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科学具有哲学与具体的事实科学双重层面上的含义,作为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特别是现象学,必须具有严格性和彻底性的自身要求;在事实科学层面上,科学可以被分为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而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具有为事实科学奠基的任务。在胡塞尔看来,当代科学的危机预示着理性和主体性的危机,他认为应该通过生活世界理论和超越论的主体性的构造成就,为科学的有效性问题提供论证,并由此实现超越论的现象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的现实生活是受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的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现代西方哲学所理解的从单纯个体出发的、非理性主义的精神生活。哲学源于现实生活,但在观念中又超越现实生活,并引导现实生活走向美好的未来生活。近代西方哲学具有脱离生活的科学化倾向。反对这种倾向,但不能因此而主张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如果是那样,就是对近代西方哲学上述倾向的一种过度反弹,这在哲学史上是一种退步。与此同时也就否定了哲学的相对独立性,否定了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引导功能。强调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引导,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本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十六——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前进,其中,经典力学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科学基础,而这种哲学又从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影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是与唯物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它要坚持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坚持科学真理,就必须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它要坚持从观察和实验获得感性资料,就必然要从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中解放出来。因此,从哥白尼到牛顿,从波义耳到林耐,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唯物主义者,但是这种唯物主义必然带有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传统哲学史教材将近代哲学概括为认识论哲学,然而,在认识论架构中如何理解近代理性主义者的形而上学追求?近代理性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深刻的难题是:在接受机械论世界观的同时如何确保人的意志自由.为解决这一难题,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努力方向是去除空间的绝对客观性,使广延世界降为仅具有次等客观性的呈现于人的认识之前的现象世界,于是人就有可能超越现象世界的因果必然之链而达到真正的自由.最终,康德明确地表达了这一难题,而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努力方向也以一种完美的形式完成于康德哲学中.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正在经历第二次范式变革 ,这就是从近代哲学向建基于“生活世界”的当代哲学的转变。主体性的弘扬在带来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昌盛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造成了人类文明的危机 :人的价值迷失、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生态和环境危机。当代哲学对人的全面研究为新发展观把发展目标定位于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 ,在发展目标上的一个严重缺陷是“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 ,把人的需要的全部丰富性简化为片面的物质追求。构建新的发展观就必须超越主体性哲学 ,重新思考人的形象和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重筑哲学本体论 ,而这恰恰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曾经为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做出理论论证,为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形成及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其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和二元论倾向而暴露出自身的矛盾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超越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可能性.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和近代哲学理性主义的矛盾性,从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着手并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理性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是在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斗争中诞生,在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古代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科学进步的促进下形成。近代哲学的起跑线比较清楚,就是古代哲学的终点线。但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却是错综复杂,有前后相继中的交叉发展,也有两军对垒中的相互吸收。究其逻辑线索,基本上可以理出两条:其一,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首先要解决的都是古代直观认识中,把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分裂为世俗世界和天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4位不同时代的实践哲学大师的观点,提出实践哲学是主体不断寻求价值超越的精神生命活动。根据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教育哲学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合目的性危机。教育哲学要走出困境,可以从5个方面寻找出路:一是教育哲学的发展需要民主和宽容的社会氛围,二是教育哲学需要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三是教育行动须与教育思想相结合,四是教育哲学须与教育科学相贯通,五是教育哲学实践主体须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的辉煌 在古代,自然科学隶属于哲学,是随着自然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直到近代,由于实验方法的建立,自然科学才最终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由直觉思辨的研究发展到实证的研究,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下的真正的科学.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正是他的实验方法的确立使自然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我们把伽利略的实践称为科学和哲学的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由于实证主义膨胀,理性精神囿于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符号化盛行,把探问人生意义和价值排除在科学的认识之外。胡塞尔认为这一切都加大了事实科学和价值意义学说间的鸿沟,最终导致了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要挽救这种危机,解决办法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回到真正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科学分类与科技体系思想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学森将现代科学技术划分为十大部门。其中自然科学是迄今为止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一个门类,其层次结构包括工程科学、技术科学、基础科学、这三个层次通过辩证自然观 自然辩证迈向人类知识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思想方法上来说,钱学森科学分类和体系建构中有两个特点,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二是始终坚持现代系统腐化的观点和方法,其科学意义 客观世界描绘了同幅科学的图景,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哲学到价值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人类的实践结果积累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人化自然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主要基础,这个充满人为事物、以物质文明为核心的人类结果领域,构成特殊的价值世界.从宇宙进化链来看,价值世界是进化的表现环节之一.随着价值世界的出现和发展,我们有了自然、社会、思维(主观精神世界)、价值等多个"世界".相应地,我们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包括心理学)分别对前三个世界加以研究,但尚没有跟价值世界相对应的科学领域.因此,应当建立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是一个大的门类,它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属于同一个序列的科学研究领域.价值科学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论(价值哲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的研究已经愈来愈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对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及其特点的研究,包括哲学家和著作中的自然观、哲学范畴中的自然哲学内涵、自然哲学中的生态观等方面;二是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哲学思想的研究,包括科学家、科学著作的自然哲学思想以及古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三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与科技关系的研究,包括哲学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作用、哲学家和哲学著作对科技的研究、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影响等方面。已出现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偏重于个案研究,整体性研究不足;二是局限于分门别类的资料梳理,理论分析研究不足;三是简单判断有余,深入思考不足。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围绕“李约瑟难题”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解读,揭示了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一些原因.这些研究成果启发我们,科学教育的改革要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科学史教育的内容能够十富学生哲学思想,发展其自然观、培养其科学思维与创新思想,并改变传统科学教育方式,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促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  相似文献   

15.
自文艺复兴以来,笛卡尔哲学代表的理性主义一直成为推动西方科学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上个世纪,乐观的唯理性主义给现代社会带来深重的文化危机,尤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社会开始反思工具理性和科学至上。笛卡尔同时代的科学家、哲学家帕斯卡通过研究“人的问题”,对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至今对我们重新审视理性的运用、反思工具理性造成的现代文明的内在危机仍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愈演愈烈的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使人们在追求科学知识的狂热中越来越远离生活世界,远离生命体验,文化教育学第一代领军人物狄尔泰以生命哲学反抗这一自然科学化思潮。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个学派则诞生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代表人物兰格威尔德也属于德国文化教育学的第三代。乌特勒支学派利用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主要是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帝,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探索教育生活现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范梅南则对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和超越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实践知识论的建构和人文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面远超出乌特勒支学派。  相似文献   

17.
STEM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育理念,包含注重打破学科壁垒的整合教育、强调面向真实世界的情境教育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循证教育三重意蕴。然而,当前STEM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使其陷入了功利化倾向与复制式扩张的困境之中,需要来自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的深度反思以指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考察视域内,STEM教育是一种从沉思科学到干预科学的介入性科学实践,是一种从科学作品到科学过程的地方性科学实践。未来STEM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准确把握“开放式终结”的意涵并全面理解“实验室生活”。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条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旧形而上学实质上把世界理解为科学世界;康德将旧形而上学的外在对象转换为内在理性,通过将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降为现象世界而把道德世界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胡塞尔把康德的纯粹理性彻底内在化为纯粹意识并将对象理解为自在的客观之物,通过研究对象之主观相对的被给予方式,指明了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基础,最终把生活世界从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通过对语言的逻辑进行研究,为可说和不可说的领域划定界限。在逻辑分析的视角下重构他的科学观,能更清楚理解他对科学的定位和评价。他的科学观表现为:(1)哲学与科学既非奠基、也非取消的关系,哲学在科学之外,为科学划定界限;(2)逻辑之知具有先天性和必然性,科学之知具有后天性和偶然性;(3)自然律的形式桥接了逻辑形式和自然律的内容,保证了科学知识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前期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科学观,可以为进一步思考科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