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现代融资结构理论中的融资定律认为 :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应首选举债 ,然后才是发行股票。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时 ,看到的却是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偏好。这种偏好的形成与上市公司融资制度、融资成本以及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 ,对上市公司资本的使用效率、公司治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以及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只有通过从根本上加强宏观制度建设 ,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以及大力发展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才能矫正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虚假陈述的会计信息披露,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证券监管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方面和法律诉讼方面的不足,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应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大证监会的监管力度,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鉴证作用,司法上积极推进民事诉讼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自去年5月份以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开始,这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起到很大的作用。文章探讨了股权分置的由来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介绍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了股改对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蓓 《职大学报》2006,(1):90-91
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源所在,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管理者权责不对等、小股东利益遭到损害、公司非真正的独立法人、监督不利、国有股非流通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 ,上市公司整体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监管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 ,造成了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逐年下滑 ,上市公司被“淘空”现象和假账丑闻时有发生。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混乱状况。本文通过公司股权资本特点及其公司治理功能的国际比较 ,并结合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特点及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试图探索一条通过调整股权资本 (优化持股主体资格和股权资本结构 )充分发挥其公司治理功能 ,来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寻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而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上市公司应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成员构成、监事会职责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性等方面加强立法执法、完善治理结构,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8.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职业体育的专用性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专用性投资是决定交易属性的关键因素,专用性投资实际上最终决定了契约的内容和形式。与一般产业不同,职业体育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专用性投资,契约的不完善促使这些市场交易主体必然寻求各种特殊的治理机制来保护其投资,否则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将不可避免,对专用性投资的保护正是解决职业体育市场各种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制度,虽然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英关法系国家曾经用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制度在国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对采用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国来说是否适合,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应放在监事会而非盲目地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曾经作为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受到理论界的高度评价,管理层对此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将这一制度引进我国上市公司.但是自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三年的风风雨雨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落地"以后,还没有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土壤"上真正"生根".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路坎坷的表现,无情地表明一个国家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永远是处于一种动态发展变化中的,要求一种固定模式与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达成永恒的默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不结合社会现实的墨守成规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基于此,本文在对英美国家独立董事制度和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本身的问题、公司治理的基础问题进行了初步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理应在共性架构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特有之国情作出个性化的发展创新,在移植、完善该制度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有股独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了股权善意取得的规则,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几类主要股权纠纷,笔者选取名义股东对股权的处分这一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股权的性质、受让人的善意、公示公信的效力、价值平衡几方面,类推适用物权法上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困境。最后,分析了德国在股权善意取得方面的立法经验,归纳了德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股权善意取得修法的质疑及其依据。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得出我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在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方面存在困境的原因和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股东账簿查阅权是股东维护个人、公司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影响了该权利的实现。为了使股东的账簿查阅权得到有效的行使,应进一步明确查阅权主体,确定"正当目的"的判断标准,并对权利行使中的程序问题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3.
在公司当中,股东大会是最高层的决定机关,对公司的各个政策能否实施以及公司的运营都有着重大影响。从法律性质上来说,股东大会决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法律行为,而且在现实执行过程当中,其通过的决议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因此在必要条件下,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司法救济,从而保障公司、股东以及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我国的相关法律并没有详细的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存在的瑕疵作出相应的规定,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发掘相关问题,及时改正解决,避免对股东、相关人员以及公司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