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教师都强调"教"而忽略"学"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前提,教会学生听课;自主学习的基础,教会学生阅读;自主学习的动力,教会学生提问;自主学习的核心,教会学生反思;自主学习的目的,教会学生迁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变"要我自主"为"我要自主;"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课堂中引入"自主学练"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学练的机会,提升学生运动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运动思维。教师在"自主学练"环节、"自主学练"教法、"自主学练"学法、"自主学练"训练等方面展开创新实践,可为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新机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刁冉旭 《考试周刊》2013,(70):151-15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分析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5.
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出发点。本文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领域,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法,给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变"要我自主"为"我要自主";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作为一门大学本科新生的公共选修课,从预习、学习、复习和实践四个环节逐步引导本科新生"自主"学习。通过布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吸引学生"自主"提前预习;加强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留下重要问题,督促学生"自主"复习;开设实践经典试验,辅助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探究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舞台,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激发自主探究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参加自主招生方式进入高校的"自主型"学生,和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学生有何不同?最早"试水"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之一——武汉大学,推出全国高校首个自主招生学生素质报告,回顾该校5年来的自主招生之路。报告显示,通过自主选拔进入高校的学生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1.
"自主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我主动发展的课堂。数学"自主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自主、创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淀、提升数学素养。构建"自主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取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小玲 《广西教育》2013,(14):64-64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的具体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自主"是第一位的,没有学生的自主、自觉、有效的学习,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将缺乏实质性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学习缺乏兴趣,别说自主学习,就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学生在课堂貌似"认认真真",但  相似文献   

13.
"过于"自主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理念,我们也确实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学生毕竟是学生,所以让  相似文献   

14.
吴奇  徐江 《天津教育》2012,(7):52-55
现在人们在阅读教学方面热烈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是应该的。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又该怎么做呢?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教师应该多考虑——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什么,我们作如是"想"。一、教师应该知道"自主"之后还要教什么这个命题有这样两个关键词——"应该"和"还"。其中"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的使命和职业素质,"还"字强调的是所要教的内容要高于学生"自主"的,是他们生存发展所需但又"自主"不了的,是需要跟教师学的,在学生"自主"的范畴之外。这个命题的提出,显然是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自觉,在这些方面做好必要的储备和积累,从而能从容应对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教  相似文献   

15.
正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师生互动"、"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意识"和"习惯"。意识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习惯是自主学习的保证。一旦学生有了"自主"的意识,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不再是一种强迫,而是一种责任。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氛围。所以,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关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强化"预习"和"练习"这两个环节,培养意识、教给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应试教育"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远远不能满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被"素质教育"取而代之。"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听说读写",进而达到"自主发展"。语文教学一贯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三为主"的做法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在"三为主"基础上,做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以"成功自学"为契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运用"相互竞争"的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单元语篇新授前,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学。通过策略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探究能力,积极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提升其各项思维能力,变"教师教会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会"。  相似文献   

20.
李俊阁 《教育》2012,(9):46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