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主要安徽省秸秆焚烧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秸秆的危害主要是根据往年的秸秆焚烧量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使用mathb并利用组合预测求解出了各方案层的权重向量,而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在预测到在未来8年秸秆量的基础上,使用EXCLE对秸秆利用带来的收益进行分析的,最后根据模型求解得到的结论,对安徽省秸秆的综合利用给予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多、产量大、分布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及目前技术发展的动态,并就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前景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大约7亿多吨农作物的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大量的玉米、小麦、豆类等农作物秸秆大量在田间焚烧,不仅产生大量的烟雾和颗粒物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对公路、民航等交通也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秸秆的利用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综述了当前秸秆的主要利用技术和国内外利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的秸秆综合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利用秸秆发电,但秸秆的收购和贮运成为制约秸秆发电的一个难题,因此对秸秆打包机的设计研究十分必要。文章根据厂家产品图纸对秸秆打包机箱体侧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秸秆打包机结构优化分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设计秸秆打包机压力试验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每年产出超过4300万吨秸秆,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达到1000多万吨.秸秆发电是规模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一种方式,自2006年起吉林省陆续立项建设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现装机容量约为201MW,年消耗秸秆约137万吨.本文以国能辽源生物发电公司为例,分析了吉林省秸秆发电经济效益,得出按国家0.75元/kwh的支持价政策下,秸秆发电企业可实现自身盈利,并可带来较为可观的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资源的利用在农业、环保中的意义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优越性和经济性;通过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折,提出了秸秆还田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农作物秸秆既是一种污染源又是一种可利用资源为出发点,从法学的视角,以我国现行的农作物秸秆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为切入点,对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针对实际,提出完善政策法规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秸秆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乃至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秸秆为生物质原料,进行了AFEX预处理试验,然后添加纤维素酶和淀粉酶进行酶解,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生物质中的单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80%,温度为9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5FPU时,葡萄糖和木糖的总转化率分别为92.14%和67.06%。结果表明AFEX处理对玉米秸秆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式,研究成果对生物质转化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是作物生长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田间持水能力是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能力并对农业剩余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设计了以秸秆、膨润土及PAM按照不同的配比开发出新型复合改良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改良材料对四川省宜宾市三种主要土壤类型的田间持水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结合民勤县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利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民勤秸秆资源潜力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民勤区域特色的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回归模型比较秸秆利用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目前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两种方式,即秸秆还田和秸秆作为能源的生物利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实验试点及其下属的华东、浙江、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等试点的三种中国主要农作物早水稻、晚水稻、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增产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对效益的比较,通过计量计算、线性规划,用燃料乙醇的产生量作为衡量标准,在将秸秆还田后使粮食增产制备的乙醇量和秸秆直接生产的乙醇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国情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在可预测范围内秸秆还田效益在2016年后将大于其生物质能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学中,以“如何利用微生物降解秸秆”为问题情境,通过创设情境、课外探究、实验求证、再生问题、转换思路等教学方式,针对土壤选择、选择培养的目的、鉴别培养基成分、纤维素分解菌与纤维素酶分解效果等问题,开展项目式的课堂合作探究,提出无污染降解秸秆的方案和思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标GB/T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方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不同地区青稞秸秆中粗纤维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秸秆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普遍较高,测定平均值为50.98%,高于青海地区的平均值38.76%.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仅可以对青稞秸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且还可提出青稞秸秆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秸秆收储有两种模式——秸秆经纪人收储模式和秸秆加工企业收储模式。基于对秸秆经纪人最优补贴额测算值,对秸秆经纪人补贴较大的地区应采用秸秆经纪人收储模式,否则,则应采用秸秆加工企业收储模式。采用秸秆经纪人收储模式时,提高秸秆经纪人补贴不仅能够提高农户收入,而且能够增加秸秆回收量。无论政府采用何种秸秆收储模式,提高秸秆收储单位收益和对农户的补贴都能收到增加秸秆回收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效果。建议政府在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补贴政策之前,应该着力了解农户自愿回收的秸秆量、秸秆收储单位收益和对农户的补贴额。  相似文献   

15.
秸秆类生物质热解的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氮气气氛下,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来自上海市金山区的两种秸秆类生物质(水稻秸秆和芦苇秸秆)热解过程中的失重特性和气体产物释放特性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热滞后现象,热裂解过程向高温侧移动;采用积分法对两种秸秆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秸秆类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水稻和芦苇秸秆的热解反应是一级反应;两种秸秆的热解产物主要为H2O、CO2、CO、CH4;水稻秸秆热解的DTG曲线及CO2的析出峰为单峰,而芦苇秸秆热解的DTG曲线及CO2的析出峰为双峰;气体析出规律的差异与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作物秸秆处理养殖污水能力的大小与秸秆本身、秸秆形状、利用方式、温度等都密切相关。试验表明,小麦秸秆对污水中氮的净化率为11—22.5%,对磷净化率为16%-19%,1kg小麦秸秆可净化污水中氮磷约397mg,不同长度秸秆分层堆放能更好的净化养殖污水中的NP。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农作物秸杆为主料的新型可降解绿色环保餐具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秸秆的粒度、高岭土用量、聚乙烯醇用量、板材厚度等参数的优化,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餐具材料,并利用简易抗冲实验装置对该材料的抗冲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农作物秸杆为主料的新型可降解绿色环保餐具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秸秆的粒度、高岭土用量、聚乙烯醇用量、板材厚度等参数的优化,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餐具材料,并利用简易抗冲实验装置对该材料的抗冲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相似文献   

20.
秸秆发电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但我国农村农田秸秆乱焚烧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加快建设秸秆电厂,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必须尽快优化我国电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本文从秸秆电厂项目规划、资源利用、技术设备、投资管理、政策建议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