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晚清谴责小说中说话者出于不同的动机,为了达到特定的语言效果,从主观态度上往往使用了不符合对方身份、地位的称谓,这样就偏离了常规的称谓词语的使用,使得称谓词语呈现出与交际双方角色不相称的语用形式.这表现出了晚清谴责小说“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的文学艺术特色.而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特色,使得晚清谴责小说称谓词语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晚清八股取士的废止与晚清新小说的兴起关系密切.从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到提倡新小说,八股文完成了它从文体到功用的象征转化而获得新生.晚清八股取士的废止给新小说的兴起提供思想解放的契机.一方面,八股取士废止带来了作文的思想解放;这种解放,既表现为文体形式的自由,又表现为思想感情的自由.另一方面,八股取士的废止从体制上切断了传统士人对体制的依附性,从而带来了晚清士人身份的转型,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扫除依附体制的幻想.在科举废止背景下,伴随着近代报刊与出版业的兴起,在上海这个近代大都市里逐渐形成了一批职业小说家,推动了晚清新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铁凝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具有独特的诗性.这种诗性表现在小说的语言、人物、景象的纯净优美,也表现出作家创作心境的宁静单纯.这种诗性彰显了铁凝追求的境界是穿越复杂后的单纯.  相似文献   

9.
在晚清小说界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对《盛京时报》所刊载的小说作品的梳理,并结合当时的小说理论文章,指出晚清时期《盛京时报》所刊载的31篇小说一直受到忽视,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而且在晚清东北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小说创作既有落后于全国大形势的一面,又因其自身社会特点而表现出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晚清小说《学究新谈》生动地表现了晚清科举革废后士人的种种命运,以及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复杂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晚清科举革废与士的近代转型的小说,也是历史文献。其意义和价值应该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情歌对唱曾经是湘西一个古老而浪漫的传统,是湘西儿女恋爱的媒介.这一传统文化资源被沈从文吸纳进小说中成就了一个灵动飞扬的"湘西世界".情歌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是想象的翅膀和浪漫的源泉,是小说人物形象诗意的栖居,是湘西儿女自然生命形式的吟唱.情歌是"湘西世界"一个特有的美学符号,情歌增添了沈从文小说的诗化色彩,具有突出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中插入诗词是郁达夫感伤型文本的一种经常性的构成方式,散体白话文引入诗歌体语言,这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是一种他性文本的引入,也就是文本的互文现象。在新文学文体的开创期,这种文本的互文见义又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郁达夫小说中的这种互文体形式,实际上表征着郁达夫作为一个新文学作家在新的文体写作中所要处理的一些问题,如中西文化的调和,传统和现代对接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欧美当代小说家中,似乎没有谁比这位睿智的米兰·昆德拉更为自觉地关注并探究"存在"了。他的作品为我们敞开了一个向存在置疑,充满诗情与沉思的艺术世界。本文旨在探讨在昆德拉所勘探的"存在的版图"上,人类可能具有的四种行为选择及选择的结果,即背叛、拒绝、幻想和盲从。  相似文献   

14.
向真向善求美是张虹小说创作的基调和底色,她的小说显示了作者对生活中诗意和美的向往与追求.从<黑匣子风景>、<魂断青羊岭>到<等待下雪>无不体现作家的使命感和比患意识,凸现出回归精神家园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小说中的维扬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属于一个地域性作家,他的小说显示出浓郁的维扬文化意蕴。自然景色显示出典型的水乡特点,人文景观呈现出维扬文化归趋世俗、崇尚自由的精神特质,而风俗生活与维扬这块自古疏离政治而又经济繁华的土地密切相关。另外,汪曾祺小说刻意表现一种不拘礼节的人性自由,可以看出作者受到维扬文化崇尚自然人性的诗意精神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废名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而著称。无论是从小说观念还是从创作实践来看,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晦涩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的阅读设置了阻隔和障碍,迫使他们离开习惯的轨道,对日常经验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将注意力转向作品的形式本身,唤起他们对文学语言和作品艺术之美的感受,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孙犁的小说以风格独特著称,这种独特风格源自他独特的审美取向。他审美的基点是朴质纯情的乡土气息,以朴质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丰富的斗争生活,他倾心于美好,崇尚纯洁朴直,真切地关注时代和现实,在忠实于真实的同时,又用浪漫诗情致力于表现美的极致,给小说带来诗意的抒情和浪漫的气息,写出了他所期望的美好的事物,使美和感情得到升华。以孙犁不同时期的若干作品为例,从三方面分析了对其审美创造起导向和升华作用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教学互动模式的理论,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渗透学习风格的理念,以整合的方式建构有效的学习模型,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边城〉与〈大淖纪事〉文本互读,我们发现沈从文在文学史上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诗性家园的寻找者;而汪曾祺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望者,汪曾祺并不刻意营造"抽象的过去",构造所谓的"理想国",而以现代自由意志的生活方式和古典意趣的艺术化氛围的和谐结合为民间立场争取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王蒙的小说是王蒙个体艺术创造的结晶,镌刻着王蒙个体的深刻烙印.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他的小说就是他的自叙传.从小说的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王记"的印痕和面影,窥见"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旅.王蒙是一个特立独行者,在他的小说中,也有一个"独行者"的人物系列.这些独行者上下求索,把探索的矛头既指向现实,也指向历史.王蒙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他突破线形思维模式,洋洋洒洒地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语言幽默,汪洋恣肆,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