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顺应论视角下,语言使用的语境分为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其中语言语境包含篇际制约、篇内衔接和线性结构三个因素。金融文本中的隐喻构成其文本语用风格,也是文本重要衔接词项,因此金融文本中英汉隐喻翻译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语言语境中的篇际制约与篇内衔接两方面。本人通过对现实中的案例分析发现,如果译者对这两方面顺应的意识程度较低,则会导致该领域的一些翻译问题。译者在从事金融文本的英汉隐喻翻译时,应该高度意识顺应金融文本的语言语境,使译文更显专业、流畅。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语境理论入手,以余秋雨的散文《废墟》为文本分析对象,探讨散文语篇中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的辩证关系,以及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在散文语篇中的互动建构。散文语篇中同样存在着语境适应论,散文语篇中的静态语境是一种背景语境,是一种具有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语境认知;散文语篇中的动态语境是一种临时语境,是作者根据个人修辞经验临时建构的隐喻认知。在一篇成功抒情的散文里,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互动地交织在语篇中,呈现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静态语境通过动态语境得到展示,动态语境经由静态语境得到聚焦。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内含三类语篇:文学类、实用类和论述类语篇.统编教材中诸类选文都是典范的交际文本,其文本编织的过程即语篇构造的过程.诸类文本的语篇特征可从交际层(意向性、可接受性、信息度),结构层(统一性、连贯性)和语境层(情境性和篇际性)去把握.撷取教材中的典型文本并就其语篇特征展开考察,以为《标准》语篇理念的贯彻落实、诸类文本的语篇分析以及任务情境中的深度读写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修辞解释对修辞性和语境性的持续关注,使其与传统科学解释产生了一些区别。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语境分析法能够弥补修辞分析法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将问题的解答过程置于一种可交流和可表达的语境基底上,并最终通过修辞分析法与语境分析法结合的方法论结构,给出一种有理性、有理由、有效用的科学修辞解释。这些研究表明,语境在科学修辞学范围内有着巨大潜力,同时体现了科学修辞学与语境论结合研究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批评转喻分析是修辞批评与转喻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语篇研究范式,旨在通过对转喻的批评语篇分析揭示转喻选择背后潜藏的话语涵义以及预设的修辞情境。在转喻描写过程中,修辞语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批评转喻密不可分。研究基于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语篇中的批评转喻进行分析,结合批评修辞情境和预设语境,识别、解释与评价语篇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境与修辞     
语境是我们观察修辞现象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运用修辞手段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到的。修辞的妙处,往往是由于高度适应语境而产生的。本文就语境与修辞的关系加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语境与词语的选用;语境与句式的选择;个人语境与修辞文本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狂欢书写与修辞隐喻——以张炜《九月寓言》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的《九月寓言》带有众多“狂欢化”的因素。用俄国学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形式分析入手,返回文本的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及作家的个体体验,实现对文本中狂欢化素材、修辞、结构的归并与清理,探索张炜的叙述动机与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修辞是依托题旨情景恰当地选择语言的一种手段。在语篇中使用英语修辞可以增强整个语篇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并传达一定的语篇意义,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不同的语篇中有不同的功能。本文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三个方面对英语修辞手法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进行了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当指向语文的实践性、情境性与审美性。研究发现,当前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还存在交际目的解读缺位、情境语境分析缺失、评价审美释解不足等问题。语篇学视域下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以至于阅读教学的深度变革,应当锚定文本交际性,提升解读能力;审思文本语境,指向深度学习;强化文本评鉴,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思想主导下的科学史学研究,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能否科学地解决科学史研究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文章基于语境论科学史学的核心主张,从客观的"语境实在"本体论说明、动态的"语境建构"认识论解释和合理的"语境基底"方法论分析等三方面,回答了科学史的客观性诠释、史料的解读、科学事件的意义、文本的修正等一系列核心的、基本的问题,为语境论科学史学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辩护。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史的本源价值是其元认知价值——展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辉格式科学史给学生呈现出一副歪曲的科学发展图景,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者价值观的错位,即教育哲学中的知识中心主义、科学哲学中的素朴经验论和历史哲学中的移时史观;直接原因在于科学家的一些"不当行为"与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科学家所持的刻板印象相冲突,他们按自己的刻板印象去重塑科学史。科学课程应变辉格式科学史为真实的科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的本质看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大科学,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大科学观决定了科学教育应从分科走向综合。科学教育的综合不仅是自然学科内部、自然学科之间的综合,还应包括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综合,实际的综合程度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HPS教育及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S教育是近年来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一种科学教育观。HPS教育理论、HPS课.程以及HPS课程的实施对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百年来,现实的吁求,政治经济问题的直接充当了我们科学教育的思维起点,以至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形成健全的民族科学教育理念,使科学意识并没有深入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未来的科学教育必须在充分反思教育与科学自身处境的基础上,协调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民族心理、心智训练与知识掌握、普及与提高、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以谋求自身乃至民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的“真理观”向科学的“建构观”的转变。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对科学知识的不同选择,对教学主题的不同设计、教学话语的不同使用,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评价。教师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学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他早年就提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的三层次划分法。20世纪70年代末期又提出中国科学学的研究纲领,廓清了科学学的定位、范围、内容等。他构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目前最系统的体系,这一体系带动了许多新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评价问题是科学逻辑的核心。科学理性不是体现在存在科学评价的逻辑上,而是体现在科学的决策之中。科学决策机制是一个特殊的“投票体制”,它与科学理性的关系,将是科学逻辑研究的一个可能转向。“科学决策”的研究方向将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科学史学、科学社会学、逻辑学,它同时可以借鉴博弈论、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里的研究成果,这将是一个富于成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