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厦漳泉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综合比较研究1978年左右三地传统手工艺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8个经济社会资源条件,认为经济社会资源禀赋的差异并非是厦漳泉三地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出现非典型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经济社会资源禀赋与改革开放后厦漳泉经济的非典型不平衡发展无关。同时认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资源条件使厦漳泉三地适合发展不同类型的经济,是三地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基准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的经济韧性,并且对城市经济抵抗与恢复力的提升效果最明显。(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创新创业和改善社会保障两条路径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4)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由上可见,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有关方面应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联动发展,加快都市圈人才引进,以及加强非都市圈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3.
饶莹 《考试》2003,(2):15-17
现行高中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模式、体系和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等,即主要包括资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大陆与台、港(澳)经济合作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90年代实现三地经济合作大构想的一条现实道路,并着重阐述了当前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2—2012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湖南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2002—2006年区域差异波动较大,此后平稳下降,地区内差异主导了湖南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3)湖南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较为不平衡,体现在长沙市与其他地市之间、湘东与湘中、湘西地区之间。(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以及交通条件是影响湖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部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中部经济发展过程完全符合不平衡发展规律。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对中部经济发展策略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中部经济发展要管理利用区域社会分工,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二是中部经济发展要抓住机遇,适时地上新台阶;三是中部经济发展要实行跳跃式发展,争取后来居上。加速中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有:抓好三峡工程建设机遇,发挥其对中部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把所有制关系改革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强化对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提高工业技术水平;适时地推进城市化;加快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以十堰9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相应指标的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十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分类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了十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显著差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四大类别划分与现状较为一致,并从突出精品、分类发展、区域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十堰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民族经济与特色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经济具有优势性、独占性、效益性、易开发性、可持续性、“裙带”性、相对性等基本特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我国民族地区最大的特色是:它拥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作为“稀缺”而存在的独特资源,因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核心是构造出由“稀缺”资源所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独特的经济项目、结构和相应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逻辑主线。因此,厘清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从经济增长的内涵、影响因素入手,分析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调节政策,阐述经济发展的含义扩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从宏观、微观和新发展理念三个层面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本文通过对乐山市所辖三个少数民族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丹东市经济逐年增长,综合实力有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50亿元。但是,与省内其它城市相比,经济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科技、劳动和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对丹东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增加科技投入是丹东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程博 《天中学刊》2014,(5):34-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驻马店市应通过承接优势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产业集聚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城市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恶化、城市病等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重视。本文试图从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以及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都市产业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现代以来城市演进中所显现出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和环境保护之间固有的矛盾与冲突在我国非常突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更为迫切。必须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找到一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市产业具有产品消费的直接性、产业的聚合性和关联性、前瞻性和辐射性,发展都市产业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变化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口结构均衡是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福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增长伴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当前老龄化问题显现、人口红利时期出现.适度调整生育政策,调高退休年龄,积极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人口与经济和谐.  相似文献   

16.
面板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我国城市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间是负相关关系;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间是正相关关系。不同区域位置和不同规模城市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中介效率,促使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是城市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万县开埠加快了万县城市的近代化进程。通商贸易产生的商业力量打破了以往城市的封闭性结构,改变了万县在近代城市集群中的地位,同时也引发了川东地区其它城市的全新变化。万县建市后,以杨森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一方面汲取了当时其它城市发展的有益因子,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地方发展的制度措施,而这正是当时万县得以成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研究中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贵州省1978—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贵州省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为了能更加深入研究贵州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缓慢相伴而生,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负交互作用:人口增长越快,经济发展越慢;而经济发展越快,则人口增长越慢。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来,城市化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围绕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激烈争论迄今没有停止,并演化出几种主流的观点。在分别对这几种主要观点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指出中等城市在城市化中的战略地位,积极合理地发展中等城市和城市带,将会迅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观思想内涵丰富,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具有实效性和远见性的战略构想,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