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册有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井外余4尺,把绳子四折,井外余1尺。求绳长和井深各是多少?“教参”里介绍的解法是:4×3-1×4=8尺……井深(8×3) (4×3)=36尺……绳长  相似文献   

2.
[题目]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4分米。求井深和绳长。解法一把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绳子3折来量,每折是绳长的13,把绳子4折来量,每折是绳长的14,根据题意可知:绳长的13比绳长的14长16-4=12(分米),也就是12分米占绳子全长的(13-14)。故绳长为(16-4)÷(13-14)=144(分米)。井深为144×13-16=32(分米)或井深为144×14-4=32(分米)。解法二如下图所示,把绳子3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可以看成绳长…  相似文献   

3.
题目:用一根绳子测量井深,第一次把绳子平均3折,去量则余4米,第二次把绳子平均4折,去量则余1米。问井有多深?绳有多长?  相似文献   

4.
井深与绳长     
这是我国一道古代的数学问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折成三折来量,则井外余绳4尺;把绳子折成四折来量,则井外余绳1尺。求井深和绳长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58页有一道思考题: 用绳子测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米。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 首先,利用投影让学生明确图示关系,结合板书,明确该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58页第22题是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绳长和井深各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问题中,一题多解是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题目: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绳1尺,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问题中,一题多解是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题目: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4尺;把绳4折来量井,外余绳1尺,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数学竞赛刚结束,同学们就把我围得水泄不通,有一道题成了讨论的焦点:为了测量一口井的深度,同学们想用长绳吊一重物的方法,将绳子三折量,绳子比井深还长出6米,将绳子四折量,则绳子比井深长出2米,你能算出井深与绳子的长度吗?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22分) 1.六亿一百二十万四百写作();把4.467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18和45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14/7里有()个1/7;4/7的倒数是()。 4.0.6吨=()千克;2时45分=()时;41/2立方分米=()升=()毫升。 5.如果 8x=3y,那么 x:y=():()。 6.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相似文献   

11.
【教学案例】 师出示第一道题:一根绳长3米,分成5段,每段绳长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全体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很快写出答案。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我们班解答这道题的结果是全军覆没。 (全班哗然,几位机灵的学生好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生:这道题没有说明是否把绳子进行了平均分,所以每段的绳长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是不确定的,是无法解答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常习惯于将总量设为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分析和解法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分数运算,而一个分数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却是一个自然数。自然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较之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算,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因此,我们在处理分数应用题时,可用线段分析的手段,巧设总量为一个自然数,从而减轻学习理解和计算的难度,启迪学生思维,使计算简便、准确,下面略举几例说明。例1 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6尺,把绳5折来量,井外余2尺,求绳长和井深各多少?分析:设绳长为20等分,四折,每折5份…  相似文献   

13.
龙青 《云南教育》2001,(23):30-3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有一道思考题:“用绳子测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16分米;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4分米,求井深和绳长。”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比较、推理的基础上多角度思考,进行合乎事理的推理,然后得出具有创造性的解答。分析一:引导学生对两次测量绳的数量关系(如图1)进行观察:由图1左图看出,第一次测量时,绳束(指每折绳长)是绳全长的13;由图1右图看出,第二次测量时,绳束长是绳全长的14。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次绳束比第二次绳束长绳全长的(13…  相似文献   

14.
一、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坚实基础 (百)分数的意义、运算意义都是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基础,是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中基础的基础.从一些练习题中明显看出,有近1/4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意义.类似"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每段占全长的(),每段是5米的()"这样的题目,学生常做常错,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百)分数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没有完全掌握,又怎么能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义教学的不落实正是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的"病根"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常会将"量"(表示数量)与"率"(表示关系)混合起来教学,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混淆。如遇到"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这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出错,教师往往疲于纠错。为什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呢?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6.
例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错解:230122323分析错因:这题把两个单位“1”当作一个单位“1”去分了,所以造成错误。表示把单位“1”(从0~1)平均分成3份,从表示“0”的点开始取2份。订正:23矫正练习:1.根据分数的意义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2.把4米长的铁丝截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  相似文献   

17.
遇到“一条长4米的绳子,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长是全长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一下子提高了,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道题通过把连续量(一条绳子的长度)进行等分,从用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和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两个层面来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解答起来是有难度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中的多余条件,有一类明显地与解题毫无关系。此类多余条件,如不及时排除,将会干扰学生的解题思路,导致学生解题中出现两种可能:一是没有选择必要条件,错误求解;二是迂回求解,浪费时间。下面先看两个例子: 例1 学校买来600米长的绳子,先用去178米,又用去125米,再用去262米。这捆绳子比买来时短了多少? 有的学生是这样解答的: 178+125+262=565(米) 600-565=35(米) 答:这捆绳子比买来时短了35米。以上是错误求解的例子。例2 一段路长1000米,已经修好3/4,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 不少学生解法是: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法 顾名思义,此法就是通过制做简易实验的办法,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解题的一种辅助教学法. 例1 我国古代算题: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井深.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断:(出示例题:把45米的铁丝平均截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师:同学们会列式吗?生:会,“45÷2”。师:这是一道分数除以整数的题。虽然我们还没有学过,但是老师相信根据大家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定能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生1:45÷2=25 (米),因为把4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长度,可以用除法计算。师:那为什么结果是25呢?生1:因为45里面有4个15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5,也就是25。师:说得很有条理。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45×12=25(米),因为这题把“45米”看作单位“1”的量,求每段长度就是求45米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