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考中同学们往往会因为一些看似简单却又容易丢分的题目而费尽心思.这种题目就称为"陷阱题",通常也叫"圈套题",是一种极易做错的习题."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常有这种性质的试题出现.当我们遇到这种习题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或者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到最后却是错误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解答这种"陷阱题"呢?下列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陷阱",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落入"陷阱"必然会引起思维上的警觉,从而促使认识进一步深化.因此,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思维上的"弱点",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题"陷阱"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另外,设置"陷阱"也是高考选择题的一大特点.下面就选择题设置"陷阱"的几种常见类型作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3.
所谓"陷阱",实质上就是对正确选项起到了干扰作用的那些干扰项。有些考生往往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按某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答案",结果误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中。下面笔者就去年高考的"陷阱"题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英语命题讲究知识性和科学性,必须反映出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要想圆满地完成一份英语试题,学生除了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意试题中出现的"陷阱题".有些试题,答案看似很明显,实际上,由于对音标、词义分辨不清或句子语法分析不透彻等原因,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幻觉,掉人"陷阱",做出错误的解答,这样的试题即为"陷阱题".本文就初中英语单项选择这一题型结合一些实例和解析,对学生在"陷阱题"方面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剖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命题人常常利用熟悉的句型结构.或者一些固定搭配来制造陷阱.让考生在非常神气的心情中快速地得出错误的答案。如何跳出这些陷阱题呢?首先我们要弄清命题者是如何设计陷阱的,然后才能有力地"还击"。下面粗略归纳了常见陷阱题的类型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巧识陷阱有所帮助。【陷阱一】利用定势思维,设置"陷阱"【应对策略】夯实基础,记住要点,结合语境,识破"陷阱",理清题意。例1 I couldn't help____that day forⅠwas too busy.A.sweeping the floor B.to sweep the floor C.swept the floor D.to sweeping the floor【解析】此题并不是couldn't help doing(情不自禁)的运用,而是对help(to)do的考查,故选B。  相似文献   

6.
化学试题中的主打题型是选择题,分值常占50%左右.选择题编制时,命题者常通过题设"陷阱",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解选择题时,考生要能识别"陷阱",挖掘出最具价值的隐蔽信息,以迅速正确答题.本文试对选择题中的常见"陷阱"类型分析,以获取对选择题的"陷阱"设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陷阱,数学中也有"陷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既有数学史上的老"陷阱",又有教师根据学生认知上的片面性或思维缺陷而设置的,以暴露学生错误的新"陷阱".学生之所以落人教师所没的"陷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双基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是思维上缺乏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巧没陷阱,则可以让学生在"落人"与"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在"滚、爬、摔、打"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扩展视野,完善认知结构,继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设置陷阱?现结合教学上的一些体会,淡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陷阱题"通常也叫"圈套题",是一种极易做错的试题。"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隐蔽性。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英语中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失分较多的试题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往往是知识点类似、带有很强的迷惑性的试题。同学  相似文献   

9.
中考数学试题大多灵活多样,命题者往往故意设置一些"陷阱"等着同学们掉进去"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同学们在解题时如果考虑不周,稍不留意就会出错.下面罗列了考试中最常出现、同学们最易答错的四类"陷阱题".一、因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掉入"陷阱"由于数学概念都很抽象,同学们如果只了解其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陷阱题",能促使学生认真审题,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陷阱题"。1.多余条件——干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认为应用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解题肯定出错。针对学生这一心理,教师设  相似文献   

11.
胡秀娟 《快乐阅读》2011,(11):69-69
近年来,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的设题更加灵活,干扰更大,语法和词汇知识题中有相当数量的题是根据学生的思维定势而设计的"陷阱题"。考生应如何防止掉进"陷阱",做好这类题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谈谈具体的方法。(一)化繁为简,剔除多余信息。设题者在设题时往往通过增加限定语、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从句等辅助成分,增加句子的复杂程度,造成学生的视觉差异,从而导致思维混乱错位。解  相似文献   

12.
孙文双 《高中生》2015,(9):30-31
为了考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情况,命题者往往在一些题中设置"陷阱",同学们在解题时稍不留意便会误入这些"陷阱",本文将设置"陷阱"的常用方法进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在定义上设置"陷阱"例1若动点P到定点F(1,1)的距离与到直  相似文献   

13.
唐秀丽 《考试周刊》2013,(73):143-144
在近几年的初中物理考试中陷阱题是非常常见的,学生很容易在这些地方出错。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陷阱题,并就如何设置"陷阱"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陷阱即令人上当的圈套。陷阱的设置与甄别往往是智者谋士们之间的游戏。根据初中生"好奇"、"敢于挑战"、"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物理试题中适当地设置一些富于变化的"陷阱",让他们想方设法去"破"。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很有益的。那么初中物理试题中,常见的有哪些"陷阱"?面对这些"陷阱",同学们又该怎么应对呢?笔者进行如下归纳,并对例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说到"陷阱",人们常常会"谈虎色变".因为"陷阱"在人们的思想中,已不仅仅指的是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更多的是指让人上当受骗的圈套.如果设置陷阱的人换了,设置的目的也变了,它还可怕吗?其实,课堂中就有这样的"陷阱",它已不是害人的圈套,而是育人的计策和手段,凝聚着老师们的智慧和关爱.这样的"陷阱",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16.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在高考中,选择题是主要的基础题,也是重要题型之一,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侧重考查"双基"。选择题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一般其题设条件与选项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匠心独运的改造,以其多重的形式布下层层陷阱,声东击西的命题策略考查考生的"双基",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基"和一定的技巧。近年高考中,选择题也突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有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其中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类型的"常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听学生说"这题不会做""那题又错了",经常落人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可是经老师一点拨,又觉得很容易。这种现象向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学生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怎样帮助学生跨越"陷阱"进行"自救"?在实践中我通过构建解题思维程序,使学生的审题、析题思考方向变得有序,顺利跨越题目陷阱,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一、构建解题思维程序,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命题方式灵活,知识面覆盖广,题干设置巧妙,条件隐晦,迷惑性大,解题技巧性强,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全面分析,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避开题中的"陷阱".  相似文献   

19.
解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实验表明,由于个别差异和客观性等原因,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解题等方面往往存在"缺陷",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碰到基础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面对新颖题,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中有的习题的解是一些"等值",题中给出的不同情况下所得的结果是相等的,我们暂且把这类问题叫做"等值"问题.这类问题的结果就是一些规律、原型,若对它们进行再思考、扩展、应用,我们就会感受到熟能生"巧"和思维之"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有好处.这里仅举力学中的两例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