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11,(9):7-7
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最近在辽宁凌源距今约1.24亿年的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这一古老的真双子叶植物非常接近现生的毛莨科植物.  相似文献   

2.
科教大事     
《科学中国人》2011,(11):40-41
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 被子植物的早期历史是有争议的.但来自中国“早白垩世”的一系列化石发现正在开始填补我们知识中的一些空白。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孙革教授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David L.Dilcher领导的课题组发现,  相似文献   

3.
按照化石的形态,人类进化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前两个阶段的化石在中国迄今还没有发现,中国只有直立人和智人的化石。 我国的直立人化石地点已经发现了十几处,最早的是在云南元谋,只发现了两颗门牙。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埋藏化石的地层的距今年代,大约170万年,近年用另一种叫做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0,(9):54-55
最早的多细胞生命形式 西非加蓬弗朗斯维尔附近黑色页岩内一大化石层中一系列保存完好的厘米尺度的化石,让我们能有机会一瞥也许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多细胞生命形式。这些新发现来自距今21亿年前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5.
<正>最早的多细胞生命形式西非加蓬弗朗斯维尔附近黑色页岩内一大化石层中一系列保存完好的厘米尺度的化石,让我们能有机会一瞥也许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多细胞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4):243-24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朱茂炎研究员等人在我国三峡地区发现了6.3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动物化石记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作为国际上前寒武纪微体化石研究专家、哈佛大学的安迪·诺尔的肯定。这一新的发现是迄今最早的动物化石可靠记录,将动物的起源时间提前到6.32  相似文献   

7.
湖湘扫描     
<正>道县发现迄今最早现代人类化石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10月15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07,(12S):53-53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写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如今这一说法在科学家的研究下有待修改。1985年,黄万波等人在重庆龙骨坡发现了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经过北京大学考古系陈铁梅等人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牙齿化石时间为204万年。这不但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而且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往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这说明204万年以前,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可信的、地球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从而将被子植物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被子植物也称开花植物,是植物界最为多样化的类群。植物有着漫长的进化历史,但被子植物直到白垩纪(距今1.45亿~0.66亿年前)才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0.
新闻     
大熊猫有个小祖先6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了中美考古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广西乐业地区发掘出土的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头骨化石;这种名为大熊猫小种的原始的大熊猫已喜食素食,体型较小,脸部较长,模样更接近于熊。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之中形态特征很原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5):320-320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2007年6月18日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南方发掘出的距今大约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祖先。报告说,根据化石推断,这种大熊猫"个子"可能只有现代大熊猫一半大小,堪称"侏儒"大熊猫。有趣的是,"侏儒"大熊猫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6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了中美考古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广西乐业地区发掘出土的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头骨化石:这种名为大熊猫小种的原始的大熊猫已喜食素食,体型较小,脸部较长,模样更接近于熊。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之中形态特征很原始、地质时代较早的早期大熊猫,这也是迄今更新世早期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它的发现对研究大熊猫的今昔变化、系统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熊猫小种化石的发现,提示我们经过数百万年,大熊猫体型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的进化高峰已经过去了,正在逐渐走向衰退,也提示我们应更加珍惜和保护大熊猫这一古老的生物物种。  相似文献   

13.
自1990年报道了产自我国延边大拉子组的几种原始被子植物叶部印痕化石后,  最近又发现若 干种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化石,本文报道的化石植物是Archimagnolia rostrato-stylosa gen.et sp.Nov.’Eucommioites orientalis sp.Nov. 分别与现生相关植物的生殖器官作了比较研究,并认为与木兰类和 杜仲类植物有亲缘。大拉子组为一套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油页岩互层所组成。 同层除保 存了较多的植物化石外,还有双壳类、叶肢介、介形类、昆虫和鱼类等。 该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的Aptian-Albian。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08,(3):50-50
法国考古研究人员说,迄今最古老人类化石“图迈”的年龄已经确定,为680万年到720万年之间。 据法新社报道,这一化石是法国人米歇尔、布吕内2001年在乍得的沙漠中发现的。它包括一个几近完整的头盖骨,还有一些零散的下颚骨和牙齿。自它被发现后,学术界就展开了有关它是否属于人类最早祖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季强 《百科知识》2002,(6):14-1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家和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最近在中国辽宁省凌源市中生代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个化石的地质年代非常久远。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最新发现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是世界上已知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这个新的哺乳动物被命名为攀援始祖兽(Eomaia scansoria);Eo-(希腊文:原始古老);-maia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幼苗形态特征,把双子叶植物幼苗划分为18个类型9个亚型,用图解释了幼苗类型之间的进化关系。双子叶植物幼苗类型进化的主线是:暗罗型(子叶具吸收功能,留土)→紫玉盘型(子叶具吸收功能,留于种壳中,下胚轴伸长)→木兰型(子叶具吸收兼光合功能)→蜡梅型(子叶具光合功能)→樱型(子叶具光合兼贮藏功能)→樟型(子叶具贮藏功能),其他类型或亚型则为进化的旁支或盲支。根据幼苗类型来判断,现存被子植物最古老的科应为番荔枝科。  相似文献   

18.
辽西凌源~三十家子中生代火山盆地义县组靠上部的一个沉积夹层中,含有鸟、龙及植物等古生物化石计19类。发现了以娇小辽西鸟和凌源潜龙为代表的动物化石群,植物化石发现了买麻藤类和被子植物,代表着植物界的一个主要进化过程。根据对含鸟化石群的埋藏特点及对古生物生存环境、生物群落、岩相古地理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这一地区古生物化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3,(9):54-54
由沈阳帅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利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最原始的带毛发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  相似文献   

20.
科学前沿     
《科学中国人》2012,(11):14-17
Nature最新内容精选新发现:中国早白垩纪长羽毛的大型暴龙类恐龙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