分相干光通过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后光强分布的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对这种光束通过单缝光阑系统后观察屏上的光强分布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和完全相干高斯光束的情况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单缝系统后部分相干光在观察屏上的光强分布与光场空间相干性、单缝系统的缝参量和观察屏到入射屏的距离有关,并且对这几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经过整数阶螺旋形位相板之后形成的部分相干涡旋光束,着重研究这种部分相干涡旋光束的传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光束在传输中呈现出环状结构的特点;整数阶螺旋形位相板的阶数越高,环状结构的半径越大:当入射的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空间相干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环状结构消失了。此外,还研究了入射光束的空间相干度对衍射场中的光谱相干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部分相干光的传榆理论出发,推导出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所描述的部分相干光通过光阑像散透镜后轴上的表示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对部分相干光通过光阑像散透镜后的传榆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光阑像散透镜聚焦的部分相干光在其轴上的光强特性与光阑衍射、光场的相干性和透镜的像散有关.并对比分析了有像散和无像散两种情况下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可产生中心光斑较强无衍射线结构光的新型光学元件。该新型光学元件可以通过在三角棱镜底部的中间部分开一个尺寸和底角都较小的三角形截面凹槽制成,其光束变换特性可以等效为两个不同底角三角棱镜的组合,主要用于解决普通三角棱镜产生无衍射线结构光能量均匀分布,不适合直接应用于三维表面测量且中心光斑对能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几何光学理论分析了产生中心光斑较强无衍射线结构光的原理,计算了中心光斑较强无衍射线结构光的相关参数。由衍射积分理论分析和模拟了新型光学元件后的光强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平面波正入射到新型光学元件可以产生中心光斑较强无衍射线结构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公式导出了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PCFGB)通过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公式。进一步导出了PCFGB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光强分布公式和等效束宽传输公式,且进行了数值计算及分析,并和FMGB的传输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CFGB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其光强分布的平顶部分不会消退,但是它的束宽快速增大而光强快速减小,这与FMGB的传输特性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瑞利-索未菲衍射积分理论,推导出了部分相干脉冲高斯光束经光阑衍射后光谱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部分相干脉冲高斯光束在远场位相奇点附近出现的光谱异常行为及激光脉冲宽度T,截断参数δ,相干参数Δ对光谱开关和谱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界衍射角θc附近光谱开关出现.激光束的脉冲宽度T,截断参数δ,相干参数Δ均影响衍射脉冲的远场光谱行为.通过改变脉冲周期T和截断参数δ及相干参数Δ可使光谱从红移到蓝移发生变化,这在信息编码中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了锥形聚合物光纤(POF)输出端光场强度分布呈现中心强、周边弱的模式分布特征,无论激光从大端输入、小端输出还是从小端输入、大端输出,都观察到小端的高阶模相对光强度明显低于大端,证明了锥形POF可以使大芯径POF和小芯径石英光纤的过渡连接得到良好的匹配.分别以大小端作为输入端口,研究了圆锥角度以及耦合长度对过渡器的光功率传输效率的影响,得出了POF过渡器最佳圆锥角度.yh  相似文献   

16.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功率宽频带皮秒级(亚皮秒量级)脉冲激光非线性"热像"效应。根据宽频带光脉冲包络演化的非线性傍轴方程,在远场近似及光学薄近似条件下,得出了高功率宽频带激光非线性"热像"出现的位置及强度满足的解析关系。结果表明,"热像"形成在非线性介质后与衍射物对称的位置,"热像"强度随脉冲时间发生变化,最大强度通常发生在脉冲峰值功率时刻。通过计算机模拟,并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两者符合较好。同时对宽频带"热像"的形成过程给出了解释,指出宽频带脉冲光束"热像"的形成类似于时间分片的连续单色光"热像"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透镜光束传输规律和光束质量因子M2的定义,阐述倒置望远镜导光系统在超重超大工件高功率激光加工中的传输特性,以及光束质量、光束参数、导光系统参数在加工范围内对稳定加工质量的影响,并对有效焦深给出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利用Yura期展宽理论和ITu-R大气结构模型,研究斜程湍流大气部分相干高斯-谢尔(GSM)光束的短期光束展宽。根据推导的解析表达式,得出短期光束展宽小于长期光束展宽。数值模拟了短期光束展宽随波长、初始半径、接收机高度、光源相干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增加入射波波长、增大波束初始半径、提高接收机高度时,光源相干性变差,短期光束展宽变小,受大气湍流影响小,有利于激光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